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在黄土高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应用的研究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g86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沙棘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优良的多用途树种,除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外,还具有较强的固氮改土、防风固沙和保持水土能力,因此被广泛用于黄土高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之中。目前,沙棘已在五大复合系统、多个结构类型中应用,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复合模式。随着沙棘新品种的不断培育与引进,沙棘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将日益广泛。
  关键词:沙棘,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复合模式,应用,黄土高原
  一、沙棘在农林复合系统中的应用意义
  自1985年以来,全国平均每年营造人工沙棘林8万hm2,人工沙棘造林已达133万hm2,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尤其是“三北”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有效地减轻了风沙和水土流失的危害、改善了生态环境。实践证明,将沙棘应用到黄土高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不仅具有很好的生态防护作用,还可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1.高效的防护作用
  沙棘广泛用于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治理砒砂岩以及建立植物柔性坝等方面,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沙棘的树冠截留率、枯落物持水率显著高于油松、刺槐和山杏。因此,在沟壑上游垂直于水流方向梅花型种植若干行沙棘作为拦沙框架坝型材料,能够拦截暴雨洪水携带的大量泥沙。在鄂尔多斯的试验表明,沙棘柔性坝年平均淤积厚度为0.3m~0.4m,4年最大淤积厚度达1.2m。沙棘柔性坝不但能拦沙、泄流、消峰、缓洪、抬高侵蚀基准,而且能恢复沟壑中的植被并带动周围地区群落的形成和进展演替。由于沙棘具有较大的生态领域,因此对提高流动沙丘斑块的植被盖度、增强环境的稳定性更加迅速而有效。
  2.较高的经济价值
  沙棘油、沙棘汁等及其提取物在医藥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高血脂症、抗炎、抗辐射损伤及作为癌症的辅助药物和保健药物。沙棘还是良好的化妆品原料,现已投人生产的有洗发香波、护肤霜、美容霜、浴液等。沙棘还广泛用于饮料和食品工业,生产的饮料有软饮料(糖浆汁)、果汁饮料(浊汁型、清汁型)、充气果汁饮料(汽水);硬饮料如啤酒等;固体饮料,如沙棘晶、功能性饮料等。沙棘食品有果酱、沙棘冻、冰淇淋、明胶软糖以及沙棘黄色素。目前,我国有各类沙棘企业300家左右、产品200多种。其中,沙棘饮料厂150家左右,年产值约1亿元;生产沙棘油的企业有10余家,年产值约1000万元。如果加上其他沙棘产品,其总产值10亿多元人民币,年上缴利税日乙元。
  3.良好的社会效益
  沙棘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它可为当地农村提供“三料”、美化环境,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等。沙棘可为当地农村提供燃料、饲料和肥料,5年生中国沙棘林可产薪柴10-30t/hm2(合每亩0.6-2.0t),热值平均高达20315KJ/kg.据此推算,13t沙棘薪柴相当于1t原煤,即一个农民种667m2沙棘林即可解决全年的生活用柴。其次,沙棘枝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许多生物活性物质,是各种牲畜喜食的木本饲料,其营养价值、产量均高于普通牧草。沙棘树叶浓绿、果实鲜艳,是美化环境的优良树种,在城镇公园、绿地、路旁、宅旁均可栽植沙棘用于观赏,还可以栽培成观赏性的防护绿篱,秋天果实色泽艳丽、落叶后果实仍悬挂在树上,可成为一大景观。
  二、沙棘在黄土高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模式
  诸多实践经验证明,沙棘是黄土高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的优良树种,其复合模式也多种多样,适合与杨树、油松、落叶松、柳、榆树、山毛桃、沙枣、拘杞、紫穗槐、柽柳等树种搭配,应用于林农、林粮、林药、林果、林牧等间作中,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复合模式。
  1.沙棘 柠条 牧草
  此复合模式可应用于梁峁顶部农林复合系统,属带状镶嵌类型。具体结构设计方法为柠条和沙棘采用宽带、宽间距混交的方式,带宽4-5m、带间距8-lom,带间混播多种适应性强、产量高、耐践踏的豆科和禾本科优良牧草,形成永久性的放牧草场。这种用于放牧的灌从型草场建立几年后,灌木带密闭、牛羊不易穿行,既可减轻牛羊对灌木的过度采食,又能起到围栏的作用、便于放牧管理,有利于实现划区轮牧、控制载畜量以及合理利用灌丛草场。
  2.沙棘 油松
  此复合模式应用于川滩农林复合系统,属于道路防护类型。油松与沙棘混交造林,在幼林期沙棘生长比油松快,水平根系发达而且有根瘤的沙棘根系可增加林地的氮素含量,使土壤很快得到改良,给油松幼树生长创造了条件。当成年沙棘遭受虫害枯死时,由于混交林的湿度、土壤水分和养分条件已经得到改善,受虫害沙棘周围的根孽苗又纷纷长出,得以自然更新。其中,油松株行距为6×3m,间隔1m栽沙棘、株距为1.5m。
  3.沙棘 甘草
  此复合模式可应用于川滩农林复合系统,属于林药间作类型。在沙棘天然林地里常见有甘草长于其中,且长势良好。因此,采用沙棘、甘草间作模式既可取得很好的生态防护效应,又可提供药材,增加农民的收入。此模式通常采用鱼鳞坑整地,沙棘株行距为2×4m,间隔1m种植甘草。
  4.沙棘 杨树
  该模式属于侵蚀沟农林复合系统、带状镶嵌类型,沙棘、杨树、牧草行状或带间混交。栽植方法为开挖水平沟栽种杨树和沙棘,乔灌行、带间混交,株行距2m×2m,林间撒播豆科优良牧草。通过乔、灌、草结合,有效截流。因为谷坊坝地水分条件好,栽植的沙棘、杨树和牧草生长旺盛,几年即可郁闭成林,形成了多道植被茂密的生物坝,可有效控制洪水泥沙。
