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是怎么起来的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liveto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几年,前海人寿等保险公司一直引人关注,前海人寿原董事长姚振华跟万科管理层的长期较量,最后以姚振华被迫出局而告终。这个故事中的内容很多,我们今天问的问题是:前海人寿当初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去不断增持万科的股份?还有安邦保险,等等,怎么都是人寿保险那么有钱,而没有健康险、财产险、灾害险等其他保险公司参与大公司的收购?前海人寿背后的融资故事是什么呢?
  中国的保险行业发展迅速,目前总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8万亿元,是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而你能挑选的保险种类也日益丰富,财产险、人寿险、健康险等等,由几十家保险公司提供。

保险业务进入中国


  那么,保险行业是如何兴起的呢?你可能不知道,保险并非中国本土自生的金融行业,是到19世纪才引入中国的。第一个出现在中国的保险公司是英国的“谏当保安行”,于1805年在广州开业,那时候清廷只允许外国人在广州经商,不可以在其他地方住下来,所以,那家英国保险公司就只好定在广州,专为来往于廣州的外国商船提供运输保险。而在中国出现的第一个人寿保险是英国“标准人寿保险公司”,是1846年进入,也主要给住在广州、上海等口岸城市的外国人提供人寿保险,本地中国人没人对这些保险感兴趣。
  在1805年后的60年里,中国境内只有洋行保险公司,没有中国人办的保险公司。第一家中国人自己办的保险公司是“上海义和公司保险行”,成立于1865年,经营的是水运保险。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更多的保险公司相继成立,但发展很慢。到1949年,也就是84年后,也只有60多家国内保险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即组建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把全国60多家保险公司都合并其中,也很快要求外国保险公司退出中国。但是,1958年后,中国的保险业务基本停顿,尤其是随着国有计划经济的建立,商业保险确实显得多余。1978年改革开放后,保险业才重新启动。
  为什么保险业进入中国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发展那么艰难呢?保险业的经历是否告诉我们一些关于金融这种“洋务”在中国的一般性规律呢,这种“洋务”在中国是不是“水土不服”呢?

保险业务的文化挑战


  按理说,19—20世纪的中国,灾害、战争、政治风云一波接一波,人们对未来的不安全感一刻都没停息过,这些本来应该激发对保险业务的需求。可事实并非如此。
  保险自19世纪引进中国以来,一直受到文化上的阻力,因为中国人历来不愿意谈论不幸事件,认为那不吉利。如果你是保险销售员,没有人愿意听你说“如果你家发生火灾”、“如果你明天出车祸”,这些不吉利的话会把别人吓跑,更别谈销售了。尤其是,为了卖人寿险而说“如果你哪天死了……”这样的话是绝对大忌呀!
  其实,保险进入中国后的遭遇,跟铁路、电报等“洋务”的经历很类似。这些东西和现代金融都是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进入中国的,进来后都有过可笑的戏剧性经历。这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告诉我们,为什么金融在中国发展起来很不容易。
  铁路是在1865年第一次展现在中国,当时一个英国商人为了给朝廷官员展示现代技术的奥妙,在北京宣武门外,自己花钱修建了0.5公里的“展览铁路”。虽然这条小“铁路”仅是展示而无实际用途,却令京城人充满恐惧,被“京人诧为妖物。”后来,步军统领衙门以“观者骇怪”为由,急忙拆除,才平息一场风波。而中国第一条真正营运的铁路也大致遭遇同样的命运,那是1876年由英国怡和洋行铺设的吴淞铁路,由上海延伸到吴淞,全长14.5公里。结果,清政府和民众都视铁路如洪水猛兽,通车运营一年后,被清政府以28万5千两白银赎买,随即被拆除。
  电报是1871年来到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当时从香港铺到上海,再到日本长崎,成为英国建的国际电报网络的一部分。滑稽的是,清朝保守派官员坚持认定电线破坏风水,甚至认为之所以电线能快速传递信息,是用了死人的灵魂,必须禁止。这些说法使电报迟迟不能进入京城,多年只允许电报发到天津,由天津送进京城,而不是直接在京城设立电报站,以防范魔鬼进京。一直等到1884年才允许电报线铺进京城,而且电报电缆必须绕开墓地、民房,以免破坏风水。

