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学部向全体院士发出的倡议

来源 :科学中国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y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创新发展亟待深化。探索未知、勇攀高峰是科学研究和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和不懈追求,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我国科技发展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甚至是“领跑者”转变的历史关头,在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的重要时刻,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向全体院士发出如下倡议:
  立足科学前沿,探索学科内在规律。科学是人类探寻规律、追求真理的崇高事业。开展科技发展大势研判,前瞻提出科学前沿问题,是不断引领科学发展的关键,并将为未来创造无限的可能。我们要面向科学前沿,全面把握学科的发展态势,努力探索学科的内在规律,研究并把握学科内在逻辑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机制,找准学科发展路径与方向,丰富和完善学科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助力实现科学知识的迭代和革命式发展,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聚焦国家需求,找准战略突破方向。科技肩负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责任。开展科技发展大势的研判,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使科技创新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要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分析和判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破口,找出制约国家创新发展的科技瓶颈问题,关注学科交叉与融合,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明确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夯实颠覆性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学科基础。
  坚持学术引领,加强学科战略研究。中国科学院学部是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开展科技发展大势研判,为国家优化科技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是学部发挥学术引领作用的基本职责。我们要积极牵头组织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分析学科发展趋势与应用背景,凝练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与学科相关的人才布局、条件建设、资助机制等政策建议,加强部门联合与成果共享,构建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长效机制,搭建我國科技规划和科技政策咨询平台,推动我国科技布局的持续优化。
  树立创新自信,身体力行追求卓越。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最高学术荣誉称号,发挥好科技创新示范者和引领者作用是院士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不仅要开展科技发展大势研判,还要在科技创新实践中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追求卓越。我们要敢于提出新概念,发展新理论,创造新方法,开拓新方向,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和战略价值的科学难题;要致力于营造自由、平等、开放的学术环境,让新思想碰撞激荡、新观点竞相进发、新见解不断涌现;要将发现、培养和提携青年人才摆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甘为人梯、提携后学,为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新作为。让我们立足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需求,坚持学术引领,树立创新自信,研判科技大势,引领创新发展,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内容源自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其他文献
一、研读例文,明确写法——“君诗妙处吾能识,都在山程水驿中。”    这次习作,课本上提供了一篇例文《我市第九届小学生男子篮球比赛结束·东城小学男篮获得冠军》。例文是为学生顺利写作引路的,具有示范作用。正所谓:“君诗妙处吾能识,都在山程水驿中。”所以我先指导学生读“懂”例文,明确新闻报道的具体写法和要求。  通过仔细研读、共同讨论,学生理解了这则新闻报道是报道“市第九届小学生男子篮球比赛情况”的,
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以下简称“三评”)改革是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署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要求,深入推进“三评”改革,进一步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机制、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完善科研机构评估制度、加强监督评估和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过去对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教学的认识一般停留在知识点小结、查漏补缺、题型训练上。新课程背景下,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应当把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作为主要任务。  “提取”“整理”“应用”是整理与复习的主要环节。从教学流程的角度看,“提取”是学生从脑中调用所要整理的知识,“整理”是对提取出来的知识进行归类、整合、提炼等系统化处理,“应用”则是对整理结果的综合运用。从思维的角度看,“提取”
各位院士,同志们:  在全国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时刻,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世界科技前沿发展趋势,聚焦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需求,积极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凝心聚智,开拓进取,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或许对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使他们的毕业季或多或少会被涂上“遗憾”的色彩,可能没了毕业晚会、没了集体毕业照、没了最后的散伙饭??  很多高校最终选择了史无前例的“云毕业”。“云毕业”是特殊时期的迫不得已,是考验,亦是磨练。“云毕业照”“云告别”“云答辩”“云面试”……今年的毕业季,因疫情而显得更加难忘。特别的毕业季,也许还来不及好好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黄文团队首次鉴定并克隆出调控香菇挥发性有机硫化物产生的关键基因Csl,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报告》。揮发性有机硫化物是香菇的主要香味成分,通常能影响香菇整体的芳香,是香菇最重要的香味来源。通过计算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法,对基因Csl编码的蛋白功能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编码蛋白是一种新的半胱氨酸脱硫酶,体外重构酶活试验发现,基因Csl可影响香菇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产生。因此,开展香
在有机化学学科中,元素有机化学领域一直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一方重地,而含氟有机化合物作为广泛用于制备含氟药物、农药、功能材料的重要合成物质,更是元素有机化学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在目前的研究中,含氟基团修饰虽然成为发现药物的重要策略,但由于其反应条件苛刻且效率低,以致探索高效的将氟烷基引入有机分子的反应成为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应此时境,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及东华大学教授卿凤翎及
散裂中子源首台合作谱仪成功出束  1月26日8时39分,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多物理谱仪成功出束,中子束流与预期相符。多物理谱仪是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东莞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共同建设的国内首台中子全散射谱仪,也是CSNS第一台合作谱仪。该谱仪的成功出束标志着国内首台中子全散射谱仪的设备研制与安装成功。  中子谱仪是利用中子探测物质微观结构与运动的实验装置。CSNS共规划了20台谱仪,包括目前
在光通信领域,实现光场在集成光路中单向导通是极其困难。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两个具有不同啁啾系数的线性啁啾布拉格光纤光栅以及一段均匀的光纤光栅,设计出一种具有三明治结构的非互易性光纤光栅,并利用脉冲诱导的非线性,使一个带边入射的皮秒脉冲形成布拉格孤子,实现了一个皮秒光脉冲在不同光功率下分别完成单向导通以及反向击穿的功能。不仅如此,由于带边色散效应,这个光脉冲具有非常慢的群速度,仅有光速3%
改变,发生自这一个十年。  作为物理力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复杂流体研究的突破也刻下了耀眼的“中国坐标”。物理与力学结合,微观与宏观结合,理论与创新实验手段结合,研究成果未来将有可能解密红细胞聚集、血栓形成的起因;开拓在废水处理、江河泥沙沉积、泥石流预防等方面的解决途径;揭示纳米材料,晶体生长的奥秘……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这个新兴交叉学科的高歌猛进,中科院力学所的一位80后的研究员——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