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浅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liang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用实验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悬念,通过授课解决悬念
  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动量和冲量时,让两支相同的粉笔分别从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铺垫的桌面上,可以发现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笔断了,落到厚毛巾垫上的另一支却完好无损,老师由此引入动量和冲量知识.又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易拉罐做“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2.用具有惊险且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连.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讲解做好准备.
  3.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到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利用电影《刘三姐》里“抛绣球”的故事,并准备好“绣球”进行实验,一定会引人入胜、妙趣横生.抛“绣球”时,只有“绣球”和接球人的连线是“绣球”在该时刻的切线方向时,才方便接到“绣球”,这个方向就是“绣球”在该时刻的线速度方向.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直到几年后,有些学生还说这个实验很有趣,印象深刻.
  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1.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例如,在讲“核外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时,向学生打比方:“这好比你们小时候还是婴儿时,你爸爸将你抱在怀里;你学会走路了,你爸爸将你牵在手上;你再大一点,你爸爸则说:‘走,外面玩’”.又如在讲“楞次定律”时,可以这样比喻:在被太阳晒过的烂泥塘里,当人踩上去时,稍硬的表面会阻碍你下沉;当下沉后,你想拔出腿来,烂泥又会阻碍你拔出腿来”.再如,在讲理想气体等温变化的微观解释时.可这样比喻:你们班五十人,在教室里显得很挤,容易产生碰撞;而当把你们放在大礼堂时,碰撞的机会就减小了.
  在授课时,如果在适当的时机故意讲错,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记得牢.例如,在讲到绝对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时,故意说成“就是那个发现进化论的开尔文”,讲完后,学生们先是一愣,然后几乎全班同学齐声回答“那个是达尔文”,这样整个课堂气氛就都活跃起来了.
  2.教师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
  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确的措辞、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45分钟内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有一种美的享受.在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进行叙述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都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3.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例如,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铁链?在干燥季节里,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什么现象?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有一位学生问过我,在他家附近的抽水站,当通电抽水的瞬间,会发现几根通电导线抖动起来,为什么呢?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思索,最后使他恍然大悟.
  4.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其实,中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与对象时,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难的问题不应提问差生,以免他们由于答不出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产生自卑感.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每单元授课完后,要认真进行单元归类复习,精心设计测试题,对于较难的题目在复习时可进行一些暗示,对差班甚至不惜“漏题”,使他们在复习时具有针对性,在测试时获得一定的成功,从而激发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解颐笑语,有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智中见志的特点和功能;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物理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易志毅)
其他文献
针对特征点检测和相机标定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亚像素级的角点检测和相机标定方法。该方法对角点的提取首先运用传统的方法得到初始值,并以此为初始值从棋盘格图像中搜索边缘,然后拟合边缘数据,并将拟合得到的曲线的交点作为角点的最终值,最后以这些角点作为标定相机的特征点对相机进行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特征点提取的准确度和精度,以此提高了相机标定的精度。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能否有效地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关系极大。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思路应该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让学生充分参与为前提,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社会和学生生活为基本内容,以问题引导为方法,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达到促进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学习质量的目标。  1.媒体创境法。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便利的条件。
活血化瘀是中医学治疗疑难病症的重要方法之一。《素问·调经论》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只有保持气血运行通畅,病邪才无稽留之害。而当出现“恶血”、“蓄血”、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天天都在上课,也常常去听别人的课,大家都希望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教师满怀激情,讲课生动传神;学生全心投入,兴趣盎然,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于其间虽有苦思冥想,一筹莫展,而茅塞顿开后,脸上荡漾出发自内心的微笑,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在教学中充分体验着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教学效果良好。而作为职高英语教师,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职高英语教学的课堂上,常常是另一番
综观近几年中考题,不难发现中考电学计算题比以往更注重生活、贴近生活,往往是用欧姆定律、电功率和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纯粹的电路计算问题逐年弱化)。常有以家用电器的铭牌信息、表格信息、图像信息等为载体的电器铭牌类计算题;实验数据表格分析类计算题;图像分析类计算题;绿色节能类计算题,解答的关键是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处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摘要: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享受化学课堂,是一种更能体现学习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有了更多“动”的可能性和空间,因此研究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对于农村初中化学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动起来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童心未泯,好动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