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企业资金周转不过来时,他把给女儿准备的陪嫁钱拿来发放职工工资;他把连续两年获得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奖金用于捐助贫困大学生上学;每年夏天,他为农民兄弟、机关干部送去解暑药品……
“程宏春致富不忘乡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慈善家。”万州区龙都街道的干部群众都发自肺腑地说。
还在上个世纪80年代,程宏春曾被胜利村父老乡亲推上村委会主任、村支书岗位,后来,又被原龙宝镇安排到龙宝砂砖厂、龙宝江北机械厂等乡镇企业任党支部书记。1999年12月,时任电管站站长的程宏春,在农电体制改革的阵痛中下了岗。
年富力强的程宏春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千方百计筹资,于2000年注册了重庆市万州区永宏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8年来,在他苦心经营下,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职工由最初的8人增加到80多人,业务遍及重庆、四川、湖北的几十个区县。
赚了钱,程宏春毫不吝啬为百姓做好事,为公益事业办实事,8年如一日。
胜利村有两条家喻户晓的“烂泥路”,一下雨,满路泥泞,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和数百名学生行走相当艰难,经常有人在此摔倒,种菜的村民常常为蔬菜担不进城而愁眉苦脸。
2002年夏季的一天,刚雨过天睛,胜利村六组73岁的老人邓厚英因患感冒,去乡村医生家里拿药,不慎摔倒在“烂泥浆”里,手臂骨折。她躺在泥浆里,连声说道:“修桥修路,添福添寿,哪个做点好事积点德哟!”
老人的话传到了程宏春的耳朵里,可刚刚在商海打拼不到两年,程宏春只是赚了些“小钱”。可他还是从有限的资金里拿出近4万元,将两条1100多米的“烂泥路”铺成了青一色的石板路,以后每一年,他都花2000多元资金维修这条路。
村民不愁奔波在“烂泥路”上了,却又困惑在一条600多米长的土堰里。每当山洪暴发,水溢土堰,30多户村民家里的十几亩农田都被冲毁,庄稼受损严重。程宏春再也看不下去了。2003年春节刚过,他又投入3万多元,拉来30多方条石,新建了一条标准的石河堰。山洪被驯服了,村民们脸上写满了笑容。
2006年“六一”儿童节,程宏春随龙都街道领导前往三吉小学看望学生,发现教室都没安电灯,对学生视力有很大影响。回到公司,他立即安排员工,买来导线、灯具、电铃、高音喇叭等,前往三吉小学安装。8间教室明亮了,500多名学生欢呼雀跃。
村里的贫困户,程宏春资助过;村里的五保户,程宏春关爱过;村里的贫困学生,程宏春温暖过。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他乐此不疲。他长期资助十多个学生,救助近百名遭灾遇难的村民。几年来,他捐出资金20多万元。
胜利村六组村民黄学权长期患有气喘病和腰痛病,妻子不幸突发脑溢血早逝。夫妻治病耗去了所有家产,还使黄学权债台高筑。实在没办法,他只好作出让独生子黄兵辍学的决定。就在黄兵即将辍学时,程宏春雪中送炭,为黄兵送去了书学费和生活费。程宏春就这样让黄兵走进了中专校,圆了黄兵的读书梦。在黄兵读书期间,程宏春无偿掏钱为黄学权治病,过年过节,总是掏出不少于500元的现金,让黄家买年货,让黄兵和其他孩子一样能过上欢乐的节日。黄兵走出学校大门后,一时找不到工作,程宏春主动把他安排到公司上班。
