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危险状态实质判断之提倡

来源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5432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醉驾型”危险驾驶罪属于抽象危险犯,对“醉驾”危险状态进行形式判断,即只要“醉驾”就存在侵害法益的“危险”,司法无需做出具体判断,这种机械迎合通说坚持之抽象危险犯性质的解释会得出“醉驾一律入刑”的不合理结论,无法为“醉驾一律入刑”提供出罪路径。“醉驾”的本质是因“不能安全驾驶”而威胁法益,完全没有“危险”的“醉驾”应当除罪化。因此,对“醉驾”侵犯法益的危险状态应进行独立、实质的判断,引入“不能安全驾驶”这一实质标准,进一步细化“醉驾”标准,建立分层判断机制,实现“醉驾”与“危险”判断的同步性,以合理限定“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不同剂量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2019年1月间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
目的分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下金属夹止血病例的特点。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2019年12月间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检查患
《大学英语》是高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厘清课程性质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基础。在梳理不同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有关规定,借鉴国外高校现代语言课程定位基础上,提出《大
要构建当代行政忠诚伦理体系,我们需要从传统忠诚中汲取智慧,并将其作为向现代化转变的基础。以行政忠诚的基本内涵为出发点,从现代行政伦理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忠诚转变涉及三
在词学的“现代化”进程中,民国以降的词选是构建现代词学的重要载体。通过梳理民国以来的词选史,可透视出现代词学词体观的“现代化”、词史观的科学化与客观化、词体功能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