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然开朗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agao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数学是一门具有高难度、高挑战的科目,为了解除学生数学学习的压力和困惑,教师就要善于掌握教学方法,善于利用情境引导、兴趣激发的方法来指导学生,为学生创设情境,在情境状态中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本文分析了如何通过情境创设来开展高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情境创设;高效教学;高中数学
  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值得深入思考与改革,普遍存在的问题为:课堂气氛沉闷、师生貌合神离、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厌学情节严重、学习效果较差. 高中数学教学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不合理导致的,作为一项高考主科目,教师必须对自身的数学教学模式做出思考与总结,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带动,培养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的精神,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 情境教学的含义与意义
  情境教学是对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挑战与突破,通过为学生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情境,将学生自然带入情境中,自觉投入到对问题的思考、理解与探究中. 培养学生将原理知识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实用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产生莫大的学习热情,达到兴趣引导、高效教学的目的.
  情境教学法不仅是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并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数学教师作为教学责任主体,引领着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思维状态、学习体验,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教学课堂.
  [?] 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1. 立足于“认知冲突”开展情境教学
  经过多年的数学教学总结出:数学教学的过程是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则是脑海中数学知识系统构建与理解的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思维认知的特点,将其作为情境教学的基础,也就是说取代传统的直接提供问题答案的方式,转向通过情境创设,本着引导、启发的理念来面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主动思考、积极思维,教师通过引导、观察、分析、概括与总结等模式来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为学生创设认知情境,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思维得到培养和锻炼.
  例如:在最常见的函数知识的学习中,关于“函数奇偶性”的知识点,可以创设问题情境:
  如果函数y=f(x)为奇函数,那么f(-x)=-f(x),也就是f(x)=-f(-x),此时提出问题:若y=f(a x)是奇函数,则结论会是怎样的呢?
  学生接到问题后,立即陷入了思考状态,纷纷根据自身的理解来发表看法,一些学生说f(a x)=-f(a-x),另一些学生则持完全不同观点,f(a x)=-f(-a-x). 两种观点一出现,同学们开始兴奋起来,思维也变得越发积极活跃,此时,教师可以科学地引导学生通过奇函数定义进行证明.
  因为y=f(a x)是奇函数,所以,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现假设点M(x,y)是该图象上的任意一点,那么M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N(-x,-y)也在图象上,将N点带入图象,则得出:-y=f(a-x),则:y= - f(a-x),所以,如果y=f(a x)是奇函数,则有f(a x)=-f(a-x).
  经过问题情境创设、逐步引导、逐层分析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扎实地理解和掌握问题的实质,从而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 多媒体辅助、创设情境
  高中数学的学习需要抽象思维的辅助与支持,然而,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并非每一名学生都具备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这也正是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难点,很多学生正是由于缺乏这种空间思维能力,才使得在立体几何学习中感到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这些苦衷,积极采用形象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辅助工具,为学生创设形象、清晰的空间立体情境,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配合学习.
  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平面垂直”这一知识点时,很多学生往往会混淆“任意一条直线”和“无数条直线”的区别. 对此教师可以启动多媒体的CAD画图软件,或者其他与图形相关的软件,用形象逼真的画面来解除学生的这一思想误区.
  图1
  在图1中,AB与平面a相交,已知AB⊥BC,∠ABC=90°,但是,AB却不一定同平面a垂直,据此如果平面a上的一条直线MN∥BC,那么AB⊥MN,但是,平面a上的另一条直线PQ与BC不平行,则AB不会同PQ垂直,也就是说AB不一定会同平面a垂直.
  采用多媒体课件,能够为学生营造形象、生动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空间立体几何的学习乐趣,变抽象的讲述为形象思维,这种教学方法往往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学习效果.
  3. 创造生活情境,兴趣引导
  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人们对现实生活规律的分析与总结,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不应该脱离现实生活,教师要善于将所学知识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走向对数学知识的探究,使学生能够利用数学原理知识解答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原理的神奇,从而带着一种尊崇的心理态度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究中,以此来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该尽量列举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被学生所熟识的生活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例如:在学习“概率”这一课之前,为了使学生对概率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可以先做一个小实验,假设一个大型商场举办了一个抽奖活动,在一个抽奖箱中,放入四个中奖券,以及五个感谢券,那么众多的消费者从中任意抽券,中奖的概率是多少呢?不中奖的概率又是多少?
  学生听到了抽奖中奖的生活实例,好奇心丛生,立即投入知识探究的听课状态中,从而开始了对概率知识的探究.
  教师也可以接着列举生活实例:根据权威调查显示:玩网络游戏的学生近视的概率要比不玩的学生的概率高出40%,你们怎么理解这个40%,是通过怎样的统计方式得出的呢?
