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B7-H3分子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上B7-H3分子蛋白的表达,慢病毒感染A549以干扰B7-H3表达(B7-H3-A549),并通过Western blot和qPCR对其进行鉴定;CCK8法测定B7-H3-A549和B7-H3+A549两组细胞的增殖差异;Annexin-PE/PI双染和PI单染后,流式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变化;Tr
【机 构】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免疫研究所,江苏省临床免疫学重点实验室 216007,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免疫研究所,江苏省临床免疫学重点实验室 216007,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免疫研究所,江苏省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B7-H3分子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上B7-H3分子蛋白的表达,慢病毒感染A549以干扰B7-H3表达(B7-H3-A549),并通过Western blot和qPCR对其进行鉴定;CCK8法测定B7-H3-A549和B7-H3+A549两组细胞的增殖差异;Annexin-PE/PI双染和PI单染后,流式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变化;Transwell法评估B7-H3-A549和B7-H3+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结果A549高表达B7-H3蛋白分子,感染慢病毒后得到B7-H3-A549稳定表达的细胞株及其对照细胞株B7-H3+A549。A549沉默B7-H3后生长速度显著降低。B7-H3-A549组早期凋亡细胞百分率高于B7-H3+A549,两组晚期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7-H3-A549细胞在细胞周期G0/G1期受到阻滞。B7-H3-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低于B7-H3+A549细胞。B7-H3-A549细胞中Bad、Caspase-3表达上调,Bcl-2、P-AKT、MMP-9表达下调,总AKT没有明显变化。
结论沉默B7-H3分子抑制了A549的增殖和侵袭,促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APS)对小鼠巨噬细胞分化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抗肿瘤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小鼠每日一次腹腔注射APS连续7 d,给药结束后24 h,小鼠腹腔注射PolyI:C,24 h后收集细胞。检测不同时间点活化腹腔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和NO的产生情况,及脾脏NK细胞的状态和功能;检测JNK信号通路缺失、或JNK2信
目的观察口服免疫幽门螺杆菌(Hp)裂解物配伍黏膜佐剂双突变大肠埃希菌热不稳定毒素(double mutant heat-labile toxin, dmLT)在BALB/c小鼠中诱导抗Hp免疫保护效果,分析相关免疫应答特点。方法将SS1(Sydney strain 1)株Hp裂解物配伍佐剂dmLT经口服免疫BALB/c小鼠后,进行幽门螺杆菌胃部活菌接种。对照组小鼠给予口服生理盐水,每只200 μl
目的快速建立一种动态便捷的观察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假病毒感染小鼠的可视化方法。方法本研究首先采用HeLa细胞体外验证重组腺病毒Ad5-hDPP4及假病毒荧光素酶的表达及功能;然后将表达MERS-CoV受体hDPP4的重组腺病毒通过胸腔注射和腹腔注射的方式转导BALB/c小鼠,继而以胸腔注射或腹腔注射的方式接种携带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高滴度(3×107 TCID50)MER
目的明确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中整合子的分布及其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10月分离自就诊患者临床样本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115株,采用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分析,PCR筛查第1、2类整合酶基因及碳青霉烯酶基因blaIMP、blaVIM、blaKPC、blaNDM和blaOXA-23,整合酶基因阳性菌株通过长片段PCR扩增整合子可变区,通过
目的筛选并制备一株广谱的抗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PspA)的单克隆抗体,并探讨其应用。方法将筛选后的杂交瘤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腹腔,制备腹水抗体。经过硫酸铵沉淀和蛋白A亲和层析纯化获得单克隆抗体。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特异性、亚型和体外杀伤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获得了一株广谱的识别PspA亚类2、3、4的抗PspA单克隆抗体,对肺炎链球菌的体外杀伤率达4
目的通过比较海尔曼螺杆菌(Helicobacter heilmannii,H.heilmannii)感染BALB/c小鼠、C57BL/6小鼠、裸鼠前后以及不同时期胃黏膜IFN-γ、IL-4、IL-10及IL-1β的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确定海尔曼螺杆菌感染小鼠胃黏膜诱发的免疫应答方式。方法采用小鼠体内传代保存的海尔曼螺杆菌株,分别灌胃3种小鼠,通过胃内接种,使海尔曼螺杆菌定植于小鼠胃内,建立长期
目的研究阿里红粗多糖(FOPS)及其纯化组分(FOPS-a)对RAW264.7巨噬细胞MAP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信号途径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50、100、200 μg/ml)的FOPS及FOPS-a干预RAW264.7巨噬细胞24 h,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APK信号通路中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it
目的分析柯萨奇病毒B组2型(coxsackievirus B2,CVB2)病毒蛋白转染上皮细胞后诱导的免疫应答信号分子特征。方法构建CVB2结构蛋白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16HBE细胞,收集转染后的16HBE细胞培养上清和裂解物。利用RT-Q-PCR技术检测转染后的16HBE细胞中与固有免疫应答相关的信号分子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ELISPOT检测转染后的16HBE细胞上清和裂解物与T细胞共培养后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对Treg细胞生成和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以瘦素基因敲除的ob/ob小鼠和同系野生小鼠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比例、比较ob/ob小鼠和野生鼠脾脏Treg细胞功能的差异;免疫磁珠法分选小鼠脾脏CD4+T细胞,在体外培养中观察瘦素对Treg细胞生成和功能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Luminex检测技术分别检测与Treg细胞密切相
目的对一株血液分离的未知致病菌株X1进行鉴定,并对维氏气单胞菌维氏亚种、温和亚种和嗜水气单胞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了解维氏气单胞菌的遗传进化情况。方法未知致病菌X是2016年初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一位住院患者血液中分离所得,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观察及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检测并测序其16S rRNA的方法对X1进行最终鉴定;应用D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