家住九龙村的张宗超,穷得叮当响,70多岁的母亲瘫痪在床无钱医治,自己临近不惑之年还未能讨上媳妇。屋漏偏遇连夜雨,2004年,张宗超又得了糜烂性胃溃疡。面对重病和生活的艰难,张宗超的精神濒于崩溃,一度丧失了生活的信心。程宏春得知后,深更半夜往张宗超家里赶,给他打气:“你人很年轻,莫灰心丧气,相信病能治好,没得钱想办法嘛。”说完,程宏春当即从包里掏出5000元现金,塞进张宗超的手里。张宗超感动得热泪直流,连声说:“叫我今生今世啷个感谢你呀!”第二天,程宏春再次发动职工为张宗超捐款2000多元。经三峡中心医院治疗,一个月后,张宗超的病情大有好转。待张宗超能下地干活,程宏春又将他带到公司,给了他一份工作。张宗超有了固定的收入,38岁时娶上了媳妇。
胜利村贫困户赵国煜家的土房年久失修,今年7月中旬被一场大雨淋垮,一家人居无定所。见此情景,程宏春从万州主城买来帐篷,驱车送到胜利村,为赵国煜一家人遮风避雨,还资助1000元现金,帮助他建新房。
程宏春心里装的是贫困群众。公司招收职工时,他考虑最多的是移民、下岗工人、农村有困难的群众和“两劳”释放人员。
双河口移民向国华的妻子长期患病服药,孩子又在读小学。一家人无地又无职业,生活条件极差。3年前,向国华来到程宏春的公司上班。他家的条件一天天得到改善,电器齐备了,房子也装修了,妻子的病也治好了,还被社区安排为环卫工人。向国华逢人便说,是程宏春给了他生活的希望。
27岁的张元恒劳改释放回家,找不到事做,日不落屋,夜不归家,经常打架扯皮,惹事生非。父亲张焕云管不下来儿子,心急火燎。一天,张焕云来到公司,向程宏春说明了来意。程宏春毫不犹豫地答应,将张元恒招收为公司职工。公司一些职工听说程宏春要招收劳改释放人员作职工,纷纷好言相劝:“你就不要招他了,免得后面不好收场。”程宏春没有听取这些意见,执意把张元恒“请”进公司,手把手地教他电力线路安装架设技术,还对张元恒约法三章:彻底改掉不良习气,虚心好学,扎实工作。在程宏春的细心帮助下,张元恒很快学会了技术,成为公司骨干,月收入超过1500元。两年来,张元恒埋头工作,从没违法乱纪。
今年8月,张元恒过30岁生日,程宏春买来500元的生日礼物,为他庆贺。当地一些好心人见张元恒改邪归正了,又有固定的收入,主动为他介绍对象,程宏春的心也踏实了。
“程宏春致富不忘乡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慈善家。”万州区龙都街道的干部群众都发自肺腑地说。
还在上个世纪80年代,程宏春曾被胜利村父老乡亲推上村委会主任、村支书岗位,后来,又被原龙宝镇安排到龙宝砂砖厂、龙宝江北机械厂等乡镇企业任党支部书记。1999年12月,时任电管站站长的程宏春,在农电体制改革的阵痛中下了岗。
年富力强的程宏春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千方百计筹资,于2000年注册了重庆市万州区永宏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8年来,在他苦心经营下,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职工由最初的8人增加到80多人,业务遍及重庆、四川、湖北的几十个区县。
赚了钱,程宏春毫不吝啬为百姓做好事,为公益事业办实事,8年如一日。
胜利村有两条家喻户晓的“烂泥路”,一下雨,满路泥泞,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和数百名学生行走相当艰难,经常有人在此摔倒,种菜的村民常常为蔬菜担不进城而愁眉苦脸。
2002年夏季的一天,刚雨过天睛,胜利村六组73岁的老人邓厚英因患感冒,去乡村医生家里拿药,不慎摔倒在“烂泥浆”里,手臂骨折。她躺在泥浆里,连声说道:“修桥修路,添福添寿,哪个做点好事积点德哟!”
