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引领学校课程建设与各领域变革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f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有着3286名学生的学校,学生群体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与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已不能在国家课程中得到满足,迫切需要开发和建设更具有主动适应性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既要有效地促进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还要为他们个性化的成长奠基。为此,学校在课程建设中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具有自己独特办学特色的三级课程体系——@课程。(注:@课程中文为“爱他/她”课程,体现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互存在的关系。)
  学生整体素质提升是@课程的目标
  在@课程建设之初,我们站在创建学校特色的角度,着眼于学生、家长的兴趣和需求,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结合小学阶段的特点和实际,思考适合黄小的多元化@课程的建设。构建@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黄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黄小学生的整体素质,逐步实现@课程体系的建设,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教师是@课程建设的关键
  在@课程建设中,我们首先将目光投向了“课”外,以更加开阔的视角来看待学校的课程建设。课程建设要想取得成效,首先要关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学校的期待,即课程建设要主动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与家长、学生的需求。其次,将课程建设置于学校管理的整体变革之中,学校管理要整体支持课程建设。再有,关注“课“的主持人,即教师。因为教师不改,就不会有学校课程建设的成果,就不会有学校最终期待的变革。所以教师才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是课程建设本身而不是化身。
  长期以来,教师重视对教学和考试的研究,却往往忽视对课程的研究,这也导致了教师缺乏课程意识,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容易偏重数量与形式,而忽视课程的内容与实质,造成“这次改了下次又同样出现”的现象。所以,不能单纯改“问题”,要改变教师思想与行为上根深蒂固的东西,即价值观。
  决定教师行为的除了个人认知因素外,还与教师思维、行为习惯、环境以及主导这些因素的价值观密切相关。教师的思维与行为习惯、环境以及主导这些因素的价值观的综合呈现,其实就是文化。由此可见,教师的行为与文化有关,而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因此,@课程的建设着眼于改变教师的价值观。实践告诉我们,一上来就直接改变教师价值观是不现实的,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果我们在课程建设的土壤中种植上一些“新的东西”并加以培植,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因此,我们培植新的价值观来更新旧的价值观。这种“培植”其实就是学校的文化建设。黄小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培育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为学生的人生奠基,让他们都能享受高质量的小学教育。
  “丰富、多元、规范、可选择性”是@课程体系特色
  @课程体系立足于学生群体的特点和学校现有的师资水平,整合三级课程,依托课程的功能,构建以基础性、发展性、特色性课程为核心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在实践中具备了丰富、多元、规范和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我们通过整合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建立起了以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特色性课程为核心的多元化@课程体系。
  @课程的基础性课程包括: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开设以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养成教育和学生的心理教育为核心的特色校本课程。基础性课程是以抓实学生的共同发展基础,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良好心理品质为目标的全体学生必修课程。
  @课程的发展性课程包括:兴趣类选修课程、学校特色活动、语言和国际交流专题课程。它是以开阔黄小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为出发点,以专题形式进行的语言类课程;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合作创新意识,最终满足学生和家长进一步发展需求为目标的课程。
  @课程的特色性课程包括:为在学科、科技和文体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开设的课程,目的是彰显黄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和潜质。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市、区高水平的竞赛,为中学输送了一批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各类优秀的特长学生。
  @课程的构建与研发不是将课程累加,而是发挥教师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整合实施方面的作用,提高课程的实施质量和效率,减轻不合理的课业负担,深入全面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避免使学生陷入“学习科目太多,学习时间太少,学习负担太重”的被动局面。通过对学校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有效实施,@课程呈现了整合互补、动态完善的良性运行机制,得到了家长、学生的认可。
  @课程建设带动学校各领域的深刻变革