  三、结语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外就开始了沙棘应用的研究。我国从80年代开始加大对沙棘应用研究的力度,沙棘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1.实践证明,将沙棘应用到黄土高原各个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均可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
  2.本文介绍的是诸多农林复合系统中效益较高的沙棘复合模式。
  3.中国沙棘可应用于以生态防护为目标的农林复合系统,而引进培育的大果沙棘可应用于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农林复合系统。
  4.沙棘在农林复合系统的应用前景将日益广泛,新的复合模式也会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朱清科,肖斌.淳化泥河沟流域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优势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4,9(1):52-57
  [2]李根前,唐德瑞,赵一庆.沙棘属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J].沙棘,2000,13(2):22-26
  [3]王晗生,周泽生,李立.试论黄土高原农林复合经营问题[J].水土保持通报,1994,14(1):43-48
  [4]朱清科,沈应柏,朱金兆.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分类体系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3):36-40
其他文献
摘要:矮化密植苹果树不仅具有易于管理的优点,同时在苹果的产量和质量上也更高。本文针对河南地区的安化密植苹果树的种植特点以及修剪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总结,为矮化密植苹果树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矮化密植;苹果树;修剪注意事项  一、矮化密植苹果树栽培技术的特点  经过矮化密植的苹果树树冠比较低,在收获果实的过程中更加方便于操作,省时省力。同时合理的密植提高了机械化仪器的工作效率,减少了种植的成本投资。同
摘要:茶叶从生产到出售,中间会经历多个阶段。在一系列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茶叶造成污染,不仅会对茶叶的品质造成影响,还可能威胁人体健康。茶饮品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茶产品在市场中的需求量也在逐渐提升。为了使茶叶产品的品质得到保障,就要求在生产作业中,实行规范化生产,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茶叶生产的清洁化以及无害化。文中在针对茶叶污染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之后,又探讨了茶叶生产清洁化
摘要:乌骨鸡以五谷杂粮为食,其肉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其骨、皮和肉皆可入药,具备巨大的药用、保健、食用和经济价值,因此,乌骨鸡适合大规模养殖。本文首先介绍了乌骨鸡的生活习性,接着探讨了芒果园林下山地养殖乌骨鸡的可行性,再次阐述了林下山地养殖规模、养殖模式、放养场地和鸡舍的构建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最后总结了果园养鸡经验,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芒果园;林下山地;乌骨鸡;养殖  近年来
结合实际情况,对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和分析,并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策略,希望可以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is art
期刊
摘要:小麦是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主要的粮食作为之一,我国的人口众多,对于小麦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充分保障小麦的产量,是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本文对河南地区小麦的高产配套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高产技术,希望以此来提升小麦的产量,同时促进农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小麦;高产;种植技术  一、小麦的选种与播种技术  1.小麦品种的选择  科学选种是确保小麦获得高产的基础,在进行小麦品种的选择时
摘要:高档优质香型杂交稻桃优香占是湖南省“湘米工程”主推品种。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常德市鼎城区推广种植高档优质稻桃优香占的情况、采取的主要措施,提出了桃优香占的关键栽培技术。  关键词:桃优香占;优质稻;推广应用;栽培技术  桃优香占是桃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灿型三系杂交中熟晚稻品种,品种审定号:湘审稻2015033。省区试结果:在湖南省作晚稻栽
鸡腿葱为山东省的地方品种,虽各地都有种植,但尤以莱芜产的最佳。其主要特点是植株矮小、粗壮、株高60~70cm,开展度20cm左右,管状叶肥厚、粗短、叶略弯、叶尖很钝、排列紧密,葱白部分较短,长26~30cm,基部显著膨大,向上渐细并稍弯曲,呈鸡腿状或葱头状,葱白质地细脆,辛辣味很浓,最宜熟食,成株有叶8~9片,单株重0.25-0.50kg。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茬口选择  应选择3~
期刊
摘要:在对苹果病害进行防治时,生物防治技术是十分有效的。而要确保生物防治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就要对防治要点有切实的了解。本文即对苹果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如何应用生物防治技术进行深入探析。  关键词:苹果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防治要点  在我们国家,已知的苹果虫害大概有90种以上,而在这些病虫害当中,能够产生严重危害的超过巧种,最为常见的是苹果腐烂病、轮纹病以及干腐病等。当前时期,已经可以通过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