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们一起写!”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读例文,明确写法——“君诗妙处吾能识,都在山程水驿中。”
  
  这次习作,课本上提供了一篇例文《我市第九届小学生男子篮球比赛结束·东城小学男篮获得冠军》。例文是为学生顺利写作引路的,具有示范作用。正所谓:“君诗妙处吾能识,都在山程水驿中。”所以我先指导学生读“懂”例文,明确新闻报道的具体写法和要求。
  通过仔细研读、共同讨论,学生理解了这则新闻报道是报道“市第九届小学生男子篮球比赛情况”的,领会了这则体育新闻报道的写法:①报道题目把事情的结果,即最重要的内容写出来;②报道开头交代比赛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结果;③报道主体部分叙述夺冠的大体经过;④最后作补充,交代比赛有关问题。
  有了初步的感知还不够,还要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新闻报道。接着,我又给学生出示三则新闻报道,让学生阅读后再度讨论报道新闻还应该注意哪些地方。通过交流,总结出这样几点:题目要突出报道的最重要的内容,可以分两行写;在开头要交待时间、地点、人物、比赛结果;在写作中注意不要使用第一人称,不要进行详细的描写,不要出现对话等。
  通过研读例文,浏览其他几则新闻报道,学生基本明确了新闻报道的写法和一些注意点,心里有了底,起初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基本消除。
  
  二、当堂比赛,提供素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新闻报道这种特殊文体,讲求时效性,必须报道最新最近的事件,还需要注意它的“真实性”,脱离了真实,就不是“新闻”了。新闻的这两大特性,就对写作题材作了限定——必须是最近的、真实的事件。
  虽然学校经常举行各种比赛,但学生一般对过程不予注意,而比较注重结果。如果让学生回忆最近的一次比赛或活动,显然是强人所难。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活水”之一首先是写作题材。为了给学生提供写作题材——“最近的事件”,我按照计划,决定当堂举行一次成语默写比赛,要求学生默写有关“郑和远航”的12个成语。因为没有预先告知,学生感到突如其来,但却新鲜好奇,跃跃欲试;再则,我给这次比赛冠以“海伦杯”这样一个美名,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果然,“小海伦”们热情陡然高涨。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默写采取“自我回忆式”,即靠记忆把成语默写出来,而不是“听写”。默写完后,立即对调批改,以默对成语的个数计分数,评出团体(即大组)第一名和第二名,同时又评出个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随后,当场发奖:只要团体获奖,团体中的每个组员都有奖品;个人获奖的同学再次依等级发奖。奖品自然是预先准备的。一半以上的学生喜获奖品,喜悦写满脸庞。
  颁奖完毕,我要求全体学生把这次比赛写成一篇新闻报道。因为是初次尝试,所以我降低要求,统一素材,便于更快更好地指导、讲评,也便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写法。
  
  三、师生写作,共同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因为书本上新闻报道的例文写的是体育比赛,而我们班举行的是学习方面的比赛,类别不同,写作方法也有区别。所以,我又有针对性地讲了几个注意点,要求学生写出本次班级默写比赛的特点,并且把事件写清楚,重点突出,语言简洁规范。
  学生开始打草稿时,我到下面巡视。几分钟后,大多数学生拟好了新闻的题目,并且把开头部分写好了。但是,我发现,学生对接下去的写作不很顺利,有些“举笔不定”,皱眉、挠腮的动作时而有之。
  对于本次习作的困难,我早有心理准备,但“难”到这种状况,我始料未及。怎么办呢?
  “不读者不知其可也,不写者不知其可也。”于是,我当机立断,决定和学生一起“下水”,与他们同时同地亲历写作,体验甘苦。
  “同学们,别着急,老师现在也和大家一起写,也来报道报道我们班这次‘海伦杯’默写比赛。”学生个个面露惊愕,似乎不相信我的决定。我立即坐到电脑前,在键盘上打起字来。学生这才相信了,也一个个低头写起来。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剩下学生写字的刷刷声和我轻击键盘的声音。
  陆游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时候,我也会停下手来,或凝神静想,或皱眉冥思。再看看我的学生,他们写得多努力!一定是老师的“躬行”在“无声胜有声”地激励他们。
  
