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控引发阳光玫瑰葡萄果锈病的茶黄螨

来源 :西北园艺·果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2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光玫瑰又名夏音马斯卡特、耀眼玫瑰,属于欧美杂交种,由安芸津21号和白南杂交而成,来源于日本。该品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集大粒、绿色、丰产、优质、抗病、耐贮等优点于一体的优良品种。近几年陆续引入我国许多地区栽植推广,深受广大种植户欢迎。
   生产中我们发现,因茶黄螨危害造成的阳光玫瑰葡萄果锈病大量发生,严重影响其产量与品质,给果农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应引起高度重视。
  1   危害症状
   由茶黄螨造成阳光玫瑰葡萄果锈病主要发生在幼果上,表现为条状或不规则状锈斑,且锈斑上带有淡白色条纹,病果表皮形成木栓化组织,后期严重时果粒开裂,种子外露,呈开花馒头状,食之味苦而涩,失去食用价值。
  2   发生规律
   茶黄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俗称白蜘蛛,杂食性,可危害多种蔬菜、果树、花卉,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近年来,阳光玫瑰葡萄幼果受害日益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茶黄螨典型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
   茶黄螨食性很杂,其寄主植物有30多科110多种。北方地区1年发生多代,繁殖非常快,气温适宜时,最快4~5天就能繁殖1代,尤其在温室生产中几乎全年都可以繁殖为害。在各地发生代数不一,山东地区1年发生20多代,南方热带及北方温室条件下全年均可发生,世代重叠现象较严重。
   茶黄螨一般于4月中下旬气温适宜时开始扩散危害葡萄,5月中下旬出现症状,6月至7月上旬虫口数量急剧增加,6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盛发期,7—8月为发生高峰期,9月中下旬后虫口数量随气温下降而减少,12月上旬进入越冬状态。
   春、夏季温暖多雨环境下茶黄螨发生严重,且其有明显的趋嫩性。茶黄螨雄成螨具有携带雌若螨向植株上部幼嫩处迁移的习性,能始终随着植株的生长而转移为害。其若螨、成螨主要危害阳光玫瑰葡萄的幼嫩叶片、枝条和幼果,至幼果膨大后受害症状凸显,果粒表面呈黄褐色斑点,成熟时受害症状更加明显,严重时造成果皮龟裂,味涩,不能食用。
  3   防控措施
   1)加强管理,彻底清园。阳光玫瑰葡萄果实采收后,应及早彻底清除园内的落果、落叶、残枝和杂草等,并对成龄葡萄树剥除老皮,集中带出园外彻底焚烧,压低越冬螨虫基数。清园后,全园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萌芽前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彻底清除螨卵、螨,兼除树体上越冬的蚜虫、介壳虫等。
   2)利用天敌,生态防治。茶黄螨的主要天敌是捕食性的植绥螨、长须螨等。生产中应避免使用剧毒药剂,做好天敌保护,维护果园内的生态平衡。可利用捕食螨进行防控,释放巴氏新小绥螨或胡瓜新小绥螨于田间,可有效控制茶黄螨的危害。释放捕食螨要注意前次喷药的安全间隔期,过了间隔期再释放才好。
   3)及早防治,重点喷布。茶黄螨虫体小,生活周期较短,繁殖能力极强,世代多且重叠严重,所以防治上要突出一个“早”字,早预防,早发现,早用药。可抓住葡萄花前花后这个关键期,及时喷布化学药剂,防止幼螨危害幼果,常用药剂有螺螨酯、吡虫啉、苦参碱、克螨特、阿维菌素、阿维·哒螨灵等,或者可以几种复配,适当添加一些含微量元素的叶面肥,主要喷布嫩茎、嫩叶、花和幼果,尤其叶背着药是关键,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建议交替轮换用药。
   在茶黄螨为害盛期或容易发生的时期,可选用 2.5%天王星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35%赛丹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混用防治,混用时浓度比单独使用的浓度要酌减。另外有人研究提出,苦楝素对茶黄螨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今后生产无公害阳光玫瑰葡萄较为理想的杀虫剂,可取代一部分剧毒、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果农可选择试用。
  4   小结
   防控由茶黄螨危害造成的阳光玫瑰葡萄果锈病,要坚持生物、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尽可能做到早防、早治。而在阳光玫瑰葡萄生产中,由于茶黄螨虫体小, 肉眼看不见,果锈病发生后,常被果农误认为是刮风造成的创伤或病毒病,从而贻误了最佳防治期,導致商品性状下降,影响生产效益。在今后的生产中,要注意辨别,及时防治。
其他文献
