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国际传播研究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f10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贫攻坚故事国际传播的重大意义:阐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彰显中国的制度优势;分享扶贫经验,参与全球扶贫治理。好的脱贫攻坚故事包括典型的故事、个人的故事、时代的故事。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贫攻坚故事进行国际传播的相关路径包括了解国外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传播策略;采用新的技术手段进行报道,增强传播效果;借助外力进行传播。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脱贫攻坚  国际传播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宣布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在我国宣布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以后,西方一些媒体却发出了一些不和谐的噪音:有的质疑脱贫的真实性、有的把政府将贫困群众移民搬迁同人权结合起来……这些报道的出现,原因在于一些西方媒体长期用“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发展和进步,以意识形态偏见观察中国。这些歪曲报道冲击了我国脱贫攻坚事实的伟大叙事,抹黑了中国政府形象,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这个国内国外巨大反差充分说明,我国现有的脱贫攻坚国际报道是完全有必要的。但要从西方强势媒体手中夺过脱贫攻坚话题的话语权、主导权,避免被“妖魔化”“污名化”,我国的脱贫攻坚国际传播还要大力加强。
  一、做好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
  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14亿人民取得脱贫攻坚伟大胜利的事迹传播出去,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我党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多次讲过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①中国共产党完全没有自己的私利,一心为老百姓谋幸福。据媒体报道,在近10年的脱贫攻坚中,全国共有1800多名扶贫干部牺牲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包括黄文秀这样的优秀典型。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用自己的生命彰显了党的初心和使命,纵观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党能够做到这一点。
  (二)彰显中国的制度优势
  习近平多次强调“四个自信”,其中制度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脱贫攻坚的胜利,在于我国的制度优势: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国构建起一整套具有自身特色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建立动员体系,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动员各方面力量合力攻坚②。这种制度优势使得我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拥有量子卫星、载人宇宙飞船、海底万米深潜器、世界排名前列巨型计算机等高科技、GDP世界第二的世界大国。也正是这种制度优势,让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战胜了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打赢了这场艰巨的保卫战。
  (三)分享扶贫经验,参与全球贫困治理
  贫困是一个主客观一体的相对主义概念。按种类可以分为个人贫困、普遍贫困、结构性贫困;按模式可以分为社会转型期贫困、经济高速发展中的贫困、发达国家富裕与贫困同时存在的社会发达贫困、社会生产力严重不足造成的社会贫困等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总共有7亿贫困人口脱贫,这些脱贫攻坚中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分享给100多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可以贡献出扶贫方案有旅游扶贫、生态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发电扶贫等。经济强大的中国还可以参与全球贫困治理。2021年的今天,我国已经有了充分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基建能力,通过“一带一路”等项目,我们把我国的资金和技术输送到有需要的国家,给这些国家输血造血。给这些国家修路架桥、修建学校医院、体育场所等,改善所在国的生活条件。通过投资和技术指导,让这些相对贫困落后的国家摆脱贫困,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最终打造全球共同富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选择好的故事
  做好国际传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贫攻坚故事很多。如何进行选择,可以按照如下几个标准:
  (一)典型的故事
  在我国有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那就是“悬崖村”——阿土列尔村。阿土列尔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耳莫乡,整个村坐落于海拔1400-1600的山坳中。由于村庄土地贫瘠,交通不便,老百姓以前的日子异常困苦。经过政府的努力,2020年5月中旬,“悬崖村”的84户贫苦户,作为异地搬迁的受益者,搬到了縣城的集中安置点新家。这是一个典型的脱贫攻坚异地搬迁的案例,这些村民原先生活在条件非常差的区域,靠原有的生产方式难以脱贫。依靠政府的帮助,让他们“一步跨千年”直接过上21世纪的幸福生活。这个典型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也具有说服力。很多国家也存在这样的贫困人口,有的生活在悬崖上,有的生活在孤岛沙漠,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依靠现有的自然条件很难脱贫。这个时候政府出面进行异地搬迁,将其迁到好的地域,帮助其找到对口的工作,这样的扶贫模式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
  (二)个人的故事
