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词\段\问\思”,优化阅读课堂教学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紧扣一点,教活一课
  小语课文,常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这些词,或揭示了文章中心,或点明了文章情感,或概括了文章内容,或暗示了文章思路。找准一篇课文的关键词就可教活整篇课文。 《开天辟地》结尾处有“开天辟地”、“化生万物”一词,概括了全文内容,提示了课文思路。教学时教师紧紧抓住这两个关键词语分以下几步设计:
  (一)让学生自读全文,找出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关键词(“开天辟地”“ 化生万物)。
  (二)再让学生找出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又是怎样化生万物的?
  这样抓住一个关键点来教,仅30分钟就教完了全文,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课文思路,明确了课文中心,掌握了重点词语,一举数得。剩下来的时间,便进行语式练习。这样紧扣关键词教全篇,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整体感强,学生学了印象更深刻。 在小语教材中,可紧扣一词来教活一课的课文有不少。有些课文,课题就点明了关键词。
  二、抓住一问,串联整篇
  一篇课文,是由诸多句子连缀而成的,这些句子在课文中的地位不是平分秋色的。有些文章精心安排了关键句。或揭示题旨,或点明中心,或概括内容,或凝聚情感。抓住这些关键句,提炼紧扣中心的一问,就可以一问串联全篇。 《开天辟地》一课,教者在教学时抓住这个问句分以下几步设计: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主要要研究盘古是个( )的神。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想用哪一个词来概括最好?(力大无穷)
  (二)自己读读课文的3—6自然段,天地被开辟了,但盘古并没有高枕无忧,他又是怎么做得呢?此时你觉得盘古又是一个( )的神?(高大)
  (三)天不再升高了,地不再增厚了,自由读读课文第8自然段,好好读读,相信你会有新的体会,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句子或一两个词写下来。(盘古是个伟大、无私的神)。
  这样一问,有如用一线串珠。在小语教材中,这样的课文有不少。如《草原》中有“蒙汉情深何忍别”一句。这“蒙汉情深”就是提挚全文情感线索的关键句;《落花生》中有“人要做有用的人”这样的句子,这是理解喻意,捕捉中心的关键句;《千里跃进大别山》中有“狭路相逢勇者胜”一句,抓住一句,就抓住了全文的纲。教句子,不在多,而在于精。精教一句,精提一问,胜过泛教十句。
  三、精导一段,拨通全文
  一篇课文由若干段落组成的。有些课文有明显的重点段,抓住重点段精心指导,就可以拨通全篇;有些课文的段落呈并列式结构,段落之间无轻重之分,也可抓住有代表性的一段精心指导,其余各段则需略加指点即可弄通。
  《开天辟地》前面几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教学时精教第8自然段,先让学生边读边想,盘古的什么变成了什么?然后出示图片,通过直观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盘古的身躯变成了什么?再巧妙提问让学生说说怎么记住的?从而指导学生神话故事需要合理的想象。
  在小语教材中能精导一段拨通全文的课文亦有不少。低年级的许多童话课文,故事情节大都有三次反复的特点,教师可重点指导一段,其余只需稍加点拨。中高年级也有不少课文内容的段落结构相似。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春、互、秋、冬四季,各段的写法大体相同;《我爱故乡的杨梅》,写杨梅的形状、颜色、滋味的那三段,写法大同小异;教这些课文大可不必平分秋色地逐段一讲串间,而要精导一段,拨通全文。
  四、品透一词,领悟内涵
  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本课出色地体现了这一目标。在对词语的理解中,教者把每个词都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理解,如“巍峨”这个词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偏旁来体会词义,并联系以前课文中“巍峨”形容的主体是山或者建筑物,现在却用来形容一个人,可见盘古有多么的高大;理解“精疲力竭”时,教者问:看到“精疲力竭”,你想到了哪个词?学生很自然地回答“精疲力尽”。前一个词的理解,是把形容主体进行比较来理解词义,同时理解文本意义,后者是从字面上比较理解词义,教者在引导学生理解词义时不拘泥形式,不生搬硬套,而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恰当地点拨灵活地应变。《开天辟地》一文在语言文字上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多处运用了象“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这样的句式。学完课文,教师让学生再找出类似的句式,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让学生朗读、欣赏、感悟。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这种句式会深入到学生内心,逐步达到内化。理解词语不脱离语言环境,理解句式用板块呈现,遣词造句正是需要这样实实在在的积累。
  五、用心一思,填补空白
  本文只是篇内容较简单,易理解的神话故事,教学时教者以“读”为主,讲读结合,通过多样的读来让学生在了解这个神话故事的同时,也捕捉到课文的优美之处。尤其是第2、7自然段更是重点引导学生去体会。此外,神话的一大特点是想象力丰富,我亦打算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课文进行拓展延伸。教学中,重点抓住盘古怎样开天辟地,又怎样化生出世间万物这两部分教学内容,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抓住“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巨石崩裂“等关键词语,想象盘古开天辟地时的情景,感受开天辟地的艰难,体会盘古对光明的无限向往,以及创造崭新世界的决心。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部分课文语言精练、内容含蓄。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有意留下一些艺术的“空白”,使作品达到“余音绕梁”的境界。对于这类课文,教师先要指导学生感知语言文字,获得信息,再恰当地设置疑问,启发学生去思考,以想象填补“空白”,达到理解目标、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可抓住”一点”、“一问”、“一段”、“一词”、“一思”来突破,并形成训练层次,可以全盘皆活。这样教,看似小小,实则多多。 (编辑李沁)
其他文献