  学生听到这些与自身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后都不禁睁大了双眼,教室里立刻一片肃静,学生好像都在迫不及待地等待教师开启关于“概率”的知识讲解与探究,从而寻求问题的答案.
  4. 故事情境引导,激发热情
  数学知识原理的发现具有偶然性,又体现出必然性特点. 为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教师有必要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通过故事一方面向学生传达知识发明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才能让数学课堂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知识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著名数学家高斯的故事,高斯小的时候同大家一样,古灵精怪、十分淘气,一天老师给他出了一道数学题来惩罚他,那就是1 2 3 …99 100等于多少?可是出乎教师意料的是,高斯很快就得出了结果,而且是正确结果. 学生听到了这一问题,都睁大了眼睛,开始冥思苦想如何解答问题,一些机智聪明的学生也很快算出了结果,也有的学生抓耳挠腮无法得出结论,所以跃跃欲试地想要知道问题答案.
  教师可以借着学生既兴奋又困惑的状态,来自然引出关于“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课程,并告知学生,学了这一知识点后,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学生听到了教师的这番话语,都纷纷集中注意力,等待新课程的开启,这样就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总结
  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情境的引导和带动,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处于一个良好的情境状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从而带着兴趣和热情积极学习、主动探究,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例题是连接数学理论与数学实践的桥梁,学生通过例题来建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应用,因此课本的例题在编写时具有示范性、承启性、探究性和发展性,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能够恰当地挖掘出这些例题的编写意图,讲全、讲深、讲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例题;编写意图;课堂教学;苏教版教材  例题是“用来说明某一定律或定理,或在运用某一学科或学科分支的定律时充当练习的题.” 可见,例题是教科书概念、
就读学校班级:武汉解放中学七(6)班  指导老师:董捷  小作者简介:小作者赵丹旎,从5岁开始学习英语,10岁开始和外教進行一对一口语对话;2017年4月,她在武汉市外事办推荐组织下,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北卡尔顿小学进行国际研学;2018年,她参加“小英赛”获全国三等奖;她平时爱好读书、写作、旅游、刻版画、芭蕾舞等,并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她的作品刻板画《羊》于2017年5月被湖北省美术馆收藏;舞蹈
摘 要:动点的轨迹问题是中学几何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 求曲线的轨迹和利用轨迹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是解析几何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 近年来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轨迹问题,有些看似与轨迹无关,但挖掘问题的本质确是曲线的“另类”定义,借助“另类”定义求出相关的轨迹曲线,往往能拓宽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本文就是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本质挖掘及其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另类定义;拓展提升  试题呈现:如图1,斜线段Α
编者注  世博会举办在即,各国宾朋将如约而至。大上海敞开怀抱,做好了容纳天下客的准备。 那么作为主人的我们呢?是否既兴奋,又不安;既想做回“国际人”,又担心自己的外语不够地道,开不了口? 为了帮助大家学习,我们选编了《世博外语100句》,这将让你事半功倍,关键时刻就能脱口而出最漂亮的外语句子!  时不我待,你还等什么呢?跟着《中学生英语》学世博会实用口语吧!Let’s roll!    71. H
摘 要:本文着重研究圆锥曲线上两条正交切线交点的轨迹探求及两切线成θ角度的一般化推广.  关键词:圆锥曲线;切线交点;轨迹  2014年全国高考广东卷理科第20题看似平常,但其内涵丰富,大有挖掘的价值,其结论可以由椭圆类比到双曲线和抛物线,其背景可以由特殊推广到一般情况,美不胜收.  [?] 试题再现  学习数学知识应当经常性地做一些推广、拓展和探究,长此以往,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都会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首先体现在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而后者又与思维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丰富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应当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态度,是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知识发生;思维发展;数学态度;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实重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child ready to be born. So he asked God, “They tell me you are sending me to earth tomorrow, but how can I live there being so small and helpless (无助的)?” God replied (回答)
Right now my husband and I are in the thick of raising our two little wildlings1, both are under five years old. These early years have been filled with joy, but they haven’t been the easiest in a lot
There is a question. Why do we love junk food?  A lot of money goes into making junk food.  And even though it has little to no nutritional1 value, it keeps you wanting more.  It is often high in thin
摘 要:笔者尝试的助学单教学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巩固深化”四个环节展开,一份好的助学单设计应充分体现助读、助思、助论、助练的作用. 通过助学单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思考课本的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助学单;助读;助思;助论;助练  [?] 引言  最近比较流行助学单教学,助学单的争议一直没有停过,有人认为,有了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