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行为应做怎样的改变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zi229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师教学的重点任务。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要以课程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转变为
  數学核心素养是指我们用数学的观点、思维方式和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和品质等等。在教学实践层面上,从数学本质的角度挖掘教材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师教学的重点任务。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要以课程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那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咱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行为该做怎样的改变呢?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从“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
  新课标的修订,对数学教育有了很大的转变,从原来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如今的启发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从课堂主人来说,教师不在是课堂的主人了,新课改的提出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发展并提高,并将学科更加贴近生活,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经历探索问题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注意:首先,让数学走进生活,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其实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从内心深入来说我觉得数学其实是一门比较有有意思的学科,数学在小学阶段几门学科中也是比较贴近并走进生活的,例如《位置与方向问题》,我可以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好朋友是谁,其次请说出你的好朋友坐在哪?这样就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人民币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极其贴近生活的,我让学生自己去记录超市里的物品的价钱,再到如果买两件或者多件物品时,该怎么计算它们的价钱。一步步引导,让学生对“人民币”有基础的认识,以及比较表象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借助孩子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使他们感到亲切、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创设情境,为学生设置悬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他们用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新知识,并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另外,课堂上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使之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之中。
  二、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原来在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结果,而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却将过程与方法放在重要位置。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享受成果,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动手以及动脑能力,这就是一个本质的改变。
  我在课堂中注意培养孩子以下习惯:多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动手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而且懂得如何去获取知识;多思,通过自学、操作、尝试等活动,让学生自己主动去获取知识,获得能力的提高。多说,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主动地去创造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探索过程中还将动手操作与观察、思维等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节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体验、发现、猜想、验证去认识、归纳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学活动,孩子们有了不同的获取信息的经历,有了不同的学习收获,同时更有了不同的学习体验,他们个个都对数学表现出了无限的热爱,对学好数学充满了信心。
  三、从培养“解题意识”转变为培养“数学意识”
  我们的小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时,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怎样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其中的存在的数学现象并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数学意识很重要,数学意识其实是指能主动地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考虑问题或进行思维的习惯,也就是通常说的“数学头脑”。对于小学生来说,从入学开始就须初步培养,刚开始要求能够用数和简单的图表刻画一些现实生活的简单现象,根据需要选择一些简单有用的信息并进行简单归类,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慢慢到学会用数和简单的图表刻画一些现实生活的简单现象,根据需要收集处理信息并做出猜想,解释结论的合理性,逐步形成较强的数学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以下意识:遇到问题能够自觉地的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形成一种思维习惯;面对一些事物时,很快就能指出事物本质并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能利用已知的知识推断出与其有因果关系的新的知识的思维习惯,它是数学的严密逻辑性的反映。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我们数学教育的目的。
  总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联系实际创造条件,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种探索活动,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探索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应用价值所在,真正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化學在高考中所占比重不小,尤其是对于理科学生而言,化学教学是很重要的。在素质教育视域下,仅提升化学成绩是不够的,应该注重对于化学思想的培养,以此来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该文从培养学生化学思想的意义、培养高中生化学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化学思想学以致用三个方面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思想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思想;培养  在学习、应用化学知识时的思维方式就是化学思想,语文、数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让数学课堂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本质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效地课堂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可以让数学课堂换发新的生机,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致力于打造扎实、生动而又饱含个性的数学简约情境、思辨情境和趣味情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有效情境;教学效果;小学
摘 要:书籍是人类无穷的宝藏,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教师要肩负起培养小学生主动阅读习惯的任务,从小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和自主阅读的习惯。将强素质教育,帮助孩子打开知识的大门,拓宽学生的视野。本文就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做一些研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选择读本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大多数孩子无法真正做到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一本书。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小学生喜欢上阅读,是目前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体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迎来了新课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和推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也做出了相应的变化,很多无效的课堂教学凸现出来,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课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一些观点,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 要:地理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推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中地理教师将学生的生活化体验融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突显生活即教育的这一教育理念。而且地理知识本身就源于生活,也会服务于生活,高中地理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构建一个高效的地理课堂。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以期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教学
◆摘 要: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在调查和探讨的基础上,《考试大纲》对高中英语写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要求考生根据情景和提示,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语法、词汇,并用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书面表述事实、观点、情感和想象等内容。  ◆关键词:高中学生;英语写作;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1前言  刘润清先生曾指出:“只有写作水平才能真正反映个人的语言修养。”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英语写作的教学任务和目标。通过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