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王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BIN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 牟县谢庄镇西场村最初有木匠,是在清 朝雍正年间,此后,西场村的木匠手艺占谢庄镇之先。
  西场村虽然只有三百多口人,但是,从村子南頭到村子北头,从村子东头到村子西头,随随便便就能找出几十个木匠,而且一个个技艺不凡。每到农闲的时候,木匠们除了带着工具到外面去做木工活挣钱养家之外,还会在谢庄镇上进行木工技艺比赛。比赛的时候,就在谢庄镇南边的王家木匠铺里,摆上木料和工具,参加比赛的人便撸起袖子上阵,开始酣战不止了。但是,几百年来,谢庄镇的人们谈论最多的还是西场村绰号“木匠王”的王凤武的王家木工技艺。
  要说起来,这王家木工技艺闻盛名于世,就是从王凤武开始的。王凤武生于乾隆年间西场村的贫困之家,其父王定三酷爱木工,自从做了一张床而赢了东家的八亩好地之后,名声自然很快就在谢庄镇甚至整个中牟县传扬了开来。有一天,邻县非常有名的木匠李二耀专程到西场村找王凤武的父亲王定三一决胜负。两个人比到第三局的时候,已经是日落西山。因为前两局两个人比了个平手,此局要想赢便更为艰难。就在夜幕降临之时,王凤武的父亲王定三做的一把椅子和李二耀相比已出现不足,眼看败局已定。趁李二耀得意洋洋之时,王凤武赶紧给父亲王定三指点了一下,王定三急忙改变那把椅子的不足,局势才转危为安。接着,王定三娴熟地使用刨子等工具对椅子精雕细琢,势如破竹,两个人的椅子做好了,王定三终于赢了。第二天,王凤武一家就搬进谢庄镇上的一家四合院内。此时,王凤武年仅十二岁。
  十六岁那年,王凤武终于战胜了谢庄镇上的所有木匠,被谢庄镇的士绅们尊为“木匠王”。不久,王凤武便背着谢庄镇的士绅们送来的银锭和金条,打着“寻觅天下第一高手”的旗子,离开谢庄镇,去外地寻找对手了。
  一转眼,春夏秋冬,季节更替了八次。二十四岁的王凤武走过了一百多个州郡府县,仍然没有寻找到和自己势均力敌的对手,因此,他仍然举着写有“寻觅天下第一高手”的旗子,意气风发地走在山川江河与乡野城镇之间。
  这一天,王凤武来到了河北保定府,见到了当地最具盛名的木匠周存恩。周存恩乃是人中之龙,不仅木工技艺精妙绝伦,而且读书破万卷,学识渊博,自诩木工技艺冠盖华夏。此时,周存恩的老母亲病重在床,但是,他见了王凤武写有“寻觅天下第一高手”的旗子,心中颇为不服,当即表示要和王凤武一比高低。于是,这天吃过早饭后,在保定府城外的一座土坡上的“畅意亭”里,王凤武与周存恩开始比试木工技艺。两个人的比试从早到晚,周存恩连输三局,仍是不服,约定明天吃过早饭后再次比试。不料,第二天,周存恩那病重的老母亲撒手去世。王凤武见周存恩痛失慈母,心中顿生悔意,他觉得自己千不该万不该在周存恩的老母亲病重在床时来炫耀技艺,伤害周存恩的自尊心。于是,王凤武在当夜天还未亮时悄悄离开了保定府,临走时,他托店家给周存恩捎去十两银子和一封短信,短信上写了这样的话:“存恩兄,对不起,您的老母病逝,我深表哀悼,请节哀顺变!中牟县谢庄镇:王凤武”。
  王凤武离开保定府后,重新制作了一面旗子,这面旗子上去掉了“寻觅”二字,只剩下“天下第一高手”这几个字。
  就在王凤武再次望见谢庄镇北面的那片桃树林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的夏天了。手举旗子的王凤武急忙让车夫到前面的桃树林边的草屋前小憩。到了草屋前的凉棚下,见一村姑正拿着刨子凝神于眼前地上的一把正在做着的椅子上。王凤武仔细端详这个村姑,只见她明眸如水,年方二十岁左右。王凤武见是一名女木匠,心中便起了轻视之意。村姑见王凤武拿着的旗子上的“天下第一高手”几个字,就问:“请问阁下,您是做啥的高手?”王凤武淡淡一笑,说:“做木工。”村姑一听,轻轻一笑,就邀王凤武比试比试。王凤武想都没想就点头答应了。
  谁知道,比试了三局,王凤武连一局也没有赢。
  到了第二天,王凤武进谢庄镇时,手上就没有那面旗子了。只是,他的身边多了那个桃树林边的村姑。
  那村姑尚未许配人家,王凤武娶了她,两个人成了两口子。
  从此,谢庄镇的木匠虽然有时与王凤武比试木工技艺,却未见他赢过一次,也没见他输过一次,全比成了平手。
  再后来,王凤武的后代无论和谁比试木工技艺,都是不赢不输,全是比试个平手。
  然而,王凤武“木匠王”的名号却在谢庄镇以及中牟县周边地区流传了下来。
其他文献
提 起父亲那年用步枪击毙了一头猪獾,为 村里除了一害,村里人至今仍津津樂道。  那是1981年秋天,村里一些人家的鸡鸭动不动就神秘地消失几只,傍晚喂食时还一个不缺,圈到圈里第二天就发现少了一只。开始人们怀疑是黄鼠狼在作怪。  直到下了一场小雨后的一天清晨,人们才明白真相。一家鸡窝前的湿泥地上,一排像小孩脚印的痕迹引起了村民的注意。有经验的老猎人说:“人脚獾子(猪獾的俗称)来了。”  村民们开始支踩
期刊