  多元化的黄小@课程是决定学校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学校把课程开发与应用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来抓,通过课题引领、项目开发、专家指导、教师推进和研修改进,致力于开发和实施@课程体系。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以教师为本,留有更多的空间,让教师去思考,去拓展,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决策,以达到对课程更深入的阐释和理解,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学校为本,满足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需要。多元化的校本课程遵循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推进了学校内涵文化建设,全面带动了黄小在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
  首先,深化和发展了黄小自主办学、主动适应的办学特色。一方面,基于黄小学生差异的课程改革在本质上体现了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文精神,这是人文教育的目地所在。例如,在英语实验项目的建设中,学校深化和发展人文精神,使英语实验项目成为全校的人文教育试验田。参与英语实验项目的班级成为黄小人文教育的推动器,而更多学生的特色发展促进着学校的特色发展。
  其次,@课程的建设真正带动和提高了黄小教师队伍的自主专业发展,促进了学校的工作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构建适合学生的个性化课程,需要建立专业化、高素质、勇于创新、团结合作的学习—研究—实施的一体化工作模式。经过基于差异性的各种特色班和特色课程建设,学校涌现出各种项目团队,使团队的学习、研究成为了黄小教师发展的常态,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跨学科教研、跨学科合作的教育新常态。
  总之,@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使黄城根小学的课程建设和实施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更关注课程内涵与外延的维度;不仅在课程建设中深入研究教师的主导设计,还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和发展,这都是@课程的价值体现与追求。当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能焕发出学生与教师的生命活力,当师生的每一次碰撞都是生命的交流与促进,当学生的每一次知识的习得都能和他们的生活经验融合,学校的教育就是美好的,学校的课程就可以成就学生的发展。
  编辑 王雪莉
其他文献
提起北京科技大学的前身——北京钢铁学院,人们自然会想到钢铁。是的,这是一所以冶金特色著称的高等学府。不仅是校名,矗立在美丽校园中的铁锈红色的楼宇,熠熠闪光的金属雕塑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房屋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人类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后,就会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环境。确保房屋的安全性、耐久性是现代房屋建筑行业追寻的目标。但是就现在的施工技术而言,房屋建筑结构的加固施工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中包含着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或者是施工技术不成熟,这都导致了房屋建筑结构在加固改造后仍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不断改进加固施工技术,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高校一项长期而且十分重要的工作。几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在师德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形成了“以教育为基础,以制度为保证,以活动为载体,以典型为示范,以考核为手段”的工作思路,建立了“党委领导,部门重视、分工协作,学院落实,共同推进”的师德
在深化首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进程中,丰台区综合考量区域定位和教育发展现状,明确了“把好学校办到学生家门口”的改革目标,把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区域均衡发展置于首要战略地位,调整资源布局,创新教育治理,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教育综合改革之路。  立足区域功能定位,构建和谐教育生态  丰台区位于北京市城区西南,地域东西狭长,区域内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均衡。作为“北京教育新地图
虹膜识别技术为公共安全领域提供了一种便捷可靠的身份认证方式。虹膜识别技术日趋成熟,可在可控条件下可取得非常满意的识别效果。虹膜识别技术在公安领域大规模应用,首要工作必须解决算法、标准、安全、建库和平台、应用等各环节的相关问题,针对不同警种的实际需求,研究出更完善的应用模式。
当前,印制电路板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通信、通用电器和计算机等各个领域,而光致抗蚀剂是印制电路板生产中的重要化学品,由于印制电路向着微型化、轻量化、大容量、高密
品牌阐释  太阳光芒普照,滋养万物,指引方向。教育应如阳光,惠及每个学子,给予生命力量。“阳光教育”摒弃了功利,承认差异,宽容失败,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阳光心态,铸就自强、奉献的阳光品格,创造健康、高雅的阳光生活,为学生的阳光人生奠基。52年办学的岁月里,日坛人高举人文与科学的旗帜,用教育点燃希望,用爱心润泽未来,让阳光温暖人生。  在北京市朝阳区日坛公园附近有一座红色的校园,90根红色柱石擎起阔
美国南加州大学建于1880年,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是一所历史悠久、科研教学水平高、有着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的世界知名私立大学。学校现有学生2.8万多名,其中研究生约占一半,是美国西部入选美国大学联合会的4所私立大学之一。本文主要以美国南加州大学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为考察对象,同时涉及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相关工作。    一、南加州大学学生管理事务的主要特点    
同伴教育的特点是同伴之间相互尊重、地位平等,形式上活泼,参与性强。其核心活动方式是交流,在彼此讨论之后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改变认识问题的态度。相比教师传授的教育形式,同伴教育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更有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我们已经尝试过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社团活动  组织学生社团,可以让志趣相投的孩子,以某种特别的兴致为共同点,集合在一起,形成同伴教育的环境。教师一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