  四、集体修改,掌握技巧——“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当我的写作完成之时,学生也基本上把草稿打好了。接下来,就要有的放矢地修改了。我决定从自己“开刀”,让学生对我的“下水文”进行集体修改。
  学生又一次惊愕:“老师写的作文还要修改呀?”“是啊,文章不厌百回改。古人都云‘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呢!”于是,我把下水文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让大家一起品头论足,加以“修理”和“裁剪”。
  在修改过程中,我耐心地听取学生的意见,从新闻报道的写作要求出发,当着学生的面,把不确切的词语改确切,把啰嗦的地方改简洁,把不规范的句子改规范。本来近600字的下水文,改成近400字的结构完整、语言简洁的新闻报道。
  修改后的下水文如下:
  
  五(4)班“海伦杯”成语默写比赛结束
  
  第一组获得团体冠军 姚文涛等6位同学获得个人一等奖
  3月20日,五(4)班举行了“海伦杯”成语默写比赛。通过暗中较劲,第一大组以96分的成绩获得团体冠军,第三大组以6分之差屈居团体第二。姚文涛等六位同学获得一等奖。毛旭宇、曹雨辰等十位同学分获二、三等奖。
  这次比赛没有预先告知,默写方式也别具一格。默写时,老师不把成语报出来,同学们必须自己回忆关于“郑和远航”的成语。第一大组的同学这次整体表现极佳。12个组员里,有一半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他们为本组夺取团体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姚文涛等六位同学平时学习态度认真,善于主动、灵活地复习已学知识,12个成语全都回忆出来并默写正确,当之无愧地获得了个人一等奖。比赛结束后,老师当场予以发奖,鼓励获奖者再接再厉。
  这次别开生面的默写比赛,考查了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也使大家深刻认识到:要想牢固地掌握知识,必须讲方法、下苦功。
  通过集体修改,学生进一步掌握了报道学习类比赛的技巧,明确了一般记叙文与新闻报道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首先,拟题方式不同。以往作文题目字数不多,可从内容、人物、作者的情感等多方面来命名,而新闻报道的题目要突出报道的事件与结果。对于写比赛的新闻报道来说,确定报道的题目时,可以只针对比赛项目,只写一个主标题,也可以同时针对比赛项目与结果,像例文那样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使读者一望而知。
  其次,写作顺序不同。以往写叙事类的文章时,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而写比赛的新闻报道在开头就要交待结果,同时要交待时间、地点。这样才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继续往下浏览的欲望。
  再次,写作要求不同。以往写叙事类的文章时,要求记叙详细具体、描写生动形象,刻画要“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而写新闻报道,只要把比赛过程叙述清楚。语言要简洁而规范,不能“拖泥带水”。
  
