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作文,让孩子乘上进步的“电梯”

来源 :作文与考试·小学低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gfds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导孩子每天撰写百字作文,是一种有效提高其写作水平的手段。我所执教的班级坚持进行此项试验两年后,学校老师和家长们形象地評价说:“孩子的作文进步速度,就像乘上了电梯一样,‘噌噌’往上蹿。”我自己一统计,全班60名学生,一学年在全国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习作近200篇,数字虽然不代表什么,但至少也能说明一些问题。我在实践后系统地思考,寻找一些理论上的依据。这次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我思考的结果:为什么短短百字训练能有这样良好的促进提高的效果。真诚地请大家看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首先,好效果来自于高回应率。
  什么叫回应率?举个例子说就明白。例如孩子喊一声“爸爸”或“妈妈”,父母亲立刻就答应,这就是回应率。回答及时,对方说的话不落空,回应率就高,反之就低。现在来看传统的作文教学和每日一篇的百字作文。相比之下,传统作文的回应率相对低得多,主要表现在间隔时间长和评价不当两个方面。一周一篇,教师批改周期较长,孩子得不到及时回应,自然热情就消退了许多。即便得到批改,如果一个“优”还罢啦,倘若是“良”或是“及格”,你说他会喜欢上写作吗?试想一下,孩子和你说话时,你会给他评“良”或“及格”吗?现在他们好不容易将心里想说的话写成文字,却得不到鼓励,这能调动他们的兴趣吗?而百字作文则不同:每日一文,每日一展示,每日一评……就像天天和孩子交谈一般,三言两语,孩子的作文得到百分百的回应率,再加上各种形式的表扬、激励,充分调动了写作积极性,写作兴趣越来越浓,能力自然就越来越强。
  想通了这个道理就能附带弄明白为什么许多孩子善于说而不会写。说和写原本是表达意思的两种形式,除了对汉字书写的依赖外,两种能力应该是同步发展的。可孩子们说话基本不会“落空”,有高回应率。特别是在学说话期间,说得不好谁都不会责怪,只要开口,大家就高兴,有时尽管发音不太对,但我们都会顺着他的意思去理解,对孩子都有一颗包容的心。可一旦学习使用书面语表达(写作)时,却没有这样的优待。有时不但被批得体无完肤,而且吹毛求疵、一味拔高的现象比比皆是。难怪有些孩子能说会道但害怕写作。
  其次,好效果来自于宽松的氛围。
  小学阶段的作文真正应该叫作“习作”,就是练习写作的意思,只不过我们习惯上称为作文罢了。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象形字。瞧,这是繁体的“習”字。大家看,这个字上部分是鸟的羽毛,下面是太阳的图案。合起来就表示一只小鸟在太阳下练习飞翔。大家想一想,小鸟学飞有什么特点呢?不怕失败,多次尝试,有大鸟指导,善于模仿。把这些特点组合起来,你对作文就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啦:作文就需要多次练习;需要模仿;写错了不要紧,写不好更不要紧;不要忽略了老师、家长的指导。这样看来,孩子初学写作,原本应该得到更多的包容,让他们感到宽松、愉快,能够信马由缰,自由驰骋万里。可是现实往往相反,和作家相比较,孩子们的写作行为真的很像“戴着脚镣跳舞”。你看,作家写作能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尽情倾泻于笔端,一气之下还能将作品雪藏冰封,读者也带着一种由下而上的崇敬眼光来看这些文字符号。而孩子则不行,小学阶段的写作行为是一种在限定范围内的精彩:写作不能离题 ,必须体现题目规定的种种要求;不能用各种未经认可的语言方式;不能表达一些不入主流的灰色情感;写到愤怒、伤心时不能将作文一撕了之,还得工工整整地上交;为博得评价者的欢心,还要说些言不由衷的话……在这种紧张的主流情绪控制下,怎么能写出儿童真实的作文呢?而百字作文就大胆地鼓励孩子不受这种形式上的束缚:题目自拟,素材自选,表达自主,体裁自定,长短自由。写坏了,撕掉重来!实在无话可写了,一句话交待也能通过。在这样宽松的写作环境下,每个孩子都认为自己能写,加上教师的鼓励,逐渐爱写,超强的自信心支持着他们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好效果仰仗于训练的强度。
  作文水平的提高与训练强度有着密切关系。为什么很少孩子会畏惧说话呢?是因为他们说话的频率高、途径广、学习强度大。举个例子说,幼儿在开口叫“妈妈”之前,至少已经听了四千多次“妈妈”这个词的发音。而写作文使用的是书面语言,学习书面语言主要限于几节语文课,作文课更是凤毛麟角,其练习的机会也就一学期才七八次,密度和频率都非常低,这就无怪乎他们写作时有障碍了。而每日一篇的百字作文,虽然简短,但从频率上将习作训练的强度大大增加,能很有效地促进孩子储备词汇,积累素材,吸收和运用书面语言为表达服务。
  再说个例子,青年朋友们喜欢发短信,随时随地有想法就记下来,发出去,越发越顺手,编写的信息也越生动。短信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后的“第五种媒体”,成为青年群体普遍的生活方式之一。现在,撰写百字作文和发短信一样,短小但训练强度大。使得用百字表情达意成了表达的常用方式,甚至是日常表达的习惯。试想一下,写的习惯形成后,写就不再会是难事了。
  如果您的孩子还没乘上进步的“电梯”,请抓紧吧!爱上百字,作文不愁!
