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地方红色文献开发研究刍议

来源 :数字与缩微影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WSHAW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文献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民族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将红色文献开发建设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重要论述的内容之一。通过新疆图书馆地方红色文献收藏、保存整序、促进转化和传播的实践,展现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结合区域特点开展的红色文献数据库建设和红色文化传播探索,为红色文献资源建设、推广利用和拓宽传播渠道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小细胞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10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100例肺部良性肿瘤作为良性组,以及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CTCs、ProGRP、NSE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Cs、Pro
墨子以染丝为喻,认为人性的形成如同染丝,取决于周围环境。基于此,墨子认为上至国君下至庶民,他们事业的成败无不取决于身边亲信、朋友的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至关重要,在这当中,教育者要积极发挥作用,主动施行教化,而不是只等学生登门求教。以上便构成了墨子主动施教思想的主要内涵。该思想有三方面的特征:强烈的使命感、受教的普及性和施教的公益性。这些思想特征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新时代
<正>民国时期,岭南地区涌现出一大批浸淫篆刻艺术的印人:易大厂、李尹桑、邓尔雅、简琴斋、陈融、胡毅生、苏曼殊、朱执信、连声海、冯师韩、区梦良、张祥凝、许之衡等。他们篆刻的成就引领了岭南地区篆刻艺术的发展,并在全国有相当影响。本文从篆刻艺术师承、个人面貌形成、创新性及制印思想等方面,摭取出易大厂、邓尔雅、简琴斋、李尹桑四位具有代表性的篆刻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篆刻艺术做比较研究,期望对岭南印学研究及当
期刊
目的:以“发现式学习法”为指导,在疫情期间针对针灸学教学进行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期更好的完成特殊时期的教学任务。方法:对比2019~2020第一学期中医学专业A班(传统课堂,对照组)、2019~2020第二学期中医学专业B班(网络教学结合传统课堂,实验组)在针灸学课程实践操作考试及课程期末考试的成绩差异,进行教学分析;通过问卷星发布学生调查表,客观分析学生对教学情况的满意程度。结果:网络
为解决钛的摩擦、磨损和润滑问题,本文通过电泳沉积制备了一系列TaN/PEEK涂层,并探讨了TaN纳米颗粒对涂层微观结构、机械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证明了在PEEK涂层中引入TaN纳米颗粒可有效提高沉积效率,增强材料抗变形能力,同时还可增加涂层的硬度、弹性模量以及与基底之间的结合强度。与纯PEEK涂层相比,P-TN-3摩擦因数有效降低了31.25%,而P-TN-3的耐磨性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其比
第二课堂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它既能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又能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推动他们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可以利用不同的职业培训设备来补充课堂的使用;通过参与各种实践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报纸
目的:探究丁酸钠(NaB)联合替莫唑胺(TMZ)对胶质瘤细胞凋亡及焦亡的影响。方法:将U25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无处理)、100μmol/L TMZ组、10 mmol/L NaB组及两者联合处理组。处理24 h后,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的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标记法检测细胞中活性氧水平,Wester
为研究矿山排水污染土壤胶体对砷的吸附影响,文章以高砷污染区和背景区土壤的胶体在不同的pH、离子强度以及好氧/厌氧淹水条件下对As(Ⅴ)的吸附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土壤胶体对As(Ⅴ)的吸附量随pH的增大而减少,且污染区胶体比背景区胶体对As(Ⅴ)的吸附量大;离子强度越大,胶体对As(Ⅴ)的吸附量越大,Ca(NO3)2浓度从0.001 mol/L增至0.1 mol/L时,污染区与背景区胶体对As(
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形势已发展为常态化,停课不能停教、停课不能停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现实最优选择。《针灸学》是中医学的主干课程,融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及临床应用于一体,具有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的特点,疫情之下,“封控区”“管控区”的教学压力倍增。因此,从该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入手,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本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不仅可有效缓解疫情带给教学的压力,还可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