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与精神暴力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在亲人间不信任、嘲讽、侮辱基础上的教育,不叫“挫折教育”,那根本就不配称为一种教育,那是精神暴力。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全乡小学合并,我跟随村里的小孩转到了隔壁村上学。从那时开始直到六年级上学期我一直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为什么呢?因为隔壁村的一伙儿已经辍学的男孩子“盯”上了我,几乎每天放学时都在教室外面或者重要路口堵我,辱骂我推搡我,只要我敢瞪下眼或是还嘴,会招致变本加厉的“惩罚”,最严重的时候,为首的男孩曾拿着砖头恶狠狠地盯着我,作势要拍我脑袋,幸亏被嫁到这个村子的一个大姨及时拦下,才保住了一条小命。我至今还特别感谢她。
   那此时我的家长在哪里呢?第一次被拦,我告诉了我妈,我妈很笃定地跟我说,他下次再拦你我就去接你放学,看看是谁家小孩这么缺德。第二次被拦,正好赶上我爷爷在家。我爷爷是个退休的中学校长,也是我们家的权威,最擅长做思想教育工作和让别人从自身找原因。他听说我这事,当天午饭后就把我单独叫到一处。
   “他们为什么只拦你不拦别人?”
   “我不知道。”我连他们是谁都不知道,自然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怎么惹上他们的。可这句回答在经验丰富的老校长耳中听来,就等于说“我知道自己的问题但就是不想承认”的意思。于是他用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教育我,要想让别人不打你,就得先改正自己的问题。
   这次谈话奠定了我被校园暴力这件事在我家的基调:XX(我的名字)就是因为不知道干了什么,惹那帮小孩生气,才挨的打。连一开始支持我的妈妈也转变了风向,甚至觉得我该接受一下这样的教育,才不会在家那么任性。从此这件事让我沦为了全家的笑柄。
   更令我绝望的是,从初中开始,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就到县里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每天晚上吃完饭,爷爷都要发表教育讲话,持续大概半个小时左右才允许我和哥哥们离桌,而这半个小时里大概有十五分钟是在讲我小学时为什么会被人拦着挨打挨骂,归结到最后无非就是一句话:就是因为你做得不好,所以挨打是活该的。我以为随着我转学到县里,小混混的欺负就可以结束了,没想到它会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折磨着我。
   初二某天夜里,我用削铅笔的小刀在左手划开了一道口子。可是主动去死要比每天忍受这些“教育”难太多,伤口不够深,血凝结得很快,我没勇气在血痂上划下第二刀。趁着家里人全都熟睡,我很快收拾干净了地板砖上的血迹,同时也下定了一个决心。
   第二天晚饭后,爷爷照例开始他的长篇大论和以我为例的羞辱。在他讲到一半的时候,我猛地起身,用尽全身力气,把吃饭的大圆桌一下掀翻,盘子碗筷倏然飞起,又纷纷落下,其间是所有人震惊的脸和我的哭吼:“你知不知道你烦死人了,一件破事儿都讲了几年了,还有完没完了?”家里没人敢这样反抗爷爷,如果我爸爸在场,一定会一脚把我踢趴下。不过我既然敢这样做,就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暴风雨的准备,虽然当时我很害怕,手抖得非常厉害。不得不说,爷爷很擅于反思自己,他既没有因为我这顿闹责骂我,从此以后也没有再提起往事。 过了大概五六年,我大学时回老家,儿时的玩伴偶然提起小学时的这件事,我才知道原委。原来我们村有个跟我长得有点像的女孩,她姥姥家就是隔壁村的,有年暑假她回姥姥家的時候,跟那帮混混起了冲突。等我转学过去,那帮混混以为我就是那个女孩,便展开了报复。而那个女孩知道其中原委,却因为害怕不敢跟我说。所以那几年,我不过都是替人挨打受过。而为什么那帮混混对我的围攻到六年级上学期就戛然而止了呢?是因为他们转移了目标。学校里有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生喜欢喷香水,被这个村里的女混混们认为太“骚”,“不要脸”,“看着就不顺眼”,便伙同男混混一起堵她,顾不上“盯”我了。
   知道真相的我,当时只故作轻松地说自己都快忘了这些事,晚上躺在被窝里眼泪却止不住往外流。我怎么可能会忘呢?这会儿已经快三十的我打下这些字的时候眼泪还在流个不停,这种被亲人侮辱、怀疑的痛苦已经被深深刻进了我的躯干,是抹不掉的。我一直都没有错,错的是那些混混,可是我最亲近的人却逼着我认错。他们以为自己是最公平公正的“好人”,苦口婆心的教育是为了我成长得像他们一样“好”。其实不过是用这种自以为是的方式,牺牲孩子,来成就自己的“好父母”、“好家长”的形象罢了。
   建立在亲人间不信任、嘲讽、侮辱基础上的教育,不叫“挫折教育”,那根本就不配称为一种教育,那是精神暴力。
其他文献
你必须有理想,但是不要公然鄙视那些鼠目寸光的人。你必须有操守,但是不要公然抨击那些蝇营狗苟的人。你必须培养高尚的情趣,但是不要公然与那些逐臭之夫为敌。  我们做好事,别勉强别人也照着我们的样子去做,别责备他们为什么不做。道德是一种修养,不是一种权力。道德最适合拿来约束自己,不适合拿来压制别人。道德如果成为运动,也是“自己做”运动。  “恃清傲浊”比“恃才傲物”的后果更坏。人们之所以尊重道德,就是因