其他文献
一年一度的零食节,学校举办了一次吃零食大赛。规则是:要以小动物的身份,在森林美食城里找到尽可能多的零食并且把它吃掉。我现在是一只贪吃的胖松鼠。我来到了一棵树下,看着树上红着脸的苹果朝我微笑,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想吃树上的苹果。因为太胖爬不上树,就找来一架梯子,可是还没来得及爬,就被小黄狗吃掉了,原来梯子是饼干做的。正为吃不到苹果发愁时,突然灵光一现:“苹果树也能吃吗?”我抱着树啃了一口,果然,这树
秋天,静悄悄地来了,用它独有的味道——桂花香,为刚刚摆脱夏天酷热的我们送来了一场味觉的盛宴,也提醒我们秋的到来。  桂花香是秋天独有的味道,它明明香气逼人,却又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感觉,令人百闻不厌,难怪有人说“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呢。桂花不仅好闻,而且还非常好看。一朵朵小小的桂花总是凑在一起,像一把黄色的伞,好像在说着悄悄话,又好像在抱团取暖,怎么也不愿分离。  桂花还能做成很多美食,比如:糯米
有一次,我的好朋友晓宇被老师批评,趴在桌子上大哭,哭声惊天动地。周鹏看见了,灵机一动,大喊:“不好了,班上发洪水了。我不会游泳,救命!救命!” 晓宇哭得更厉害了。我火冒三丈,警告他说:“你别再说三道四,要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周鹏听了,又夸张地大叫:“哇,火山即將爆发了,大家快跑啊!”弄得我和晓宇哭笑不得。周鹏真是一个搞笑大王啊。  评语  习作截取生活的一个片段,主要通过人物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
最近,一张以“老师说带一条小鱼来观察”为主题的图片,在各大网络平台火了。带一条大鱼的小朋友的爸爸是这样解释的:这个事情也挺乌龙的……主要是小孩表达得不清楚,他说什么鱼都可以,那反正我钓回来的鱼还有几条,就拿一条给他去玩儿。本身鲤鱼也不好吃,就让他带学校了……(哈哈哈,谁来扶我一下,我还能再笑两天!)好吧,没有被爸妈坑过的小伙伴就不要举手了,有料要爆,有苦要诉的请这边走,我们来唠唠吧!  一号爆料者
爱吃的人都萌萌哒,  装酷耍帅一秒破功。  猛鹿:刘诗诗难得的几条微博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美食;蒋欣演《欢乐颂》的时候,别人忙着念台词,她忙着吃,还天真地以为镜头拍不到自己,马不停蹄地夹了好多肉。顿时就觉得她冷艳尽失,萌感倍增哇。  绿酒:怪不得刘诗诗会被叫刘英俊,果然是识“食物”者为俊杰啊……  宁小瓷:那林俊杰肯定也对美食有很深层次的研究了……  爱吃的人没心机,每天忙着吃,  哪有心思去算计别
我看了眼面前冻得瑟瑟发抖的女子,斟了杯热茶递给她。在这样的风雪天气,还形单影只地在路上奔波,却衣着华贵,全无为讨生活汲汲营营的模样,多半是个有故事的人。  “我在找一个人。”女子感激地看了我一眼,还没等我开口,就自顾自地说了起来,“那个人曾说过,要与我生世相伴,可我却找不到他了。”她捧着茶,水面被氤氲的雾气遮掩,隐隐印出她眸里的哀戚。  故事的开始像极了话本子里的传奇,少年外出在热闹的城中闲逛,偶
今天早上,我发现厨房的墙壁上湿漉漉的,走近细看,只见瓷砖上面沾满了细细密密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从哪儿来的呢?人会出汗,动物会出汗,难道墙壁也会出汗?一连串的问题在我的脑海里闪过。  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跑过去问妈妈:“妈妈,墙壁‘出汗’了,真奇怪!为什么呀?”妈妈神秘一笑,没有告诉我答案,只是说:“你自己去弄明白吧。”  我只好上网寻找答案,原来墙壁“出汗”和天气有关。下雨前,空气很潮湿,有许多
我设计了一条彩虹裙子,是给喜欢彩虹的小朋友们穿的。  裙子顏色是五彩缤纷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一条条分布在裙子上,汇成了一条艳丽的彩虹。你瞧,彩虹上还有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它们好像正在捉迷藏。我看着迷人的彩虹,怎么看也看不够。看着看着,我仿佛坐在彩虹上和蝴蝶们玩起了游戏呢。  小朋友一定会喜欢我设计的彩虹裙。穿上这裙子,走在大街上,会不会像一条彩虹飘过呢?
我  17岁的我,戴着沉重的黑框眼镜,把自己埋在摞起来刚刚好盖过头顶的资料后面看厚厚的小说。右手边是窗户,窗台上放着红色盒子的脑心舒口服液,漂亮的玻璃瓶子摆得整整齐齐。虽然我并不是为了高考百般焦虑的好好学生,但在这样紧张的氛围下还是容易睡不好。  高二,波澜不惊下的暗流涌动。  妈妈在一个平常的午后来看我,许久没有见过外出工作的她,我的心情兴奋而愉悦。但妈妈只是略带笑意地看着我,我隐约觉得哪里不对
沈眉弯今天喝了点儿酒,脑子不太清醒,在私塾里转悠到哪儿都觉得眼前有无数小星星在眨眼,偏还有不长眼的小娃娃来问:“先生,你是不是又偷喝了王大夫私藏的桃花酿?”  沈眉弯把手里的书卷卷起来轻轻敲到多嘴的小娃娃头上:“胡说八道,先生我只是碰见个开心事儿而已。”  清河村位于褚、平两国交界处,但因为地方小,村民也不多。两个自诩泱泱大国的国家都没把这块地儿放在眼里,久而久之,这里竟变成了一块“两不管”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