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让生活更美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ban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接受美学中,对文本阅读的理解便是读者在阅读中通过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中,去找寻作品的价值所在,也就是重新塑造。对于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便可以为读者营造出重新塑造价值空间。
  【关键词】《天上的街市》;接受美学;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了接受美学。接受美学认为要想实现文本的意义,必须需要读者通过阅读文本,将自己的感觉、思想感情以及生活经验等因素融入文本的潜在结构中,从而使作家所创作的文本成为读者对象化之后的作品。在读者阅读文本时通过利用自己的经验和适当地发挥想象力,在文本的意义空白和不确定中找寻作品的意义所在,也就是重新创造。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便是这样可以让读者重新创造的一首诗。
  一、期待视野的实现
  在接受美学中出现了“期待视野”“召唤结构”以及“隐含读者”等术语词汇。所谓的“期待视野”的意思,就是在读者参加文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读者的各种经验、素养和理想等因素形成了对文学作品欣赏的要求并且形成独特的欣赏水平,在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过程中表现为潜在的审美期待。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要考虑到两个方面:其一,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要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从而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其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读者阅读期待的同时,也要让读者的期待视野受挫,从而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思索和发现并进行交碰,不断扩大读者的知识视野。
  例如,在《天上的街市》一诗中,“街灯”与“明星”的设计。教师通过启发学生展开相似的联想,天上明亮的星星就好像街灯一样,照亮了整个街道,于是整个街道会变得热闹起来,在街道上会有街市。那么,天上的街市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在那里会有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物品以及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些问题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对作者笔下天上的街市有了自己的想象和期待。学生便会在自己的脑海中构想出一幅天上的街市的画面,但在作者的笔下,街市上有着世上没有的珍奇稀物,浅浅的银河,牛郎和织女可以骑着牛儿相见。这时与传统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形成对比,教师通过对学生讲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情感愿望,从而使学生对这首诗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空白的填充
  伊瑟尔说,所谓的“空白”,就是作者在文本中没有实际写出来或者是没有明确地写出来的部分,它们是在文本中通过已经实写出来的部分向读者有所暗示或者提示的东西。文学作品的意义在读者和文本的交流中产生。在创造作品的过程中,作者不可能完全将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完全地展示出来,文本需要通过读者对作品的空白进行填充。因此,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作者更注重给读者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
  例如,在《天上的街市》中,主要的内容是描述天上的景象。在大千世界的茫茫宇宙中,在天上的世界中会有什么样的景象呢?在诗歌中对于天上的想象是通过具体的、触手可及的人间事物为原型,天上明亮的星星和街上的灯光交相辉映,于是从天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也有和人间一样的街市。作者通过更进一步的想象,对想象中的街市进行详细描述。然后作者继续进行更深一步的想象,在美丽的街市上,由物及人,从街灯想到明星,再到天街,最后想象到牛郎织女,想象奇特又连贯。不同年代的读者,有着自己独特的想象和经验阅历,一次审美也各不相同,对作品的空白进行重新填充,赋予作品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三、超越时代的永恒魅力
  接受美学的创建人尧斯曾经说过,长久以来,文学史仅仅是作为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忽略了读者的存在。他强调,只有在作者、作品以及读者三者共同作用下才能形成文学的历史。只有将读者的视野和作品的视野融合在一起时,作品才有它真正存在的意义。今天在文学史的阅读中存在两极阅读的现象,两极阅读就是作家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评价,但是在年轻的读者眼中并不一定欣赏这样的文学作品;或者在文学史上并没有很高的评价,但却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在读者这里却有着很高的评价。
  例如对于《天上的街市》,对于儿童读者而言,这首诗歌更像是一首儿童诗歌,以儿童纯真的角度描绘出一幅纯洁的世界,在美丽的天上人间,牛郎和织女幸福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一起,给儿童以真善美的文化熏陶。但是對于成年的读者而言,在诗歌中描绘的种种美好景象,反而更加衬托出现实生活中的不幸和人生的沧桑。因此,读者之间的差异会导致接受的差异,但是,理想和现实的不断超越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从而赋予作品超时代的永恒魅力。
  四、结语