接地气的“万能险”


  即使到今天,我国的保险覆盖率,也就是买保险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也只有3%左右,并且主要集中在城市,而美国保险覆盖率为4.5%,是中国的1.5倍。
  在产品结构上,截至2016年末,中国保险业总资产超过15万亿,其中,三分之二是人寿险和投资性寿险产品,而财产险占五分之一,健康险才占11%左右。你可能会问,保险业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结构,为什么会这么高度依赖寿险呢?前海人寿,还有安邦保险,它们卖得最多的也是以投资为主的寿险产品,就是所谓的“万能险”。如果保险产品也以投资为主,那还要保险行业干什么呢?
  其实,到20世纪末之前,中国保险业一直以水火等财产险为主,寿险保费占比很低。前面说过,中国人在观念上不愿意谈论不吉利的事情,但经过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不断熏陶,迷信程度降低很多,对谈论火灾、车祸、生病等,越来越可以接受,但还是很忌讳讨论“如果你哪天死了……”这样的话题,所以,人寿保险一直难以销售。
  那么,寿险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在开始的一个多世纪里,保险主要是通过公司、雇佣单位做团体销售,但针对个人直接销售的很少,卖不动。以前的个人保险销售只占10%左右,其他都为团体保险。而人寿保险在整个行业的占比很低,基本不到10%。
  只有在2000年“万能险”这个品种引入中国后,寿险类产品才开始快速增长,不仅使寿险类保费成为第一,而且很快让全行业保费超过万亿!“万能险”其实是以保值为主、兼顾升值的投资品,类似于有保底的理财产品,但同时也包含了传统的人寿保险,在保险对象离世后其继承人会得到额外补偿。
  也就是说,“万能险”是保底理财产品与人寿险的组合,比传统寿险更加粗糙。之所以“万能险”反而比精准寿险带来更大的成功,主要是因为文化的影响,“万能险”被当作投资理财产品卖,很多人觉得和银行的理财产品一样没有风险,就愿意购买,同时也淡化了中国人忌讳的跟“死”挂钩的寿险属性!“万能险”的理财属性让人寿险终于跟中国社会接地气,这就是前海人寿、安邦保险能够有那么多资金的核心原因。
  另外,我跟几位学者最近的研究也发现,在中国各地,受儒家文化影响越深的地区,买保险的人口比例就越低。因为这些地区的家族、宗族更加发达,族内成员间的互通有无、平滑风险冲击的能力就更强,因此,对外部保险市场的需求偏低。这从另一角度证明了文化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
  这些经历告诉你:金融产品设计不能只看客观需要,因为风险挑战哪里都有,金融服务哪里都需要。还必须考虑一个社会的文化土壤,否则,“水土不服”的历程会太长。
  我们今天谈到的要点包括,第一,保险等现代金融品种是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才引入中国的。而当时的中国不仅没有这些金融赖以发展的文化土壤,而且儒家体系还不跟它兼容。第二,医疗、灾害、灾荒等保险产品的销售,尤其是寿险销售,跟中国人避谈“不吉利”话题的文化相冲突。可是,如果不谈这些潜在的“不幸事件”,保险产品又难以销售、难以发展。第三,“万能险”等复合寿险类产品的成功,说明在面对文化障碍的时候,还是可以通过淡化保险产品对“不幸事件”的依赖度,来改变产品的可销售性。
  按理说,不管什么社会,也不管是今天还是远古,暴风雨、灾荒、地震、疾病、瘟疫、战争等风险事件,都经常威胁人的生存,所以,各社会一直有防患未然的自然需求。可是,中国就是没有自生出保险市场。为什么呢?
其他文献
各位同事,  各位记者朋友,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同大家见面。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领导人以及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齐聚美丽的黄海之滨,共同描绘上海合作组织进入历史新阶段的发展蓝图,并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这次峰会期间,我们充分肯定印度、巴基斯坦加入以来本组织取得的新发展,共同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上海合作组
在自然界中,任何一种生物都不是自成一体的,它们与其他物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冠状病毒颗粒的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这样丑陋的东西竟然像一朵戴着许多皇冠的花,因此得名“冠状病毒”。可这个美丽的名字背后却暗藏恐怖。  冠状病毒的传播史劣迹斑斑,它不仅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更是几次严重疫情的罪魁祸首。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12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都