自从自我效能感理论提出以来,在心理学各领域,有关自我效能感对心理与行为影响作用的研究层出不穷。如教育心理学中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行为及结果的研究,管理心理学中工作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效率关系的研究等。近年来,自我效能感与个体身心健康及相关行为关系的研究逐渐成为健康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一领域的研究涉及自我效能感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对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及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等方面。
期刊
一、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建立。  (二)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三)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  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改革传统的  教学模式   (一)建立学生创新实验中心。  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齐全。我们应该把这些有利条件利用起来,建立专为学生准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目的以及小学生心里特点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培养小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意志品格。利用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知不觉的受到熏陶,将德育思想巧妙的与语文教学融合,在长期的德育思想渗透下,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培养,并逐步的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里。  一、从语文阅读教学入手,将德育思想渗透到阅读教学中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
期刊
一、前言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从广义的定义来看,是指由于各种有实质性损害的大脑疾病所导致儿童的多动,注意障碍、冲动任性、认知能力或协调动作障碍等症状,是继发性的多动综合症,也是一个多病因所致的临床综合症。从狭义定义来看,多动症儿童并无明显大脑实质性损害,其智力正常,却有轻微脑功能障碍而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或行为障碍。突出表现为:在认知参与的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缺乏持久性,活动量多
期刊
一、引言  近些年来,生活事件逐渐成为健康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国内外研究显示,随着生活事件负荷的增加,青少年发生心理障碍的危险也增加。生活事件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社会应激源,引起了心理学研究者的极大关注。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分为正性生活事件和负性生活事件。正性生活事件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情绪,进而提高生活的积极性,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负性生活事件却会使个体产
期刊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单晶薄膜表现出许多优异的光电特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和光电子器件。同时,作为一类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也表现出优良的非线性光学特性。本文制备出了大尺寸、高质量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单晶薄膜,在此基础上对其双光子荧光和增强开展了系统研究工作,并探索了其在双光子荧光成像、微纳激光等领域的相关应用。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研究了二维钙钛矿(PEA)
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探讨素质教育的问题,但笔者对其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因为素质教育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   体
期刊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早就对“微笑”教育作了呼唤。由于独生子的日益增多,从社会到家庭,从学生的思想到知识,都越来越向民主发展,向成熟迈进。 “微笑”教育,是时代的期待。  一、“微笑”教育的涵义  所谓“微笑”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所有学生都能以爱为前提,始终以微笑、诚恳的态度对待学生,做到情育并茂,以情促育。“微笑”教育是师爱的一种最佳体现,是一种最温柔
期刊
一、幼小衔接实施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中的“幼”与“小”分别指学前教育机构与小学校;“衔接”指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从一个较基础的学习场所转到另一个较高层次的学习场所。通俗的说是指幼儿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学习阶段的转换过程,做好幼小衔接对于孩子医生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幼小衔接有助于儿童顺利渡过行为要求的变化期。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因
期刊
体育素质是指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在身体发展水平、心理发展水平、体育文化素质、终身体育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体育素质内涵中的目标之间的要素,是相互联系与相互促进的,各项目标都是统一的。共同组成了学校体育的实践。但是小学阶段的体育素质,和情感如喜欢、厌恶、愤怒等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的一切认知活动都受生理和心理相的直接影响,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尤其是接近成年的学生,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