  总之,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读者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在期待视野中,发挥自己的空白填充能力,对作品进行重新塑造,使读者对作品的艺术形象体系进行再次创造。由于不同时代的读者对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对于作品便会赋予其不同的意义,于是使得作品便有了超越时代的永恒魅力。经典作品之所以经典,就在于读者可以凭借自己独特的想象对作品的形象进行重新创造。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课堂”已经走近我們的每一位教师。什么是有效课堂?课堂如何做到有效?这一直是我们广大教师迫切需要了解和正在积极探索的问题。本文就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谈了自己的观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细节;呼唤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苏格拉底有一句教育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由此可知,教学的
【摘要】中职语文课是舍还是留?这个问题近些年来一直被困在瓶颈处,成为一个热论且具有争议的话题。要舍,大刀阔斧,从此与语文一刀两断,语文课真的没有存在价值了吗?要留,还可以一成不变吗?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对不能被扼杀,但是语文课需要“变”也是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其实,只要教师拓宽思路、灵活变通,同样是可以为语文课找到很好的“活”路的。  【关键词】语文课;职业教育;活 
【摘要】受薛瑞萍老师的影响,2010年在我接手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了我们日记的征程。三年间不曾间断,摸索出一点方法。本文即是对低年级日记写作培养的教学经验总结。  【关键词】低年级;日记;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年级的日记我叫它“一句话”,要求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写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交往、心事等,每天都要写。日记的形式我把它分三种:“拼音”日记、“绘画”日记
【摘要】老课文教学有着许多丰富的资源,看似信手拈来、驾轻就熟,但孰知老课文教得多了难免会浅尝辄止,难免会故步自封,难免会形成思维定式,很难推陈出新,久而久之,老课文倒成了“鸡肋”。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激活一股新能量。  【关键词】老课文;新教;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们使用的苏教版语文,很多老课文文质兼美、内涵深刻,几经修改都被保留下来,是学生学习借鉴的经典课
【摘要】读文章,我们要清楚文章所要表现的种种,诸如情、意、物等,尽可能地把所要表现的种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想透彻些,品其个性的描摹、弹性的语言,赏析文章所写的形象,感悟其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或要表达的哲理。  【关键词】品读;个性;描摹;弹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借传神的描摹,丰富读者的感受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说何人,肖何人,说某事,切某事。”就
【摘要】教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素材,也是教学工作者多年来智慧的结晶,与新课改理念紧密契合。为实施素质教育,既需要依托教材,又需要用活教材,丰富课堂学习内容和形式,打造精彩又有魅力的语文课堂。本文从补充教材、延伸教材、整合教材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用活教材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用活教材;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认真
【摘要】优美的古诗词是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但是传统的古诗词传授只是单纯的口头解释和描述,不能完美地将古诗词的美学和情感表达出来,但是多媒体教学可以运用影像资料或者图片为载体,将诗词中的美学艺术用载体表现出来,便于理解,本文就多媒体应用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古诗;多媒体;小学生;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的背景与现状  
【摘要】在新课改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教师的主要职能也发生了改变,课堂应以学生作为主体,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就给广大的语文教育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具体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更应该秉持新课程标准的全新理念,充分鼓励学生的个体行为,给学生充分的阅读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积极的思考和情感的熏陶中真正提升自己对待文本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来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走进
【摘要】奥苏贝尔提出的接受学习是学习理论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对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影响极大。这其中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奥苏贝尔对陈述性知识学习提出的教学策略。本文通过对原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三册课本中《古诗三首》中的《赠汪伦》一节为案例进行教学设计。期待对教师有一些参考价值,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这种学习理论,更科学地运用它们到教学中。  【关键词】先行组织者;赠汪伦  【中图分类号】G622
【摘要】新课标指出低段写话既要重视学生写话的语言质量,更要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课内写话是一条快捷、有效提高低段孩子写话水平的途径。本文就小学低段语文课内多元写话点设计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课内写话;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低段学生年龄偏低,识字不多,没有丰富的词句积累,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