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互联网金融总体风险水平显著下降,监管制度机制逐步完善,但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防范化解任务仍然存在,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P2P网贷市场现状  目前网络借贷市场总体规模还小,目前网络贷款余额规模为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1%左右,网络借贷市场的风险尚不足以触发系统性风险。我国网络借贷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监管相对宽松、没有完善征信系统、没
近日,北京市银保监局印发《关于规范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类业务及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通知》,提出“五个严禁”“三个不得”,旨在深入整治市场乱象,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利益,促进业务平稳健康发展。  虽然只是针对当前北京地区银行业保险业开展有关业务进行规范,但这份通知对整个金融行业尤其是消费金融领域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消费金融发展迅速,规模增长较快,结构逐步优化,形成
2017年12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国会提出了他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是特朗普风风火火个性的典型表现,也与以往新任总统至少在任职的第二年、第三年才推出此类报告迥然不同。  美国总统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由总统的国家安全团队撰写、总统签署,雖不具法律效力,却显示了总统在国家安全领域的施政意图与目标。特朗普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为其军事和外交政策、国防开支、贸易谈判和国际合作擘画了蓝图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中央对农村定位的再升级。  早年一些有关“三农”的公共政策,不少是围绕工业化、城市化对农村的需求来制定的,因此比较重视农业和农村问题。农村是城市粮食和工业原料供应基地,农业的发展即是农村的发展,这种思路导致乡村的价值被一定程度忽视。  村庄凋敝态势从20世纪90年代农民工跨地区流动以后开始显现。随着“农二代”成为流动主力,这个群体呈现出离土、出村、不回村的特征。
这一期我们总结了四个跟生活息息相关的英文句子,结合同学们自身的实际经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这些表达背后的区别。那接下来我们同样先试着翻译一下下面这四句话,看看你会不会又掉进“英文坑”里。  1.他是老师。  2.我和Alex住在纽约。  3.你能去应个门吗?  4.这个价格太贵了。  1.他是老师。  中国式:He is teacher.  美国式:He is a teacher.  这句话在我们初
教育培训,已成为经济领域的市场热点。根据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未来5到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潜在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我国学龄人口数量庞大,教育消费占到家庭收入的1/7。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华书店这一老字号品牌的文化底蕴、众多的服务网点,以及庞大的中小学生客户群体,进行新华教育的品牌培育、塑造,需要新华人积极探索和不断实践。  教育培训行业的现状  中国的教育培训市场空间规模巨大
科创板市场最近有了确切参照。3月22日晚间, 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了首批受理的科创板申请企业名单,一共9家企业,分别为晶晨半导体、睿创微纳、天泰科技、江苏北人、利元亨、宁波荣百、和舰芯片、安翰科技和武汉科前生物。  首批“预备队员”的亮相,意味着科创板迈出了实践操作的重要一步。市场参与者则试图从中窥见:科创板到底欢迎什么样的企业?  今年1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
虎猫号是英国奥伯龙级常规潜艇的第9艘,1962年下水,1964年服役,1991年退役,冷战期间服役27年。1992年,虎猫号回到了它的建造地查塔姆造船厂,在这里作为博物馆潜艇一直展示至今。  指挥台围壳上的通讯天线、雷达和潜望镜锚艇首侧面指挥台围壳艇首甲板,可见逃生舱口 艇首水平舵艇首特写,可见巨大的声呐围壳和鱼雷发射管艇尾特写艇首水平舵艇首水平舵后部甲板后视图引擎舱驾驶台电池舱艇体可见出水口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