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田间测试1%甲维盐乳油对西瓜棉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甲维盐乳油防治西瓜棉铃虫效果好、持效期长,可大面积示范后推广应用。建议在棉铃虫幼虫低龄期用其配制1600~2000倍液喷雾,每1/15公顷用药液50-60kg,施药间隔期为7d。
【关键词】棉铃虫;1%甲维盐乳油;防治效果
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其食性极杂,以幼虫蛀食蕾、花、果为主,亦食害嫩茎、叶和芽,造成折茎和虫果腐烂,大量落花落果,严重时折茎和蛀果率可达20%~30%,降低产量和质量。为筛选防治棉铃虫的高效药剂,笔者选用1%甲维盐乳油,于2009年3月22~29日在文昌市龙楼镇全美村进行防治西瓜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药剂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酸盐(甲维盐)乳油,河南郑州市普朗克生化工业有限公司生产,市售品;10%虫螨腈悬浮剂,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市售品。
1.2防治对象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ubner)。
1.3试验作物
西瓜(品种为黑美人)。
1.4天气情况
施药当天天晴,试验期间气温22~29℃。
1.5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1)1%甲维盐乳油1600倍液;(2)1%甲维盐乳油2000倍液;(3)1%甲维盐乳油2400倍液;(4)10%虫螨腈悬浮剂1500倍液;(5)CK(空白对照)。小区面积60㎡,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共20个小区。试验区四周留保护行。
1.6试验和调查方法
试验于棉铃虫幼虫(1~3龄)高峰期进行,用手动背负喷雾器实施常规均匀喷雾,喷湿至微滴水为度。先喷CK区再喷处理区,先低浓度后高浓度,每1/15公顷喷药液50kg。采用定点定株调查,每小区随机选西瓜10株,系上编好序号的塑料标签。在药前调查10株西瓜全部瓜蔓上的虫口基数,分别记录各小区棉铃虫幼虫数量。按以下公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对第7天防效进行方差分析,用DMRT法比较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虫口减退率及防治效果的计算公式为:
虫口减退率(%)=×100% 防效(%)=(1-)×100%
CK0、Pt0分别为药前对照区及处理区活虫数。CK1、Pt1分别为药后对照区及处理区活虫数。
2.结果与分析
从表1结果可见,1%甲维盐乳油1600倍液、2000倍液和2400倍液处理的防效,药后第1天分别为88.40%、81.56%和70.14%,药后第3天分别为98.54%、91.43%和88.57%。从药后第1天和药后第7天的防效结果看,1%甲维盐乳油对棉铃虫的防效性好,持效期也较长。对照药剂10%虫螨腈悬浮剂1500倍液处理后第1、3和7天的防效分别为83.72%、95.88%和96.18%。
表1 0.5%甲维盐乳油防治西瓜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经对药后第7天的防效进行方差分析,发现1%甲维盐乳油1600倍液的防效与10%虫螨腈悬浮剂1500倍液处理的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其2000倍液和2400倍液处理的防效不如10%除尽悬浮剂1500倍液处理的防效好。1%甲维盐乳油3個处理间的防效均达差异极显著水平。
3.结论与讨论
1%甲维盐乳油防治西瓜棉铃虫效果好、持效期长,可大面积示范后推广应用。建议在棉铃虫幼虫低龄期用其配制1600~2000倍液喷雾,每1/15公顷用药液50-60kg,施药间隔期为7d。西瓜棉铃虫多发生于西瓜盛花至幼果期,咬食花器和蛀食幼果。该虫喜欢在隐蔽避光的地方如花瓣内或心叶里活动和取食,因此宜在清晨或傍晚施药,且应做到叶面着药均匀,重点喷施瓜蔓后端花和幼果集中的地方。
【关键词】棉铃虫;1%甲维盐乳油;防治效果
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其食性极杂,以幼虫蛀食蕾、花、果为主,亦食害嫩茎、叶和芽,造成折茎和虫果腐烂,大量落花落果,严重时折茎和蛀果率可达20%~30%,降低产量和质量。为筛选防治棉铃虫的高效药剂,笔者选用1%甲维盐乳油,于2009年3月22~29日在文昌市龙楼镇全美村进行防治西瓜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药剂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酸盐(甲维盐)乳油,河南郑州市普朗克生化工业有限公司生产,市售品;10%虫螨腈悬浮剂,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市售品。
1.2防治对象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ubner)。
1.3试验作物
西瓜(品种为黑美人)。
1.4天气情况
施药当天天晴,试验期间气温22~29℃。
1.5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1)1%甲维盐乳油1600倍液;(2)1%甲维盐乳油2000倍液;(3)1%甲维盐乳油2400倍液;(4)10%虫螨腈悬浮剂1500倍液;(5)CK(空白对照)。小区面积60㎡,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共20个小区。试验区四周留保护行。
1.6试验和调查方法
试验于棉铃虫幼虫(1~3龄)高峰期进行,用手动背负喷雾器实施常规均匀喷雾,喷湿至微滴水为度。先喷CK区再喷处理区,先低浓度后高浓度,每1/15公顷喷药液50kg。采用定点定株调查,每小区随机选西瓜10株,系上编好序号的塑料标签。在药前调查10株西瓜全部瓜蔓上的虫口基数,分别记录各小区棉铃虫幼虫数量。按以下公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对第7天防效进行方差分析,用DMRT法比较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虫口减退率及防治效果的计算公式为:
虫口减退率(%)=×100% 防效(%)=(1-)×100%
CK0、Pt0分别为药前对照区及处理区活虫数。CK1、Pt1分别为药后对照区及处理区活虫数。
2.结果与分析
从表1结果可见,1%甲维盐乳油1600倍液、2000倍液和2400倍液处理的防效,药后第1天分别为88.40%、81.56%和70.14%,药后第3天分别为98.54%、91.43%和88.57%。从药后第1天和药后第7天的防效结果看,1%甲维盐乳油对棉铃虫的防效性好,持效期也较长。对照药剂10%虫螨腈悬浮剂1500倍液处理后第1、3和7天的防效分别为83.72%、95.88%和96.18%。
表1 0.5%甲维盐乳油防治西瓜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经对药后第7天的防效进行方差分析,发现1%甲维盐乳油1600倍液的防效与10%虫螨腈悬浮剂1500倍液处理的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其2000倍液和2400倍液处理的防效不如10%除尽悬浮剂1500倍液处理的防效好。1%甲维盐乳油3個处理间的防效均达差异极显著水平。
3.结论与讨论
1%甲维盐乳油防治西瓜棉铃虫效果好、持效期长,可大面积示范后推广应用。建议在棉铃虫幼虫低龄期用其配制1600~2000倍液喷雾,每1/15公顷用药液50-60kg,施药间隔期为7d。西瓜棉铃虫多发生于西瓜盛花至幼果期,咬食花器和蛀食幼果。该虫喜欢在隐蔽避光的地方如花瓣内或心叶里活动和取食,因此宜在清晨或傍晚施药,且应做到叶面着药均匀,重点喷施瓜蔓后端花和幼果集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