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治课教学中引起学生情绪效应因素的分析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二者是教学过程中最为积极能动的因素。师生之间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双方活动高度融洽,达到和谐,就会收到良好的“情绪效应”,而“情绪压抑”“情绪恶劣”则易成为师生的“离散器”,是成功教学的障碍。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抽象性很强的科目,现实中多数学生“想说爱你(政治课)不容易”,所以政治课教学更应注意能有效引起情绪效应的多种因素。
  
   一、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
  
  “学生可以容忍教师的苛刻但不能原谅教师的无知。”作为政治教师应该是“杂家”,不仅要懂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而且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解古今中外,把握时代脉搏,从而把抽象的理论课讲得具体、生动、形象。这时,学生就会被你横溢的才华、渊博的知识所征服,从而从心理上、情绪上乐意接受你所传播的真理。如果教师的课像和尚念经干巴巴,即使教师磨破嘴皮,不厌其烦地强调政治课重要,学生实际上还是不愿听不愿学。
  
  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当代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感、表现欲强,如果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那学生决不会“犹抱琵琶半遮面”,而是“该出手时就出手”。教师精讲点播,对于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越俎代庖,包办代替。可以设计评论课、演讲课、讨论课,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唤起其在课堂上的积极情绪,培养其探索和创新精神。这样就活跃了思路,使学生人格得到尊重,观点得到理解,困惑得到解决,参与得到支持,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充满激情。这样的情绪、效应,使课堂成了“增效器”。
  
  三、尊重学生
  
  教师和学生既是师生关系,又应是朋友关系,理解和尊重是起码的要求。但现实中,有些教师对学习好的学生优待,对学习不好的学生差待,使一些学习好的学生成了“精神贵族”,而多数学生成了“附衬品”,这就容易形成少数与多数的隔阂、分化、对立,形成师生的“精神隔阂”,甚至在课堂上还故意捣乱,这样,课堂教室不就成了“减效器”了吗?
  
  四、善于修正、完善自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一个出色的教师,也不见得处处事事都正确,课堂上偶尔出现了错误,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发现并说出来。这时,教师不应回避,应及时承认并纠正,并且表扬学生听讲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这样做反而使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更融洽,这是一种“犯错误效应”,但不是人为犯错。这可能正是“断臂维纳斯更富有魅力”吧。
  
   五、巧用体态语言
  
  恰如其分地运用表情、手势、动作和眼神来加强课堂情绪气氛,能引起心理共鸣,导致良好的情绪效应。教学中,眼睛能表达深刻而丰富的内容,能使师生感情和谐交流,所以课堂上教师要面带微笑,注意目光分布,让所有学生都感到“阳光雨露”。其实,做到这点并不难。有时一个简单动作,一句轻松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甜美的微笑,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师生更加心心相印。
  
  六、避免拖堂
  
  拖堂易引起学生情绪逆反,产生恶劣情绪。下课铃一响,学生脑子里马上输入该休息的信号,如果再一味讲下去,即使很重要,学生也不愿意听,甚至出现各种教师不愿看到的现象。这时,如果教师再不接受各种信号还是讲下去,就是“一厢情愿”了,结果会很糟,学生会拒绝接受你。
  
  七、美的教学语言
  
  听一堂好课就像欣赏一首名曲,会让学生双眸凝视,犹如被磁铁吸住似的听着、想着、记录着。达到此情此景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美的教学语言。它应有教育性、情感性、诱导性、逻辑性、针对性、幽默性。只有这样,才会产生“磁场效应”,爱的力量。
  良好的课堂情绪能产生“今生今世喜爱你(政治课)”的效应;情绪逆反则会使学生对政治课产生“弃之可惜,欲爱不能”的效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引起情绪效应的诸多因素,扬长避短,上出令人入迷的好课。
   (大城县职教中心)
其他文献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化学既要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也要加强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挖掘教材的思想素质,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开展德育教育。    一、 介绍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进行品质教育    很多杰出的化学家都十分热爱自己的祖国,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伟大贡献。诺贝尔为了大批生产硝化甘油,在改进工艺中发生了多次爆炸事件,弟弟和四位助手在事故中丧生,
星间光通信是以激光作为信息载体并在太空飞行器间或太空飞行器与地球站间传输的通信方式,其具有无线通信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在星间通信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卫星光通信的光束很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有创造力、身心健康的人才,而体育运动本身的根本特征就是创造力。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体育创新是一种演变的过程和新进的过程,因此,在平时的体育课堂实践中,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把握的。     一、改变自身的创新态度     1. 富有创新的态度,大胆探索、求新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态度,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只有自身具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让学生把握时代脉搏,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如果把思想政治教学将德育知识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只是简单地灌输和传授,忽视学生的情绪感受和情感品质。就不
介绍了DR筛查的需要,提出一种新型免散瞳眼底照相机,本人利用3DS MAX技术模拟了系统小角度拍摄及后续图像的拼接。首先建立眼球模型,通过瞳孔移动来模拟系统固视点引导实际瞳孔的转动,通过照相技术得到9幅小角度图像,然后运用图像配准算法将其拼接合成一幅大角度图像,从而对后期照相系统的开发和设计具有指导性意义。
物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基础自然科学。要学好物理,除了牢固掌握课本知识,还要多观察、多实践、多探索。新的课程标准对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凡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教学措施,我都有选择地加以应用,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创新能力能够充分发展。就我投入课改的工作经验来看,主要归结于下面几点: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探究性实验逐步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呢?下面是本人的一些粗浅体会。  一、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用“探索法”组织教材和教学  通常情况下,学生实验都是安排在讲完新课后进行的,属于验证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相反,探索性实验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1)实验前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就要求他们认真、正确地操作,仔细敏捷地观察,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