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还魂”研究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faqiang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汤显祖的戏剧作品中,以《牡丹亭》最为著名,他本人也十分得意,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明朝人沈德符称“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本文研究了汤显祖《牡丹亭》的“还魂”的真与假以及“还魂”后的创作问题。
  关键词:创作思想 还魂 “真与假” 创作技巧
  一.还魂的真与假
  《牡丹亭》故事最虚幻的地方,在于回生、还魂。对此,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作了解释:“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武都守李仲文,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收拷柳生,亦如汉唯阳王收拷谈生也。”《牡丹亭》记述杜太守事迹的故事,模仿了晋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广州太守冯孝将儿女恋爱的传说。我稍加改动而写成了这个剧本。至于杜太守拘押拷打柳梦梅,也就象汉代睢阳王拘押拷打谈生了。他希望说清楚杜丽娘故事的依据,打消观众对虚幻情节的怀疑并且让观众相信,他笔下的“虚”,其实是“实”的、真的。当然,回生故事是常有的,绝非虚妄。
  《牡丹亭》的第二十三出是《冥判》,作者之所以安排这出戏,从情节发展上看,他是要说明杜丽娘还魂是合情合理的。合情,是指对她行为的同情;合理,是指她的行为是前生注定了的,因而是可以得到阴间判官宽恕的。阴间的鬼犯了错也会受到惩罚,如:花间四友被罚往卵生。那为什么杜丽娘没有呢?因为她“犯及梦中之罪”,而且“婚姻簿”上注定:她和新科状元柳梦梅,“前系幽欢,后为明配”,所以,判官们才把她放出了枉死城。阴间判官把杜丽娘放出了枉死城,这大大加强了杜丽娘行动的合法性,加强了这神秘故事的合理性。这时的观众也会相信,既然是前生注定,那么,还魂的出现,便不容置疑。
  从情理上讲,人们不相信杜丽娘还魂是可能的,但是人们还是接受了。人们接受的是“情”的真。这涉及到的是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的问题。生活中,一个人死了就是死了,他不可能死了三年又突然活过来了。但是艺术创作可以,艺术创作可以借助想象和联想。《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梦而死”、“死而生”的离奇情节由于感情真挚并与读者心心相印,人们就会从心心理倾向上忽略其他而“以假为真”。可见,文学求真的价值取向是在假定性情境的创造中实现的,而假定性情境的创造归根到底又基于一个真字:真事理,真情感。清代人方东树曾说:“《庄子》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诚身修辞,非有二道。试观杜工,凡赠寄之作,无不情真意挚至今读之,尤为感动。无他,诚焉尔”。这里讲的“真”,核心是“诚”,即真性情。这也就是在题词中汤显祖写到“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人们相信情能穿越生死。
  二.还魂后的问题
  在杜丽娘“还魂”以后,汤显祖对人世生活的描写有一些繁琐,我们在读了《牡丹亭》的《回生》这一出后,后面的好像也是没有多大看头。王骥德指出:“《还魂》妙处种种,奇丽动人,然无奈腐木败草,时时缠绕笔端。”王骥德认为杜丽娘还魂后的描写犹如腐木败草,我们从后面故事发展来看,这种评价也似乎有些道理。
  杜丽娘在回生之后情节是怎样发展的呢?柳梦梅挖开了杜丽娘的坟墓,杜丽娘害怕柳梦梅被告发掘墓之罪,赶紧逃走;后来发生战乱,一家人失散;柳梦梅中了举,但又流落街头;往杜宝处认亲,却被视为冒认,反遭吊打……等等。
  我们看来,作者的这样安排,从文学创作技巧上看是拖沓的。汤显祖在后面添加了杜丽娘经历了战火洗礼、家庭失散等情节。这正说明,汤显祖创作的目的,还在于要展示他所理解的人世。《牡丹亭》一开始提到的“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非人世所可尽”是那些不是人世所能包括的东西,在作品中便是虚幻的梦与魂。汤显祖认为,把“人世之事”與“非人世所可尽”之事结合起来,把实的东西和虚的东西结合起来,才是我们实实在在的人世。也只有让“回生”后的杜丽娘所经历的生活,可触可感,才能使观众相信她的“回生”是真实可信的。当观众相信“回生”后的杜丽娘,确确实实是一个真身、真人,那么,反过来,有关她死而复生的离奇情节,以及她的魂游与梦境,虽属幻景,却不是子虚乌有之谈。这一点,正是汤显祖不惜花费笔墨描绘杜丽娘回生后种种遭遇的原因。总的来说,汤显祖认为,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这就是他所理解并要表现的人生。
  从批判现实主义理论上看,还魂后的描写拖沓是合理的。汤显祖写杜丽娘在阴间大胆追求爱情,无所顾忌,与柳梦梅发生关系。可以说阴间的描写是作家的想象,这种想象不受现实的约束,可以随意自由的描写。作家写的作品无非是抒发情感,表现其理想;或是对现实的不满,对现实加以批判。汤显祖写阴间的事就是为了批判现实,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可是,作家不能一直停留在想象的世界中,如果作家一直停留在这种想象中,那么对现实的批判力度就会有所折扣。所以作家还要回到现实中,但现实的生活又是平庸的,我们的生活大多时候是平平常常的,大喜或大悲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我们的生活是一种常态化。所以还魂后的描写有些平平淡淡,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
  三.结语
  玉茗堂四梦台的对联上说:千古为忠为孝,为廉为节,倘泥真,真等痴人说梦。一时或快或悲,或合或离,若认假,犹如哑子观场。它要说明,人世的事,不必认真,却勿以为它是假。反正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亦真亦假,非虚非实。把这对联的意思和《牡丹亭》的写法相对照,可以清楚地看出汤显祖对人世的态度,他觉得生活就是这样:有时是做梦,有时不是做梦,真假参半,便是人生。这也就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梦醒了的庄周,弄不清蝴蝶是我,还是我是蝴蝶,弄不清梦中发生的事属真,还是醒来发生的事其实反是梦。《牡丹亭》的还魂看似是假的,但这也是汤显祖所理解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汤显祖著,徐朔方,杨笑杨校注,《牡丹亭》[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四版
