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村一品运动是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先生首先倡导发展起来的。他倡导的理念是,一个村子的农民,要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精品,打入国内外市场。
大分县山多地少,自然条件比较差。在一村一品理念的推动下,当地农民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经过艰苦奋斗,开拓了国内外市场,发展了地方经济,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培养了一批产业化带头人。一村一品运动给大分县的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使一个偏僻的山区发展成为一个生活舒适、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国际化都市,成为农村发展繁荣、农业科技进步、农民脱贫致富的典范。
一村一品运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瞩目。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运用一村一品的理念,结合当地特点,创造性地将这些经验应用到当地农村建设中,形成了如“一乡一品”、“一村一业”、“一街一景”等特色经济,在发展乡镇企业,开发旅游、繁荣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一村一品运动已经成为连接亚洲国家和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一根纽带,促进着相互之间的友谊、交流与合作。
平松守彦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83年,他首次将一村一品运动的经验介绍到中国。此后,他多次来华指导一村一品工作,热情接待到日本参观,学习和培训的中方人员。经过双方不懈努力,一村一品工作在我国开始受到重视。并迅速推广开来。2002年,陕西省、江西省与大分县签署人才交流合作协议,国家外专局分批组织中国专业人员到大分县学习一村一品运动模式。2005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农业部、国家外专局和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国际交流推进协会在陕西举办了“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会议对我国一些地区开展一村一品工作,推动农村特色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农业部专门成立了发展一村一品办公室,指导全国的一村一品工作。各地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和措施,学习借鉴一村一品经验,积极发展特色产品,培育龙头企业,拓展产品市场,成立农协组织,建立示范基地。
国家外专局配合农业部门,组织实施“一村一品引智项目”,积极开展一村一品工作的国内外培训,同时还提出了“千村引智示范项目”,即在“十一五”期间,在全国1000个左右的行政村,按照一村一品的模式,示范推广应用成熟的农业引智新成果,包括农业新品种、种植养殖新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农业环保、生产管理技术等。“千村引智示范项目”实施以来,众多优秀的农业引智成果惠及到亿万农民,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实践证明,一村一品工作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引领农民奔小康的一个重要途径。
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围绕《决定》提出的各项任务,国家外专局将继续按照“以我为主、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方针,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引智工作,支持农业科研、推广和管理部门积极聘请外国专家,引进、消化、吸收国外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引智成果的应用和普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海外人才和智力支持。
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减少贫富差距,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挑战。引智工作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促进国际之间的人才交流,与世界各国共同分享农业科学发展的经验,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谋求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大分县山多地少,自然条件比较差。在一村一品理念的推动下,当地农民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经过艰苦奋斗,开拓了国内外市场,发展了地方经济,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培养了一批产业化带头人。一村一品运动给大分县的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使一个偏僻的山区发展成为一个生活舒适、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国际化都市,成为农村发展繁荣、农业科技进步、农民脱贫致富的典范。
一村一品运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瞩目。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运用一村一品的理念,结合当地特点,创造性地将这些经验应用到当地农村建设中,形成了如“一乡一品”、“一村一业”、“一街一景”等特色经济,在发展乡镇企业,开发旅游、繁荣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一村一品运动已经成为连接亚洲国家和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一根纽带,促进着相互之间的友谊、交流与合作。
平松守彦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83年,他首次将一村一品运动的经验介绍到中国。此后,他多次来华指导一村一品工作,热情接待到日本参观,学习和培训的中方人员。经过双方不懈努力,一村一品工作在我国开始受到重视。并迅速推广开来。2002年,陕西省、江西省与大分县签署人才交流合作协议,国家外专局分批组织中国专业人员到大分县学习一村一品运动模式。2005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农业部、国家外专局和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国际交流推进协会在陕西举办了“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会议对我国一些地区开展一村一品工作,推动农村特色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农业部专门成立了发展一村一品办公室,指导全国的一村一品工作。各地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和措施,学习借鉴一村一品经验,积极发展特色产品,培育龙头企业,拓展产品市场,成立农协组织,建立示范基地。
国家外专局配合农业部门,组织实施“一村一品引智项目”,积极开展一村一品工作的国内外培训,同时还提出了“千村引智示范项目”,即在“十一五”期间,在全国1000个左右的行政村,按照一村一品的模式,示范推广应用成熟的农业引智新成果,包括农业新品种、种植养殖新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农业环保、生产管理技术等。“千村引智示范项目”实施以来,众多优秀的农业引智成果惠及到亿万农民,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实践证明,一村一品工作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引领农民奔小康的一个重要途径。
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围绕《决定》提出的各项任务,国家外专局将继续按照“以我为主、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方针,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引智工作,支持农业科研、推广和管理部门积极聘请外国专家,引进、消化、吸收国外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引智成果的应用和普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海外人才和智力支持。
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减少贫富差距,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挑战。引智工作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促进国际之间的人才交流,与世界各国共同分享农业科学发展的经验,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谋求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推动建设和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