蓝色多瑙河  多瑙河(Danube River)为欧洲第二大河,发源于德国西部黑林山,流经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在罗马尼亚注入黑海。全长2850公里。多瑙河水量丰富,水质清纯,犹如蜿蜒在欧洲大陆上的一条蓝色飘带。奥地利著名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的名曲《蓝色多瑙河》因此得名。而多瑙河更因此曲而闻名于世。多瑙河流经维也纳时水面增大,水流平缓,碧波粼粼,十分优美。维也纳市政府在多瑙河畔建多瑙河
期刊
泥 巴前些年在城里當装修工。泥巴记得 清清楚楚,在一个大型的高档小区装修了十多套房子,跟着师傅干了两年一直没挪过窝。泥巴每年都能赚上几万块的工钱,这让泥巴很高兴,可让泥巴很郁闷的就是小区的保安。  刚开始,泥巴和小区的保安不熟,泥巴骑着载满装修工具的摩托车,每回都被保安盛气凌人地拦下。保安说:“有出入证吗?”泥巴怯怯地回话:“俺的丢了,俺师傅有。”保安板着脸:“不能进。”泥巴每回只能在小区门口眼巴
期刊
黄柏与关黄柏的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含量有明显差异,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黄柏与关黄柏按一物一名分列为两种药材,但由于两者性状近似,一般情况下难以鉴别,为保证临床用药的
摘 要 文本阅读是实现学生知识积累和语言应用能力提升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增加学生文本阅读的积累,并将其与写作练习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综合提升。本文从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出发,在分析文本阅读对于学生作文能力提升作用的基础上,探索将文本阅读应用于提升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应用文本阅读 中学生 作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
第 一天到幼儿园时,婷婷抱着爸爸不肯 放。爸爸就指着离幼儿园不远的一根烟囱说:“瞧,爸爸就在那儿工作,婷婷如果想爸爸了,看见那儿冒出的烟就知道爸爸在工作,爸爸有了工资就可以给婷婷买想要的东西。”  进了幼儿园,婷婷很自豪地告诉过小朋友:“我爸爸就在那边工作。”有时还指着烟囱冒出来的烟说:“看,那是我爸爸在工作。”  可是,不久,婷婷就不开心了。因为烟囱除了冒黑烟外,有时还带有黄色的雾,很是呛人。遇
期刊
张 晨的母亲从城里的医院回来后,张晨又 把伍先生请了过来。伍先生给躺在床上的张晨母亲号过脉笑笑说:“嫂子,放一百个心好了,您很快会好起来的。”伍先生跟张晨母亲说了一会儿闲话,走出房间,张晨也跟着伍先生走了出来,走了两步,想起什么,又回身把母亲的房门轻轻地关紧。离母亲的房间远了些,张晨轻轻地咳一声,正待要问伍先生,伍先生回头压低声音说:“她想吃什么,就给她做,最多三个月!”  张晨走到母亲的床前,说
期刊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日语教学的侧重点也在不断变化。逐渐注重听力训练的同时,更加强了对会话能力的培养。本文将着眼于大学日语教学现状,从学日语的目标、国际日语能力测试改革和大学日语课堂教学模式三方面,对当前大学日语教学中提高会话能力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分析在会话能力培养时容易走入的两个误区。  关键词 大学日语 会话能力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
庸 城人称个性刚强,凡事都要占个赢、不 信邪乎的人为“叫鸡公儿”。河街人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其中不乏“叫鸡公儿”式的人物,最突出的要数老涛。  八十年代的河街人大都在河坎下洗菜洗衣,且下河的石階口要经过老涛屋门口。挑水的一上来,难免会洒掉些桶子里的水在老涛门前。老涛不高兴了,天天搬把椅子坐在大门口:“从我门口过路就算了,还要把我门前洒些水,弄得湿湿的!老子天天坐在门口守着,谁要洒了水谁就给我
期刊
傍 晚的火烧云渐渐暗下去时,秀芝才薅完 最后一垄苞米芽回家。刚上村大道,一辆车从后面开过斜停在前面,大林肥肥的脑袋从摇下的车窗里钻出来。自打秀芝丈夫春满年后进城打工,大林瞄秀芝的眼神就让秀芝心发紧。  大林早年承包山那边的山,开了采石场,每天用轰隆隆的货车往外拉石头,压得村路受苦穷人样坑洼不平。可大林不穷啊,他脖上的金链子手指一样粗,有时还带时髦女人在村里逛。  “秀芝,上来吧。”大林说。“我走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