  [3]杨存昌《昆曲<牡丹亭>的审美文化透视》[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刘松来、乐帧亿《<牡丹亭>至情文化渊源》[J],文艺研究,2007年第三期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分析探讨民族地区语文教学方法对语文教师来说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语文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其
内容摘要:日常学习中所要完成的书面作业仍占了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课外阅读时间不充足,部分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经验的积累近乎空白。如何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首先我觉得教师应该很好地指引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加强指导阅读的方式,营造氛围,使阅读无处不在。   关键词:课外阅读 兴趣 指导 习惯   近年来,课外阅读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形势仍不能乐观,主要问题表现在阅读兴趣单一,阅读量少、阅读时缺
摘要:伴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大学生教育中显得越发重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为改善现代大学生健康教育现状,也需要不断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本文将对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大学生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作出一系列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 
拼音教学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学生识字、认字的需要.拼音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规律.作为教师,不仅要明确汉语拼音教学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要
教师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而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对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就教师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而言,二者具有必然的关联性,使二者相协调发展,能够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使之为国家教育事业积极贡献力量。所以,有关人员有必要提出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教师职业道德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对于教师而言,职
摘要: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礼又是孔子所主张恢复并发展的。孔子在个人伦理关系的层面,提出了仁的思想,孔子仁学的实质内涵,就是“爱人”——关爱他人;孔子在社会政治层面,提出了认同并继承三代礼乐制度,肯定了礼乐制度的秩序作用和规范作用。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礼是外在的道德规范,仁以礼为准则,礼以仁为根据,两者互相规定,互相补充。仁为礼之体、礼为仁之用,二者仁为里,礼为表,同时也是互为因果,不可分割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一.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  1、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班主任的情绪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如果班主任的情绪低落、精神萎靡在课堂教学或班级管理时就提不起精神,学生便会索然无味,导致整个班级气氛沉闷、情绪压抑,缺乏活力;反之班主任在管理或教学中如果能够维持最佳的情绪状态,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保持良好和谐的班级气氛,提高管理的效果与质量。  2、注意仪表美、行为美  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其中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学生作文质量的好坏可以直接放映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对于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不断进行分析才能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践的突破。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理论讲解,需要不断的实践才能够不断突破和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研究十分有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