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策略教学例谈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680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解题之中有多重解题策略,而假设策略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文章就假设策略结合小学数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对假设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进行介绍,以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假设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假设策略;数学思想
  1.用假设法解“鸡兔同笼”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是按照题目的内容涉及鸡与兔而命名的,它是一类有名的中国古算题。许多小学算术应用题,都可以转化为鸡兔同笼问题来加以计算。
  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解法指导:假设笼子里装的全部是兔子,由于每只兔有4只脚,那么,8只兔,共有4×8=32只脚,比实际的26只脚多了6只脚,因为每只兔比每只鸡多2只脚,如果每只兔少2只脚正好是1只鸡, 3只兔正好少6只脚,也就是鸡的只数是:
  (4×8-26)÷(4-2)
  =6÷2
  =3(只)
  兔子的只数:8-3=5(只)
  答:鸡有3只,兔子有5只。
  也可以假设笼子里装的全部是鸡,由于每只鸡有2只脚。那么,8只鸡共有2×8=16只脚,比实际的26只脚少了10只脚,因为每只鸡比每只兔少2只脚,如果每只鸡多2只脚正好是1只兔, 5只鸡正好多10只脚,也就是兔的只数是
  (26-2×8)÷(4-2)
  =10÷2
  =5(只)
  鸡的只数:8-5=3(只)
  答:鸡有3只,兔子有5只。
  2.用假设法解答分数问题
  有些分数问题,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分析起来比较困难,假设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把钥匙。
  例2.小芳的铅笔数是小强的—,两人各买5支后,小芳的铅笔数是小强的—,两人原来各有多少支铅笔?
  解法指导:这题有两个分率和两种数量,可用四种方法解答。
  方法一:假设小强买5支后,小芳的铅笔数还是小强的—,那么小强只需买5×—,则把小强买5支后的支数看作单位   “1”(即小强现有支数)。根据题意可求:
  小强现有支数:(5-5×—)÷(—-—)=15(支)
  小强原有支数:15-5=10(支)
  小芳原有支数:10×—=5(支)
  方法二:假设小芳的铅笔数原来就是小强的—,则把小强原来的支数看作单位“1”,小强买5支后,小芳就需买5×—,根据题意可求:
  小强原有支数:(5-5×—)÷(—-—)=10(支)
  小芳原有支数:10×—=5(支)
  方法三和方法四稍复杂一些,要把题中的条件改叙成以小芳为单位“1”。如把“小芳的铅笔数是小强的—”,改叙成“小强的铅笔数是小芳的2倍”;把“小芳的铅笔数是小强的—”,改叙成“小强的铅笔数是小芳的—”。像方法一和方法二那样作出假设就可先求出小芳的铅笔支数,再求小强的铅笔支数。
  3.用假设法解答缺乏条件的问题
  有些題目的条件非常简单,但缺少具体数量,学生似乎无从下手。这时如果我们引导学生采用假设法,赋予具体值,学生很快就能得到解答。
  例3.一艘轮船往返甲乙两地。去时顺风,每小时行15千米,返回时逆风,每小时行10千米,这艘轮船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法指导:本题很多学生容易误认为是(15+10)÷2,其实平均速度应该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这道题这两个条件都没有,但如果知道总路程,本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假设甲乙两地的路程为30 千米(选择15 和10 的最小公倍数,便于计算),即平均速度是:
  30×2÷(30÷15+30÷10)=12(千米)
  答:这艘轮船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
  需要明确的是假设策略的运用必须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生活实际和是否方便计算等因素。同时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还应要求学生把思考的过程全部写下来。
  找到解题的策略、思路清晰,学生才能快速正确地解出题目。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假设,结合实际问题,合理地选择假设法,以提高解题水平。
  参考文献:
  [1]夏新志.探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及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178.
  [2]石 强.浅析小学数学的应用题的解题思想[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20):77-78.
其他文献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素质的最佳手段,但是我国高校对这一工作普遍缺乏重视。尤其是恢复高考以来,社会思想和人们的价值观变得多元化,教师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很难全面地把握学生的情况和需求,加上利益冲突,使得更多的教师把精力都放在教学科研中。为了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获得更高
谁说冬天就是灰色的?利用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色彩,一起来画一幅特别的画吧.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强调文言文的重要性,其重要性在于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但在现实教学中,大多学生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无法更多地获得文言文中的文化底蕴,导致了传统文化在古文教学中的缺失。文章阐述了传统文化意识在当代的缺失,以人教版语文教学中部分文言文为例,阐述其蕴含的丰富文化给学生带来的启蒙引导,以期提高传统文化在古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原因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
摘 要: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课程。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秉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指导,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同时,语文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语文教学更要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能力,真正落实新课改对语文有效教学的要求,让学生在语文上得到长足的发展。对此,文章对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