  五、学生自改,提高技能——“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
  
  集体修改下水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技巧,二是让学生明白文章一定要修改。修改完毕,我再把原稿与修改稿对比出示,让学生心里产生一种想法:“老师写的文章都要这么修改,何况我的习作呢?”
  “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接下来,自然而然,学生自觉而投入地修改起自己的习作来。教室里再次安静下来。只是,这次“奋笔疾书”的只有学生了,我则再次巡视,发现个别问题伺机作点拨、提醒。看着学生忘我的神情,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欣慰顿生:此次习作训练,“下水文”是块“大磁铁”,是个“大功臣”!
  实践证明,此次亲自“下水”的尝试,是一次有效的指导学生写作的举措,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人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先要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犹如游泳教练自己要专于游泳,钢琴教师自己要精于弹琴,道理是一样的。”的确如此,如果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能亲自与学生一起“下水”,品尝作文的甘苦,收获切身的体验,也许,指导学生写作的难题就会自然而然地迎刃而解。
其他文献
染色质架构和转录程序的变化在发育过程中引导细胞分化,但我们对细胞命运之决定的转录后调控却知之甚少。Michael Rape及同事发现,脊椎动物特有的一种泛素连接酶在发育中的蟾蜍胚胎中和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中调制神经冠分化。采用蛋白质组方法,他们发现,CUL3KBTBD8连接酶通过以核糖体生成的调制因子、NOLC1及其旁系同源物TCOF1为目标来调制翻译。TCOF1位点在与被称为“Treacher
增加社会距离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影响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课题组开展了人群接触模式的变化塑造新冠肺炎爆发的传播动力学相关研究。研究论文发表于Science。通过对武汉和上海采取的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增加社会距离引起了人群行为的改变,可大幅降低人均每日接触的人数,将主要接触控制在家庭内部,从而有效减少了新冠病毒的传播。在采取类似干预措施的其他地区,可采用家庭内部的接触网络进行模型研究。
谢恬教授代表“2014年吴阶平医学奖”(医药创新奖)获奖者发言  2014年11月29日,被誉为我国医学界“诺贝尔奖”的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在中山市隆重举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教授等参加了颁奖大会。谢恬教授荣获“2014年吴阶平医学奖”(医药创新奖),并代表获奖专家发表获奖感言。这是继2012年谢恬教授及其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之后,国家和人
目前,不同行业、不同组织对生物医药领域的定义和圈定的范围并不统一,甚至不同人的观点也常常大相径庭。综合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角度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人体系统多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从而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装置和系统技术,是生物医学最为广泛也是最重要的应用。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细胞生物学系研究员汪炬博士在生
策划人语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语文就是语文。语文教学必须要体现“语文元素”,关注语文自身的特点,凸显语文自身的价值,彰显语文自身的魅力,把那些“非语文”抑或远离语文的东西剔除掉,让语文能够清爽起来,灵动起来,真正能够使其在素质教育中独当其任,建构和丰富学生的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
热带森林内的实验增温引起土壤碳损失  Nature封面:地面控制。随着气候变暖,土壤有机质会变得不稳定,更多的CO2因此被释放到大气中。一种假设认为对于温带地区的森林而言,土壤在两年内增温4℃会让碳排放量增加约1/3,而热带土壤则被认为对增温的敏感度较低。nature杂志第7820期封面文章报道了一项土壤增温实验的结果,挑战了这种假设。研究人员在巴拿马巴罗科罗拉多岛的热带低地森林土壤中进行了一次增
长久以来,医生通过出国访学来进一步提升诊疗技能,似乎已成一种共识。而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九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却是另一番光景。在科主任张陈平教授的带领下,科室敢于突破手术禁区,首创“血管化腓骨增宽牵引种植技术”等多项国际新技术,吸引了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医生到九院拜师学艺,病区里时常能看见一些穿着白大褂的洋面孔。  虽在国际上已享有盛誉,但张陈平认为,让洋学生走进来并
人们对海洋的遐想大多是美好、绚烂,充满青春奔流激荡的。然而,对于周进来说却并非如此,与海洋打交道十多年,大海的浪漫多情于他而言却变为亟待解决的科研课题,大海的宽广瀚海也变成了不计其数的微小存在。  与微生物结缘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也是海洋的世纪。”作为海洋大国,中国却亦步亦趋跟在其他国家后面,中国海洋事业发展亟需人才。和很多有志之士一样,水产养殖专业毕业后,周进选择到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专
能够引发肿瘤的细胞和正常组织干细胞之间的相似性曾导致有人提出,组织中一个干细胞程序的激发也许会产生能够引发肿瘤的细胞。Robert Weinberg及同事在这项研究中发现,“上皮-间充质转变程序”(EMT程序,乳腺重组干细胞和能够引发乳腺肿瘤的细胞都普遍拥有的一个程序)是被两个截然不同的EMT因子Slug和Snail以不同方式调控的。这些发现表明,虽然它们看起来是相似的,但正常组织干细胞和能够引发
时间追溯到五年前的夏天。  2010年7月8日,宜兴。  一方是我国唯一以环保为主题的国家高科技术开发区——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一方是拥有国内一流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当双方的手重重地握在一起,共同在合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以下简称“哈宜”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议上落笔的那一刹那,全中国环保行业人的目光全部聚焦于此,大家明白,这一次的强强联合,崭新的运营模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