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anLa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健康人格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体育教学具有实践性和多样性,能为人格培养提供有利的条件,是学校其他教学科目不能替代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在教给学生一定的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生人格的培养,文章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健康人格 吃苦耐劳
  当前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健康人格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体育学科在学生人格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有身体上的一种活动,他们的心理也会产生相应的波动,教师应该在教学的时候帮助学生培养各种精神。
  一、团队精神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体育教学的实践性较强,而且学生参与的方式多样化,很多运动项目需要学生之间合作和对抗来进行,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接触的人比较多,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相互进行有效的合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帮学生认识到团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让他们的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使他们在一些对抗练习中能关心队友,相信队友。另外在团队精神培养中教师最主要的是要组织各种团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团队的力量。
  二、减压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生来说,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会因为种种原因压抑自己的情绪,但是很多其他课程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注意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学生运动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释放自己的过程,往往在这种时候学生的不良情绪就会表露无遗。所以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合理释放自己的情绪,可以利用一些体育缓解法和发泄法,让学生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从而坚强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的控制,保持一种愉快的生活和学习心情。体育教师在帮助学生减压的时候,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观察,这样才能从细小的地方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三、正义感的培养
  学生的是非观念和正义感不仅仅对当前学生发展产生影响,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长远发展,正确的是非观念能保证学生行为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对于体育运动来说,所有的项目都有一定的规则,在活动的时候要按照这些规则进行。教师要教育学生遵守规则,明辨是非,按照规则允许的精神看待问题,从而做出正确的评价。同时也要控制自己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在对待各种问题的时候对正确的东西就应该支持,对于错误的就应该批评,培养爱憎分明的精神。
  四、成败观的培养
  无论对于任何人来说,在漫长的一生中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没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所以正确的成败观非常重要。在体育教学中由于不同的项目有不同评价标准,在参与的时候成败表现得非常明显。例如,在跳远比赛中,一些学生跳得远,另外一些学生跳得近,这种状况是非常普遍的。但是由此引发的心理特征却是非常明显的,一般成功的学生往往得意洋洋,而失败的学生灰心丧气,产生自卑的心理。体育教师在这种时候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帮助学生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鼓励学生扬长避短,提高失败者的自信心,让他们保持乐观的心态,增强自己抗打击的能力。同时也对成功者有一定的告诫,让他们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再接再厉。
  五、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
  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可以影响学生一辈子,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是学生对世界和社会的基本认识。体育运动中有对抗、有合作,在运动中不仅要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而且也讲究心理素质和智慧。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具体的运动形式让学生了解这些,并且对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让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讲求实事求是,能够通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让学生知道一切都是需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才能完成的,在运动中能真正明白体育的含义和价值。
  六、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
  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当前很多学生对吃苦耐劳没有重视,认为吃苦耐劳已经过时了。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身体活动特点,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让学生养成坚毅的品质。例如,现阶段很多学生对长跑活动有严重的畏惧心理,很多学生认为自己跑不下来,所以还没有开始就退缩了。教师在这种时候应该向学生讲授一些长跑的技巧,一些正确的呼吸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坚持,在学生跑的时候用语言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士气。
  七、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体育教学是一项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当前很多学生在体育课上不愿意活动,导致体育教学不能顺利进行下去。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鼓励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体育方面的长处,推荐他们积极参与,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意识,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结语
  总之,对于体育教学来说,由于其实践性和多样性,能为人格培养提供有利的条件,是学校其他教学科目不能替代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在教给学生一定的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坚毅的品质,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晓波.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2).
  [2]李明学.体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J].才智,2010(02).
  [3]伍元龙.浅析体育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0(07).
  [4]赵秋.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成才之路,2008(17).
其他文献
面对新课程大纲的要求,英语学习的指导理念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怎么教人学到“如何学”再到如何帮助学习者学好英语。老师教的内容总是有限的,“教是为了不教”,如何在学生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运用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帮助学生学好英语,会学、会用英语呢?这是个现实的问题,要解决它,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就初中英语而言,课堂教学是关键,下面我就此谈几点拙见。  1.备课重在备学生 
摘 要: 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是当前我国体育教学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趋势,要推动吉林省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的改革和发展,改变吉林省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目标单一的现实就必须从体育选项课的多元化研究入手,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推进体育选项课的改革,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选项课 改革对策  1.通过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研讨,推进体育选项课改革。  要想改变吉林省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
叶澜教授认为:“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英语也是一种语言,它不同于母语,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上需要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设计相关的活动场景,并且教师全身心投入促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创设多种情境,给每个学生搭建一个“活动的舞台”  1.实物情景  
摘 要: 高中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如何通过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全的人格意志和品质。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 意志品质 培养方法  意志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自觉调节行为并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这种心理现象受人的理智所控制,是人类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支配的集中体现,包括在日常为人处世、工作学习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自觉性、目的性
摘 要: 追求高效课堂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内容。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又要善于研究教学、教法,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从进一步完善教学环节入手,实施情感激励和方法指导,从而真正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初中体育 高效课堂 新课程理念 策略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课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