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男,78岁。胰腺占位2年,伴全身黄染、皮肤瘙痒1个月入院。
【机 构】
: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卫干门诊,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卫干门诊,北京大学医学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78岁。胰腺占位2年,伴全身黄染、皮肤瘙痒1个月入院。
其他文献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复杂的临床综合征,1967年首次提出时,其病死率高达75%。近40年来,经过不懈努力,欧美国家ARDS的病死率降至25%~40%。令人不安的是,我国ARDS的预后似乎并未同步改善,北京和上海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ARDS的病死率高达50.0%和68.7%。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我们必须客观地评价ARDS的治疗策略,重新审视ARDS治疗原则是否合理,为ARDS的治疗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绝大多数胰腺癌患者一经确诊已属晚期或局部进展期,手术无法根治,预后极差,因此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除手术及放疗、化疗等常规治疗手段外,内镜治疗、生物治疗、基因治疗等方法近年来也在不断探索中。令人振奋的是,近年来对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有较多进展,随之而来的靶向治疗药物为胰腺癌治疗带来新希望。本研究对近年来胰腺癌治疗的进展做一介绍。
目的 调查分析上海地区HIV感染者中隐匿性HBV感染的流行现状。方法 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就诊的HIV感染者在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前采集血标本,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CD+4T细胞计数,使用巢式PCR法检测HBVS区。结果 105例(男92例,女13例)HBsAg阴性的HIV感染者中32例(男27例,女5例)HBV DNA阳性;16~30岁年
卒中是中国第一位致残和第二位致死原因。血脂异常是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007年1月,国内脑血管病和血脂领域的专家组成员在参考了近10年来血脂领域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及相关的循证医学的证据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和现状,正式出台《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专家建议》,对规范临床治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又有
目的 观察伊曲康唑静脉注射液/口服液序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所有血液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符合IFI的诊断标准,后者类型包括确诊IFI、临床诊断IFI、拟诊IFI。本研究为开放研究,疗程为4~6周,分静脉给药阶段和口服给药阶段。静脉给药共14d,最初2d剂量为400mg/d,分两次给药,给药间隔12h;其后12d,剂量为200mg/d,1次/d。静脉用药结
随着慢性肾脏病(CKD)诊断标准、实验方法、CKD防治方法和CKD中心血管疾病(CVD)防治一系列研究结果的公布,各国肾脏病工作者对CKD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如何理解及使用K/DOQI指南,如何建立规范的实验室指标,如何采用适合国情的CKD防治方法以及CKD中CVD的诊断和治疗等,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流行病学、基础研究和高质量临床试验的深入开展,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始动和进展的核心要素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量的事实使LDL-C与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密切关系日益明朗,现在以他汀类药物为核心的调脂治疗是防治卒中的有效手段这一观点已经得到普遍地认同。
心力衰竭(心衰)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来自Framingham心脏研究的数据显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每5人就有1人在一生中会发生心衰。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改善,心衰的患病人数正在逐年增加。在北美和欧洲,有15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衰,每年新增患者人数达150万。尽管治疗方法的改进已使心衰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但其病死率和住院率仍居高不下。1990-1999年间在Framing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