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果树管理,不仅能够节约水资源,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升果品质量,增加果农收益,同时减轻环境污染。西安地区果业生产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取得了显著效果,并总结出一些实践经验,分享给大家。  1 西安果业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效果显著  水和肥是决定果树生长和果园产量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因素。根据《陕西2019水资源公报》,2019年西安总用水量18.80亿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
黄土高原区冬季寒冷,春季干旱,影响苹果新建园成活率。大部分建园者选择秋冬季建园,主要是想利用秋季雨水充沛、地墒好的优势,但有时候秋冬季建園苗木成活率也不尽如人意。结合近几年的建园经验,笔者总结了黄土高原产区秋冬季苹果苗木成活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1 苗木成活率低的原因   1)苗木越冬保护不力,受到低温冻害致死。渭北旱塬冬季最低温度达-15 ℃,长期低温造成部分苗木由于栽植较浅,其根
陕西宝鸡地区是我国核桃适生区,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栽培地区分布广泛。结合生产经验和实地调研,我们分析总结了宝鸡核桃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困境,并提出了應对建议。  1 产业概况   宝鸡地处陕西关中西部,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降雨量600~1 000 m,土层深厚,是我国西部核桃主要适生区,核桃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所辖各县区均有栽植。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底,宝
沂蒙山区是全国大樱桃主产地之一,产业规模大,产量高,已成为山区果农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几年,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红灯、早大果等老品种市场售价趋低,受关注度渐差,效益大不如从前,品种更新迫在眉睫。   沂水桃源大樱桃合作社引进齐早大樱桃,经高接观察,发现该品种具有结果早、早熟、产量高、抗逆性强等突出特点,是适合沂蒙山区发展的一个优良品种。  1 引种地基本情况   沂水桃源大樱桃合作社大樱桃基
陕西省周至县地处秦岭北麓,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栽植猕猴桃,秦美、海沃德、徐香等美味系猕猴桃老园区大多采用“T”型架和伞状树形,若田间管理不到位,极易导致内膛不发枝现象,造成内膛光秃,结果部位外移,果实品质下降,严重者可减产30%左右,是生产上比较棘手的技术问题。伞状猕猴桃树体内膛不发枝的原因复杂多样,应具体分析研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  1 内膛不发枝的主要原因   1)虚旺枝摘心不及
陕西省榆林市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 593.5~2 914.4小时,年均温7.9-11.3 ℃,四季分明。榆林市长城以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具有生产山地苹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也是中国山地苹果核心产地。   榆阳区发展山地果树起步较晚,通过3年时间发展山地果树5万余亩。结合榆林气候特
期刊
矮化密植是苹果传统栽培向现代管理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结合在陕西洛川产区多年生产管理经验,总结了矮化密植苹果园品种选择,以及规范化建园、管理技术要点,供生产者参考。  1 品种选择  1.1 早熟品种 可选择华硕这个品种。该品种由美八和华冠杂交而成,成熟早,果个大,果形好,色艳、耐贮,在洛川产区不套袋表现也很好,比嘎拉早熟10天左右。  1.2 中早熟品种   1)丽嘎拉。果实圆锥形或近圆形,
地处黄河故道区的河南省民权县有60多年葡萄种植历史,现有面积4万亩,鲜食品种占90%以上,品种有阳光玫瑰、夏黑、金手指、甬优1号、户太8号、巨玫瑰、黑巴拉多、红提、黑提等。结合长期在葡萄生产管理一线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经验,笔者认为民权葡萄生产中须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对其他葡萄产区亦或同样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意义。  1 品种选择问题   民权县全年降雨量693 mm,无霜期213天,年平
蒲城地处陕西中东部,关中平原东北部,是国家级酥梨优势产区、中国酥梨之乡和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蒲城酥梨”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2020年底,蒲城果园面积59.8万亩,总产量90万t,总产值30亿元。其中,酥梨27.3万亩,产量50万t,产值15亿元。蒲城大规模栽植酥梨已有30多年历史,在产业发展初期,多采用高密栽培,株行距2~2.5 m×1.5~1.2 m,每亩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