  9899万脱贫群众,讲述自己的故事,无数的故事汇集起来,就是整个国家的脱贫故事。曾经“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贵州省,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长期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省份。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88万贵州百姓从山里搬到了交通便利宜居的移民安置点。为记录下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事件,贵州广播电视台策划了系列报道《我是188万分之一》,通过关注搬迁前后个体命运的变化,来观察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搬迁,该片获得了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电视台根据制作需要最后选出6个报道对象,分别有过去的留守儿童、有曾经不愿意搬迁的老人、有通过考试当上城管队员的农民、返乡创业者、基层干部等。第一期《文家秀:爸妈,幸福的生活就缺你们》,年仅13岁的文家秀由于父母在外地打工,要承担起照顾两个弟弟妹妹的重任。每天5点就要起床开始做家务。在异地搬迁迁出大山之后,这个寡言少语的小姑娘开心的跳起了彝族传统舞蹈——阿妹戚托舞。她动情的说,她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能够搬到城里,学校就在附近,爸爸妈妈就要回来了,一家人可以在新房里团圆④。这些留守儿童、老人等曾经被贫困的生活压弯了腰,政府的帮助让他们拥有了全新的生活。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彰显着国家的付出和努力。个人的故事汇聚起来,就是整个国家脱贫攻坚的伟大故事。   (三)时代的故事
  4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了改变家乡的贫苦面貌,一些个人、单位和地方政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的故事,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张桂梅校长靠自己的努力,社会的帮助,经过十年的努力,让1600多名女生从贫困山区走向了大学,改变了这些女生的人生道路。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给坐在轮椅上的张桂梅颁发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奖章,以表彰她做出的卓越贡献。《山海情》的热播带热了影视剧原型闽宁镇。1990年代,宁夏南部西吉、海原两县1000多户农民,搬迁到首府银川境内的永宁县境内,这是第一代移民。后来福建省开始对口帮扶宁夏,决定将此地建设成为一个移民示范区。至今闽宁镇已经有来自西海固地区的40000多名移民。老百姓离开了原来不适宜居住的地区,搬进了新的移民小区,有了合适的工作,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对口援建”的模式,是中国独有模式,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三、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国际传播路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如何把这些中国故事传播出去,可以采取以下路径。
  (一)了解国外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传播策略
  国际传播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也是一种思想、价值传播的过程。如果不了解就进行传播,可能会造成“文化折扣”、甚至文化冲突。由于中国和国外社会制度、文化渊源等诸方面存在差异,对外传播一定要对国外的情况充分了解和掌握。对不同国家地区的受众,进行有针对性传播。新华社的对外报道《总书记的“精准扶贫”理念,这样在老挝落地生根》,从十八洞村与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有关扶贫、脱贫的交流互动说起,谈到中国对老挝开展扶贫工作的支持和援助⑤。2018年夏,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在访华期间,率老挝党政高层代表团奔赴十八洞村考察,探寻“精准扶贫”的中国经验。新华社的这篇报道发出后,在老挝产生了较大反响,中国多年来给老挝的援助和支持给老挝人民带来发展的机遇。
  (二)采用新技术手段进行报道,增强传播效果
  新技术手段不断的涌现,给媒体传播带来了新的应用场域,如1.5G+、VR、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等。在进行脱贫攻坚报道时,可以考虑采用这些新的技术手段,让受众身临其境的感受扶贫场景,增强传播效果。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毛田镇铁厂村山广人稀,水资源极其匮乏。当地村民历经千辛万苦从一处绝壁引来水源,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由于山高路险,取水点建成以后就再无人前往。恩施台记者董来星与同事翻山岭、下悬崖,历经5个小时来到绝壁取水口,用无人机记录下取水天梯的壮丽景象。节目《绝壁甘泉》播出后,在当地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该作品也在2019年获得湖北省新闻奖电视类二等奖⑥。还有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如一些报道某地植树造林改善环境的新闻,附上该地数年间卫星遥感地图,数年间绿色作物的增长情况通过地图一目了然,也满足了读图时代受众的喜好。
  (三)借助外力进行传播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贫攻坚故事国际传播,可以借助的外力形式有如下几种。
  一是发挥党际交往的作用。通过党际进行联络通达的情况,调动各方面的情况进行沟通和互动。2017年在福州召开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2018年在北京召开以“精准扶贫与中非合作”为主题的第24届万寿论坛等,都通过国外政党、智库、民间社会组织等多元聚焦扶贫话题,向国际社会深远传播中国的扶贫经验,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扶贫开发领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⑦。中国共产党和世界各国数千个政党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这方面可谓大有可为。
  二是借助国际组织的力量。2018年5月,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发起“全球减贫案例有奖征集活动”,面向全球关心扶贫的组织和个人征集原创优秀减贫案例。最终确定100个最佳减贫案例。评选结果于2019年1月公布。获奖者获得主办方颁发的证书。最佳减贫案例还将发布在“中外减贫案例库及在线分享平台上”,激发全球范围内的减贫知识分享和思想交流⑧。通过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性组织,再通过国际媒体的报道,既可以把很多国家的减贫案例收集起来,也可以把中国的减贫经验分享出去,可谓双赢。
  三是把外国媒体、专家请进来。如央视拍摄《新乡土中国》短视频,选取中国华北、华东、西南、西北、华南几个地区的14个典型案例,邀请4位对减贫或农村发展有深入研究的外籍专家,深入中国乡村一线开展田野调查。节目组共奔赴50多个乡镇,行程12000公里,以国际视角探索中国扶贫模式,并对其展开探讨与评论,采用国际化创新融媒体传播评论手段⑨。中国扶贫在线约请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驻华代表、韩国及朝鲜国别主任、东亚区域中心和南南合作中心负责人马泰奥等国际减贫领域知名人士撰写系列评论,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如期完成脱贫目标的信心,为中国爭取海外舆论支持,被美联社等400多家外媒转载,覆盖超过6亿网民⑩。近年来,我国相继组织了一些外国媒体到宁夏、西藏、新疆等地采访,通过西方媒体实地观察,把中国的脱贫实践传播出去。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创新团队项目“中国共产党当代新闻舆论工作史”(项目编号:CST20017)】
  注释:
  ①共产党员网.什么是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这样说[EB/OL]. http://www.12371.cn/2019/05/31/ARTI1559264154594858.shtml.