明天我就暴富了:  大学四年,学习成绩不错,每天嘻嘻哈哈,校级组织主席,各种玩得溜。  实际明晃晃的后面,是煎熬和焦虑。  大一,每个月只有500块,在广州高校,基本没有办法生活,哭着跟妈妈说,我没有办法活下去,我不知道可以吃什么。弟弟叫着妈妈给多点生活费给我,最终没有办法实现。马上逼着自己去找兼职,发传单,服务员,销售,家教。  大二,弟弟上学了,生活费爆裂式增长吧。难得开心点了,爸爸赌博,家里
故乡多棉田,每临春末,农户要把棉籽浸到水里,直泡得鼓胀胀,才拿去播种。从春种、夏管到秋收,要比种玉米、大豆等庄稼付出几倍的辛劳。   种棉花一般要三人配合,打头的刨坑,第二人拎水,浇入坑里半瓢,后面的人点下两三粒种籽,踢土埋严踩实。约十天左右,棉苗生出四五片嫩叶,要除草、间苗,如天不下雨,还要再浇一次水。   此时会有天敌来袭,最凶的是“地老虎”,它脑袋褐黑,身躯肥硕,在土里蠕行,专吃嫩根。杀
在现代人的心里,绿色代表自然、生长、和谐、新鲜、环保、安全、能量等等。绿色,代表着这个时代的安全感。  可是另一方面,它还是当今男女最不想与之发生关联的“原谅色”。  回溯一下绿色的应用史,你会发现它能爬到今天这个流行色的地位,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因为无论是在古今中外什么时候,绿色几乎都是到处不受待见,可谓一路历经坎坷,悲惨至极。  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世界是由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组成的,这五种
在人类的视觉经验中,奇形怪状的庞然大物,往往能够产生更强的冲击力。人类以自我的形体为视觉参照,要么仰视,要么藐视。这种“自我中心論”的价值取向,让人类付出了沉重代价。貌似强大的事物,并不一定真的强大;貌似弱小的事物,也并不一定真的弱小。比如跳蚤,跳跃能力盖世无双;比如蚂蚁,一生都在奔跑。最渺小的往往才是最伟大的。因为如此渺小的事物,却依然顽强地存在着,这难道不是伟大吗?
智力测试,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   通过回答测试题中有关语言表达、理解能力、逻辑和记忆等方面的问题,受试者可以得到一个表征自己智力水平的分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商”。   尽管人们对人的智商分数津津乐道,但像人们常说“考试分数不能代表一切”,光靠回答一些测试题,真的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吗?   智力测试这玩意,到底是怎么来的?  什么是智力   人类对智力的深入探索始于一个多世纪
我终于不再抱怨命运所赐的痛苦和灾难了,仿佛流浪的水手重回恋人温柔的怀抱。  1978年,我刚满15岁,已经上了一年高中了。  春季开学一个月后,父亲以“社会考生”的名义,给我在当地教育组报了名,让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参加了当年的高考。作为一个有见地的知识型农民,当年的父亲一度非常振奋——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知识与科技将会推动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向前发展——他把对未来的赌注全部押到了我的身上。  很快,
很难想象,冬天的北京户外有那么多人排队。  2018年12月18日下午,中关村互联网金融大厦门口挤满了想来ofo总部退押金的人。人群被白色护栏隔成六排之后蜿蜒到丹棱街上,为了维护秩序,队伍附近停了七辆警车,有人等了一个半小时还没排上,问旁边的人借充电宝,一位身穿蓝色羽绒服的女生等乏了,干脆看起了书。  这是一家年轻的创业公司面临的至暗时刻。从2016年开始,只花了一年半不到,ofo从A轮走到了E轮
付费了太多知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618电商大促的第二天,和同事交流购物心得,我说我买了四百多块钱的书。她们面露诧异之情:我一年都没买过四百块钱的书啊!  因为很多时候书籍也是同事代收,我才意识到和她们衣服、化妆品的买买买相比这两年有点不对了,或者说我的注意力发生变化了。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得到、在行等搅动着大家知识焦虑的神经;2017年这股风已经越刮越猛,知乎live、喜马拉
鹏兄好藏书,其主题性藏书在省内颇闻名。一日他网购某书,第二天便将书送我。  我奇怪,问他:“这么快就看完了?”  答曰:“我购此书,只为核对原文某句某词,非为通讀此书。若见书必读,哪里读得尽?”  我笑言:“书非借不能读也,兄也赞同此语?”  答曰:“借书抑或购书,根本就不是读书的前置问题。我之藏书,全部通读。左右互见,才有精读;精读系列,才能有量;有量之后,才能有质。量质互鉴,才有体积可言。自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