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性顶板回撤通道三级支护技术研究

来源 :煤矿机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_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围岩破坏机理认识不清以及支护方案不当是导致溶洞性顶板巷道围岩变形量过大甚至冒顶的主要原因.以永聚煤业10102工作面回撤通道为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溶洞性顶板巷道围岩的破坏机理及其支护优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0102工作面回撤通道顶板2~5 m内溶洞发育且受奥灰水侵蚀导致软弱夹层不断扩展,原支护参数较弱且支护方式不合理导致溶洞性顶板巷道冒顶;优化后的中空注浆锚索、高强锚杆、单体柱+π形钢梁的三级支护方案可有效降低溶洞性顶板巷道围岩的破坏程度和破坏范围,三级支护方案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针对采煤机整体式电控箱振动较大导致电气元部件可靠性降低的难题,首先进行振源分析和建立采煤机动力学微分方程,得到了振动固有特性;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对电控箱壳体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振动模态频率和主要影响模态振型;分析不同振型对电控箱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减振措施和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根据双臂锚杆钻车井下实际作业的要求,设计了双臂锚杆钻车履带行走装置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并对主要液压元件进行了选型计算.用仿真软件AMESim对履带行走液压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分析,结果显示行走马达启动平稳且启动时间短,为0.65 s,并且马达口压力与流量分别稳定在22.74 MPa和89 L/min,表明该液压系统性能可靠.
矿用水力作业机常用于煤矿瓦斯抽采孔的修复以及增透.该设备采用外径φ16 mm连续可缠绕钢管,通过高压水射流对瓦斯抽采钻孔进行修复.随着修复深度的不断增加,在不增加设备尺寸的前提下,可缠绕钢管需在滚筒上多层有序地排列才能满足使用要求.介绍了排管装置的工作原理,并对排管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大幅增加了瓦斯抽采钻孔的修复深度,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某型采煤机的摇臂在部件加载试验过程中经常发生异响、试验温度偏高、烧轴承等现象.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摇臂壳体的润滑油道中有铁屑、焊渣等杂物残留,润滑油泵开启后,将油道内杂物冲刷进内腔,导致传动机构失效.为了解决此问题,对摇臂壳体的加工工艺进行改良,并对油道进行通畅性试验,由于油道有多处出油孔,需设计专用工装,对出油孔进行逐一通畅性试验,提高了油道的清洁度.
为实现线控技术在矿井提升机上的应用,以盘式制动器为对象,建立了提升机制动系统模型;考虑弹性变形和摩擦因数影响,进行了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及稳定性分析,搭建了基于行星齿轮减速器+螺旋变向的制动系统,得到了制动力和制动间隙消除时间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动执行器在0.078~0.085 s完成对制动盘制动间隙的消除,0.03 s左右制动力趋于17 kN;当静摩擦因数为0.6时,基本无颤振现象,该制动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针对煤矿掘进时环境参数变化的复杂性,设计了一套基于多个环境参数以及煤矿掘进深度的基建风机调速控制系统.以西门子S7-1200 PLC作为风机控制系统的硬件核心,使用FameView工业组态软件进行矿井基建风机控制系统组态界面的构建;改进了主备风机启动方式;通过双变频器的启动方式减小了风机启动带来的电网冲击;结合MATLAB对基于多环境参数和掘进深度的非线性反馈调速算法进行了研究;最后根据现场安全需求进行硬件选型.现场调试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有效地解决了一风吹带来的安全隐患,实现了对于风机状态监测及故障报警
考虑了带有中间驱动器的带式输送机牵引力问题,中间驱动器提供的牵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触区域中相对滑动区域的长度,该长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中间驱动器所提供牵引力的大小.通过进行承载带和传动带接触区域的阻力分析,建立了接触区域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张力变化对接触区域的影响,最后通过RecurDyn进行仿真验证.结果 表明,增加承载带的张力可以提高中间驱动器的牵引力,增加传动带的张力可以降低中间驱动器的牵引力,该结果可为增大中间驱动器牵引力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单体液压支柱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泄漏或支撑力不足而导致事故发生,设置低压报警装置实时监测单体液压支柱的压力变化,及时报警补液提高井下安全;高压报警一旦出现多个支护高负荷将提醒地压变化进行安全预警.设计的高低压报警装置安放在顶盖与柱头间的密闭空间内,利用压力变化使弹簧形变触发电子开关,实现低压、高压一体的触发开关,从而使得报警器发出声、光信号,警示压力过低或过高.
为了提高下运带式输送机的运行可靠性,降低撒料、断带、打滑、飞车等事故发生的概率,采用永磁阻尼托辊实现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平稳制动停车.简述了永磁阻尼装置的工作原理,给出了阻尼力矩的计算方法,建立了阻尼装置完整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nsoft Maxwell软件对永磁阻尼装置进行瞬态仿真,得到了永磁阻尼装置的磁场分布特点及气隙、磁极厚度、托辊转速对输出阻尼力矩的影响关系.结果 表明,该永磁阻尼阻尼装置能够提供稳定的阻尼力矩输出,有助于下运带式输送机的稳定运行.
为了准确呈现煤矿井下坑道钻机的结构和工作状况,缩短煤矿井下坑道钻机电液控制程序调试周期,在分析现有多变幅履带钻机的基础上,研制了煤矿井下坑道钻机模拟实验台.重点介绍了钻机模拟实验台整体设计、调角装置设计计算和铰轴式给进装置设计要点等.该钻机模拟实验台可为煤矿井下坑道钻机电液控制程序预先调试提供平台,加快钻机电液控制程序的调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