老人的话传到了程宏春的耳朵里,可刚刚在商海打拼不到两年,程宏春只是赚了些“小钱”。可他还是从有限的资金里拿出近4万元,将两条1100多米的“烂泥路”铺成了青一色的石板路,以后每一年,他都花2000多元资金维修这条路。
村民不愁奔波在“烂泥路”上了,却又困惑在一条600多米长的土堰里。每当山洪暴发,水溢土堰,30多户村民家里的十几亩农田都被冲毁,庄稼受损严重。程宏春再也看不下去了。2003年春节刚过,他又投入3万多元,拉来30多方条石,新建了一条标准的石河堰。山洪被驯服了,村民们脸上写满了笑容。
2006年“六一”儿童节,程宏春随龙都街道领导前往三吉小学看望学生,发现教室都没安电灯,对学生视力有很大影响。回到公司,他立即安排员工,买来导线、灯具、电铃、高音喇叭等,前往三吉小学安装。8间教室明亮了,500多名学生欢呼雀跃。
村里的贫困户,程宏春资助过;村里的五保户,程宏春关爱过;村里的贫困学生,程宏春温暖过。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他乐此不疲。他长期资助十多个学生,救助近百名遭灾遇难的村民。几年来,他捐出资金20多万元。
胜利村六组村民黄学权长期患有气喘病和腰痛病,妻子不幸突发脑溢血早逝。夫妻治病耗去了所有家产,还使黄学权债台高筑。实在没办法,他只好作出让独生子黄兵辍学的决定。就在黄兵即将辍学时,程宏春雪中送炭,为黄兵送去了书学费和生活费。程宏春就这样让黄兵走进了中专校,圆了黄兵的读书梦。在黄兵读书期间,程宏春无偿掏钱为黄学权治病,过年过节,总是掏出不少于500元的现金,让黄家买年货,让黄兵和其他孩子一样能过上欢乐的节日。黄兵走出学校大门后,一时找不到工作,程宏春主动把他安排到公司上班。
家住九龙村的张宗超,穷得叮当响,70多岁的母亲瘫痪在床无钱医治,自己临近不惑之年还未能讨上媳妇。屋漏偏遇连夜雨,2004年,张宗超又得了糜烂性胃溃疡。面对重病和生活的艰难,张宗超的精神濒于崩溃,一度丧失了生活的信心。程宏春得知后,深更半夜往张宗超家里赶,给他打气:“你人很年轻,莫灰心丧气,相信病能治好,没得钱想办法嘛。”说完,程宏春当即从包里掏出5000元现金,塞进张宗超的手里。张宗超感动得热泪直流,连声说:“叫我今生今世啷个感谢你呀!”第二天,程宏春再次发动职工为张宗超捐款2000多元。经三峡中心医院治疗,一个月后,张宗超的病情大有好转。待张宗超能下地干活,程宏春又将他带到公司,给了他一份工作。张宗超有了固定的收入,38岁时娶上了媳妇。
胜利村贫困户赵国煜家的土房年久失修,今年7月中旬被一场大雨淋垮,一家人居无定所。见此情景,程宏春从万州主城买来帐篷,驱车送到胜利村,为赵国煜一家人遮风避雨,还资助1000元现金,帮助他建新房。
程宏春心里装的是贫困群众。公司招收职工时,他考虑最多的是移民、下岗工人、农村有困难的群众和“两劳”释放人员。
双河口移民向国华的妻子长期患病服药,孩子又在读小学。一家人无地又无职业,生活条件极差。3年前,向国华来到程宏春的公司上班。他家的条件一天天得到改善,电器齐备了,房子也装修了,妻子的病也治好了,还被社区安排为环卫工人。向国华逢人便说,是程宏春给了他生活的希望。
27岁的张元恒劳改释放回家,找不到事做,日不落屋,夜不归家,经常打架扯皮,惹事生非。父亲张焕云管不下来儿子,心急火燎。一天,张焕云来到公司,向程宏春说明了来意。程宏春毫不犹豫地答应,将张元恒招收为公司职工。公司一些职工听说程宏春要招收劳改释放人员作职工,纷纷好言相劝:“你就不要招他了,免得后面不好收场。”程宏春没有听取这些意见,执意把张元恒“请”进公司,手把手地教他电力线路安装架设技术,还对张元恒约法三章:彻底改掉不良习气,虚心好学,扎实工作。在程宏春的细心帮助下,张元恒很快学会了技术,成为公司骨干,月收入超过1500元。两年来,张元恒埋头工作,从没违法乱纪。
今年8月,张元恒过30岁生日,程宏春买来500元的生日礼物,为他庆贺。当地一些好心人见张元恒改邪归正了,又有固定的收入,主动为他介绍对象,程宏春的心也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