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以浙江“包养协议”案因违反公序良俗被裁定驳回为代表,适用公序良俗原则裁定驳回起诉案件呈泛化趋势,并出现了一些乱象:一是在裁定驳回起诉上与立法旨意不协调,适用范围扩张等;二是存在公序良俗原则的滥用.迫切地需要对滥用公序良俗原则裁定驳回起诉的案件进行合理的规制.本文试从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提出规制方式.
【机 构】
:
澳门大学法学院,澳门 99907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以浙江“包养协议”案因违反公序良俗被裁定驳回为代表,适用公序良俗原则裁定驳回起诉案件呈泛化趋势,并出现了一些乱象:一是在裁定驳回起诉上与立法旨意不协调,适用范围扩张等;二是存在公序良俗原则的滥用.迫切地需要对滥用公序良俗原则裁定驳回起诉的案件进行合理的规制.本文试从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提出规制方式.
其他文献
我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高空抛物罪纳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本文聚焦高空抛物罪的刑法定位,从应然角度阐述了高空抛物罪的犯罪主体、过错形式,以及高空抛物犯罪的司法认定,提出责任追究须体现“重典治乱”的立法本意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需要准确理解和认定高空抛物罪的想象竞合,纾解高空抛物犯罪的司法证明之惑.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自媒体作品大量涌现出来.自媒体平台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之法律规制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此,其所面临的侵权问题,本文列举了两种常见的自媒体平台作品著作权侵权的情况:一是关于短视频平台作品侵权,在规范行业内部机制的同时,鼓励二次创作者通过正规渠道取得相关产权;二是关于音乐传播平台作品侵权,我们认识到音乐平台及用户都应增强版权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简化诉讼流程,对不同自媒体作品进行类型化分析,规范平台管理人员工作.
本文简要介绍了乡村经济发展与法治保障的概念,指出了法治体系构建对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现阶段乡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各项法治问题:村民法治意识不强、农法机制不全面等;给出了有效的乡村法治体系构建路径: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完善农法体系、加强团队建设、推行完整的食品安监政策等,辅以A乡村环境法实例分析,全面构建乡村法治环境,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涉众型经济犯罪是基于同一法律事实、利益受损人数众多、可能影响社会秩序稳定的经济犯罪案件;风险型经济犯罪应该是受害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巨大,很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破坏社会主义金融秩序,或者引发群体性事件危害社会稳定的严重的经济犯罪.二者有相同之处、又有所区别,通过比较分析,对更好地防范打击这两类犯罪具有深远意义.
时间序列分析在充分利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简单、快速地预测在未来较短时间内数据的变化趋势,预测精度高,便于掌握,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本文2006—2019年公安机关受理诈骗案件数的基础上,构建ARIMA模型,并对2020—2024年的公安机关受理诈骗案件数进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