  ②王公龙.向世界讲好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J].理论导报,2020(06):49-50+53.
  ③栾轶玫.新时代中国国家叙事脱贫攻坚的对外传播[J].编辑之友,2020(09):5-14.
  ④贵州网络广播电视台.汪汐:今天,说说《我是188万之一》背后的故事[EB/OL].https://www.gzstv.com/a/fd1a110f5253432abaa9b3f070a1d9fc.
  ⑤高晓虹,蔡雨.讲好扶贫脱贫故事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J].电视研究,2020(11):8-11.
  ⑥邓备,王婷,韩鸿.运用新兴技术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J].电视研究,2020(11):27-29.
  ⑦寇立研.发挥党的对外工作优势做好扶贫国际传播[J].对外传播,2020(3):4-5.
  ⑧郑文华.牢记初心使命 讲好脱贫攻坚“中国故事”[J].对外传播,2019(10):39-41.
  ⑨温庆,罗青,毕建录.中国农村精准扶贫经验的国际传播——以短视频系列节目《新乡土中国》为例[J].国际传播,2020(05):73-81.
  ⑩焦梦,吴琼静.以媒体融合手段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J].对外传播,2021(01):47-49.
  作者简介:陈明,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主任、硕导,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博士
  编辑:长  青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能力、艺术审美能力及创造创新能力的关键课程。平面设计专业涉及行业类别众多,包括工业、建筑业、游戏业及服装、广告、化妆品行业等,均对平面设计人才有广泛的需求,同时,也对平面设计人才的创造、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在高职院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难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给广大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有效借鉴和参考。
钢琴是西方音乐艺术的代表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钢琴传入中国后,为了在短时间内推出更多的钢琴作品,并彰显鲜明的民族风格,诸多民歌、民间器乐等均被改编为钢琴曲,成为中国钢琴创作的代表,在形式和内容上独具特色。鉴于此,本文以名作《彩云追月》为例,就中国钢琴曲的创作和演奏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其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这需要教师不断的坚持并根据实际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措施。特别是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注重对学生“地”的概念形成和“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在与地理位置有着密切关联的知识要点的推理概括,这也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必然要求。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推行,具备创新型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在校内进行合作学习也与素质教育的标准相一致,可以达到对教学资源的合理调配与使用。所以,文章深入分析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备一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升国内初中英语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对于现代职业院校来说,教学改革的方向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大赛具有市场导向性和多样化的特征,在当前的高职计算机教学当中需要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并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要想发挥技能大赛的作用,就应该关注专业教学改革要求结合工学结合的教学目标,充分分析两者的融合效应。
一、视唱练耳的重要性分析从当前二胡演奏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来,视唱练耳往往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乎学生的音准及节奏情况,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和价值。二胡是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发展进程中,许多优秀的作曲家提供了大量优质的二胡演奏曲目,也有效地凸显了二胡文化的卓越与璀璨。相对来说视唱练耳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的因素众多,其中主要包含学习者的视觉、听觉等众多方面。教师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展视唱练耳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打下更加扎实的二胡演奏基础。
【摘 要】小学高学段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提升学生课外知识的储备量、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鉴赏能力。因此,在小学高学段语文课外教学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很有必要。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学段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并结合小学高学段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现状,提出一些在教学中加强思维导图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高学段;语文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水平的大力提高,以电商直播为代表的新兴销售模式,在2020年再次站上风口。直播作为一种深受各行各业人士喜爱的社交方式,其成为一种新型传媒方式已成为必然趋势,且已经逐渐深入农业领域,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助力农产品销售等领域彰显出了其特有的优势。特别是网络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新途径运营销售模式的出现,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为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直播带货销售模式是一
大宁河刺绣源于巫溪,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与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大不相同,大宁河刺没有精致的刻画,没有丰富的色彩,没有过多的变化,没有过多的针法,通过极其简单的色彩概括出各种图案,彰显了三峡地区劳动妇女的智慧和审美,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消费观念、审美习惯、消费人群、生活习惯等因素发生了变化,使得大宁河刺绣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冲击。大宁河刺绣的传承与发展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大宁河刺绣的传承和发展中,目前主要出现了人才缺失、题材单一、市场盲目跟风等问题,阻碍了这一技艺的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日益加大人才需求。而不少事业单位在该挑战下,在招聘人员开始尝试着应用激励机制,其可以将人员在实际招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不仅减少工作成本,而且全方位监督和完善管理工作,以确保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稳定进行,为实现自身健康有序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确保事业单位中科学配置人力资源  当前的社会属于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