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四项机制 提高辅导员素质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w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健全和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领导和管理体制
  
  1. 实行学校和院(系)“双重领导”体制
  学校党委和行政统一规划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全校辅导员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管政策、管方向、管宏观。各院(系)分党委(党总支)和行政对各自的辅导员进行直接管理和领导,管条件、管待遇、管工作。
  2. 坚持以班级为主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模式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支部建在班上,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和原则,要坚决、扎实推进。学校按照班级组织学生住宿,可把班级管理与宿舍管理结合起来。
  3. 对辅导员实行双重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既承担着主阵地育人的职责,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担着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按照双重身份对辅导员进行管理,给予辅导员以双线晋升的优惠待遇。
  
  二、健全和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选聘和管理机制
  
  1. 完善辅导员队伍选聘机制
  坚持高标准选人,严把入口关,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综合素质优的标准,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善于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制定政策,创造条件,鼓励和选聘新上岗的专业课年轻教师承担辅导员工作。通过入口关,选拔一批具备优良政治素质、网络技术、心理咨询能力和就业指导能力的优秀毕业生,充实高校辅导员队伍。
  2. 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
  细化和完善高校辅导员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制度,通过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考评,实现对辅导员队伍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三、完善辅导员队伍的培养机制
  
  1. 准备把握辅导员培训的形式
  根据教育部《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的相关要求,结合对辅导员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辅导员培训主要包括辅导员岗前培训、日常培训、高级研修(硕士/博士)、在职攻读学位(硕士/博士)和专题培训五种形式。
  2. 深刻理解辅导员培训的内容
  在培训内容上,重点以政治理论培训(国际与国内形势)、业务知识培训(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与工作艺术和学生突发事件处理方法与艺术)、基本能力培训(创新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为主。
  3. 努力提高辅导员自习的主动性
  提高辅导员对自学重要性的认识,并对辅导员自学提出目标要求和具体内容,对自学的内容进行考核,检查辅导员自学的效果。
  
  四、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走“高学历、专家化”的路子。为辅导员的发展搭建平台,让更多优秀人才在这个岗位上有所作为,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政策留人、待遇留人。目前各高校辅导员队伍之所以不够稳定,一个重要原因是出路问题没有解决好。“专家化”要求辅导员逐步成为学生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教育管理工作、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方面的专家,这应成为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出路。
  1. 建立辅导员分流机制
  辅导员工作若干年后,应根据本人意愿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分流。分流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向:继续担任辅导员;作为学校党政后备干部,根据工作需要向校内其他管理岗位或校外相关工作部门推荐输送;转岗从事其他党务或行政管理工作;改任“两课”教师;转专业教师系列,在学术科研方面有所发展;进一步深造;走向社会。
  2. 建立工作岗位轮换机制
  辅导员在工作一个聘期后,可以到学校的学工部、团委、组织部、宣传部、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等相关部门进行短期岗位交流,使他们了解更丰富的部门工作经验,扩大交际面,拓展工作视野,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3. 建立工作经验交流机制
  定期开展工作交流,邀请学校领导与辅导员座谈,了解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理顺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邀请老辅导员与新辅导员座谈,传授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思想教育、心理咨询、职业指导的经验,尽快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方法;辅导员之间交流,畅谈工作案例,交流工作成果,相互吸取经验教训,提高工作应变能力。
  4. 建立丰富实践经验机制
  积极组织辅导员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等活动,并提供相关经费予以支持和保障,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如组织辅导员参观煤矿、开展社会实践等,为辅导员成长提供平台。
  5. 建立专项评优奖励制度
  每年评选一次校级优秀辅导员,树立、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对优秀辅导员,有的高校规定:担任四年、两年可享受正、副科级待遇。鼓励一部分专职长期从事这项工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门人才。选拔高校党政领导干部,重视辅导员的经历。对有愿望有条件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辅导员,积极向这些工作岗位输送。
  总之,要通过政策设计、制度设计和机制设计,搭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的“立交桥”,形成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其他文献
The 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 (PGC) has recently identified 10 potential functional coding variants for schizophrenia.However,how these coding variants co
都说本命年运气不好,又恰逢单位年底计划裁员.李光就开始担心起来,怕自己会被辞退,整天提心吊胆的,一回到家就喝闷酒.rn其实,他办事能力不错,就是脾气不好,得理不饶人,孙悟空
期刊
大学生的权利是大学生在高校教育与管理过程中所享有的各种法定权利。重视和保障大学生的权利,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维护大学生权利,关系到高校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是实现高校管理现代化和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是高校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的重要内涵。保障大学生的权利,既是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对高校管理提出的要求,也将对提高国民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进程所产生的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
学校的希望在教师。一所学校要得到健康、快速发展,校长就必须善待教师。校长善待教师,才能充分调动、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鼓励广大教师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那么,校长该如何善待教师呢?    一、尊重教师    人都有被尊重的欲望,教师也不例外。校长要有尊重教师的理念。学校发展大计的确定,学校诸多的规章制度、考评条例的制订等,校长都应问计于教师,征求教师们的意见。只
中层干部往往来自教学一线,曾经是学科教学上的佼佼者,在教学上取得骄人的成绩。教而优则仕,因为教学实绩突出,劳苦功高,受到校长的赏识而得以提拔重用。由于是学科教学上的“把关”教师,是学校的中流砥柱,所以虽然走上了管理岗位,但课务量并不会相应减轻。他们不得不任劳任怨,超负荷承担着学科教学的重任,做好“排头兵”和“领头羊”。否则,如果没有教学实绩作支撑,中层领导的话就不灵,也会自感底气不足。同时,中层干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先行课改实验省陆续出台了高考改革的新方案,有的省经过了一至二轮的实践。各省基本的理论共识是:探索建立国家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三位一体相互配合的促进人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制度体系,从而改变以高考成绩为唯一录取依据的管理制度,贯彻公平竞争、科学选拔、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为高校构建多元化选拔学生的新机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同业竞争日趋激烈,银行信贷业务流程再造这一问题也被日益提上了议事日程,因此研究银行信贷
“留守子女”指的是父母不在身边,将他们托付给他人监护的学生。近年来,农村外出打工的青壮年越来越多,因此留守子女的队伍在逐渐壮大,对留守子女教育与管理也显得尤其重要。     关注不同成长阶段的留守子女,形成教育的侧重点    对留守子女的教育,要注意不同学龄阶段的特点,做到有针对性。小学阶段应注意对他们进行集体生活的教育,让他们尽快融入到集体的生活环境中去,及早摆脱个人的孤独感,培养积极的情感,注
团体保险作为完善企业员工福利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和关注。对于经营团体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而言,在面对巨大市场商机的同时,也面临着经营和管
如果把一个班级看成是一支部队,那班主任就是这支部队的司令员,而司令员的作风和战斗能力,则决定着这支部队的作风和战斗力。  下面就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词。    一、勤快    勤快应具体体现在:一是经常到班上去看看,二是经常到学生中去问问,三是经常找学生个别谈谈。  经常到班上去看看,你就能发现班上的卫生情况,学生上课的纪律和用心情况,同学之间的关系情况,学生课后的兴趣与爱好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