初中地理应加强环保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理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和重要意义,从而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本文强调了环保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环保教育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初中地理 环保教育 必要性 途径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环境问题”是威胁人类生存的三大问题之一,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命运。每一个公民都应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培养,要从孩子开始,从中小学抓起。初中学生正是培养环保意识的关键时期,地理教师应把“环保教育”作为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点,使学生了解人类面临的种种环境问题,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具有正确保护环境的观点及全球意识,自觉改善环境,为人类的生存作出贡献。
  一、加强环保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环保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利用,既产生了全球性的问题,如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等,又带来了局部地域性的环境问题,如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西部地区荒漠化、沙尘暴频发等。特别是一百多年来,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人们在利用科学技术壮大自身改造自然力量的同时,也不自觉地壮大了破坏环境的力量,以致人口“爆炸”、大气污染、气候异常、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灾害频发。第二,人类对环境的污染触目惊心。如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湾汞污染事件,以及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核污染事件,等等,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恩格斯早就发出过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因此,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
  二、加强环保教育的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被写入党代会报告,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地理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在渗透环保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理教材中的很多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学中要强化环保意识,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
  1.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抓好环保教育。
  初中地理教材提供了许多和环境有关的知识,如:世界气候、世界景观的地区差异,世界自然资源中土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的环保作用和利用现状,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地理教师应利用这一学科优势融入环保教育教学过程中,使地理这一学科成为“环保”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中不仅要讲清地理知识,而且要详细讲解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如讲授黄河的治理时,先讲清楚黄河的基本情况: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母亲河的奉献,再让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黄河危害的资料图片,分析“地上河”产生的原因和忧患。同时还应让学生明确,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两岸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根治水患黄河,开发黄河水利”这一化害为利的巨大变化。还应引导学生讨论,近年来黄河除了洪水威胁、水土流失外又出现了水资源紧缺、断流频频发生、水污染加剧等诸多新矛盾,最后请同学们为治理黄河献计献策。
  2.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渗透环保教育。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积极性,激发起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强力愿望。如,2月2日,世界湿地日,可组织学生模拟科学家召开学术研讨会;3月12日,中国植树节,可组织学生开展植树活动,开展“我与小树一起成长”主题演讲;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可组织“气候变暖”专题报告;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可组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专题讲座;6月5日,世界环境日,可倡导“绿色消费”签名活动,等等。我们应通过别开生面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甚至全民的环保意识。
  3.联系生活实际,唤起环保意识。
  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观念,让学生做保护环境的有心人,关注周边的环境问题,以身作则,并做好宣传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例如:在讲述“环境污染”问题后,让学生到附近的贵州黔北火电厂进行调查,了解烟尘、粉末、废气的污染和对市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严重危害。也可组织学生到我县岩孔板桥示范村调研,了解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绿色经济三位一体的综合农业新样板。通过深入生活实践活动,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对地理问题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总之,地理是一门阐述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地理教师不仅仅应向学生讲解地理科学知识,更应承担起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任务。学生应当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对那些毁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有深刻的认识,树立起良好的社会责任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校通过Vmware、GNS3等虚拟化技术手段,方便和高效地构建学校虚拟化的网络实验室,在节约了成本的同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字: 虚拟化技术 网络实验室 构建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的配置和管理也成为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是由于学校资金的问题,不可能购买大量的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施设备用于学生实验,而虚拟技术的发展很好地解决了这样的矛盾。同时我们在虚拟
摘 要: 现代电信交换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骨干课程,本文就如何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搞好教学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现代电信交换技术是通信技术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来本门课程的教学经验,就本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成人学生大多来自通信生产第一线,在教学中作者首先帮助学生建立交换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即先讲网络,再由此引入交换技术,并就对时间表、软交换等几个主要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思想政治课浓郁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特征,根据各种现状,政治教师必须在政治课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一、增强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的根本原则  1.开放性原则。邓小平
摘 要: 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产生裂缝的各种原因,从构成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构造设计,以及施工过程等方面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问题 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日益增多。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认为,建筑物的基础最小边尺寸在1—3m范围内就属
摘 要: 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核心。面对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必须因势利导,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网络化,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大力培养高校档案管理新型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 高校档案管理 信息资源 信息管理 电子文献化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有的档案管理工作在高校单纯依靠手工检索,不
我国目前用于发电和居民采暖等的锅炉有数万台之多[1],其蒸发量从10t到100t不等。这些锅炉在运转过程中不论采取何种水处理措施,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水垢。这些水垢含有造成锅炉表面腐蚀的氧化物,从而使锅炉受热面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对锅炉的腐蚀,造成锅炉设备的损坏[2]。另外,这些水垢的产生使得锅炉的导热性能减低,从而增加了燃料的消耗,进而使金属过热,金属强度减低,从而导致锅炉过热而爆管,产生经济损失[
在辽东山区经过4a的试验研究,开展了红松幼龄人工林套植辽东楤木经营技术的不同坡向和不同栽植密度的对比试验,旨在加快辽东楤木经济林建设,延伸了林业产业化的内涵,产生新的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校园网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已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园网除了为大家提供基本的信息服务以外,还可以利用VOD视频点播系统提供视频教学服务,合理有效地利用VOD视频点播系统,必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关键词: VOD视频点播系统 提高教学质量 服务教学    视频点播(Video On Demand),简称VOD,意即根据用户的需要播
介绍了一种“双碟圆盘夹分水梁”造林整地技术,从土壤含水量、水分入渗深度、改善局部生态环境、造林质量等方面比较分析其优势,为半干旱地区改进造林整地方式提供技术参考。
以我本人的写作经验,以及从翻译国外广播作品中悟得的道理,我较深地体会到:典型化,应是广播作品艺术追求的一个重大目标.恩格斯曾对一位小说作者说过一段著名的话:“据我看来,现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