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对少年儿童的影响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city_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技信息技术取得了广泛应用,网络媒体光芒四射,大大拓展了文化传播的渠道。在这种文化传播背景下,如何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对少年儿童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网络环境;群众文化活动;少年儿童
  中图分类号:G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37-0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发展使社会上的文化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为社会力量办文化、参与公益文化建设拓展了渠道提供了新平台,为提升少年儿童的文化知识水平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粮食。而少年儿童作为新媒介环境下的热心受众,也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受其影响。为此,下面主要探讨网络媒介环境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不良影响及群文工作者如何加强应对措施。
  一、网络媒介环境下群众文化的特征
  (一)时尚性与通俗性。对于群众文化而言,它属于一种流行文化,不同的时代,其内容也不尽相同。在网络媒介环境下,群众文化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以新颖、时尚的眼光站在了时代潮流的最前沿,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公众,占有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形成了一种非常流行的文化。
  (二)娱乐性与商业性。群众文化也被称作大众文化,常常以娱乐性为中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只要能让广大群众高兴,什么招数都使得上。此外,商业性也是群众文化的一个特征,由于群众文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伴随着文化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销售,各行业将群众文化当成一种宣传渠道,这种以群众文化作为消费的行为在新媒介环境下尤为突出。
  二、网络文化对少年儿童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一)淡化了少年儿童的价值道德观念。群众文化倾向于娱乐、崇尚快乐,往往是随心所欲地进行传播,极少考虑到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和历史使命。网络媒介环境下,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普及,西方意识形态不断渗入我国的群众文化,冲击着我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同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少年儿童。对于少年儿童而言,社会阅历少,思想较单纯,缺乏是非辨别力,面对强大的文化阵营,其思想观念容易动摇。在群众文化的强大冲击下,极容易淡化少年儿童的价值道德观念,其消极影响不可估量。
  (二)削弱了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网络媒介环境下,东西方文化在网络技术的连接下,逐渐变成一个庞大的世界文化体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互通有无,弥补不足,各国都在吸取新知识的现象值得赞成。外国文化的渗入,尽管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内容,其积极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促进了群众文化的有效传播,但是也有不合乎我国国情的意识形态存在其中,不利于少年儿童文化素质的提高,甚至会被少年儿童误认为是优质文化,从而全面吸收群众文化中的外来文化,分不清好与坏。
  (三)诱发了少年儿童行为方式的异化。在网络媒介环境下极易诱发少年儿童行为方式的异化。其一,服饰方面的异化。比如:在追求时尚的现代社会,各种网络视频层出不穷,明星偶像竞相争艳,一些少年儿童在自己衣服上印着明星的脸,手机和书包上挂着的卡通挂件,牛仔裤喜欢戳洞,美其名曰:“时髦”。其二,口头语言的异化。比如:少年儿童口语喜欢用“菜鸟”“潜水”“大虾(大侠)”等网络流行语。其三,行为规范的异化。许多少年儿童喜欢过洋节、染彩发,甚至出现明显与传统道德规范相悖的行为。最后,消费观的扭曲。比如:许多少年儿童追求名牌,穿着名牌裹身,以便“展现个性”,相互之间攀比成风,这些攀比消费行为分两种情况:一是本人收入较高或家庭富有,比阔斗富,以显示气派;另一种是炫耀攀比之心,只是炫耀攀比的现象,完全是其虚荣心的膨胀,属于一种被扭曲的消费行为,这种被异化的消费观不值得提倡。
  三、少儿活动中心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应对网络文化负面效应采取的措施
  (一)用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智慧为少年儿童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家庭、学校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着最直接的影响,可以帮助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性格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者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以及家庭的文化氛围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抵制不良文化。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的群文工作者利用少儿活动中心这个平台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针对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郑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设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服务指导中心”。结合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社会三大因素来分析导致少年儿童心理障碍的原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消除心理障碍、塑造良好品行。目前该指导中心已经接待了近万名少年儿童,为许多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少年儿童做了心理疏导,为他们恢复自信,端正价值观,重新认识自我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二)为少年儿童创造纯朴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当今社会,物质水平非常的高,而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非常的恶劣。电视、电影、网络游戏不断扼杀孩子纯洁善良的心灵,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做为德育教育场所的少儿活动中心应该引导他们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使他们能够淡然的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诱惑,安全的度过人们最易叛逆的时期。从2013年至今,郑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就“网络文化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多次开展过专家座谈。家长、学生、老师面对面,就如何提高少年儿童阅读欣赏、扫除文化垃圾,进行过交流。专家、老师、家长平等的和孩子进行沟通,然后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了合适的沟通方法,与孩子们进行深入的交流,使他们能够有能力抵制不良文化。同时还定期举办图片展,宣传和教育少年儿童对国学的欣赏和认识,教授欣赏阅读的方法,效果非常的好。同时建立“文化大篷车”,进社区、进乡镇,通过文艺演出、游戏等多种形式对少年儿童进行文化宣传教育。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少年儿童的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和判断能力,自觉抵制不良图片、视频,合理应用互联网发展自己,树立正确的文化认识。
  网络的大发展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时代趋势,为了避免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因此,少儿活动中心必须发挥其德育功能的优势,为少年儿童在校外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未来建设者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群文工作者在其中也应起到积极的作用,努力在学校、家庭、社会之间为少年儿童创设良好文化氛围,为他们注入文化正能量而努力。
其他文献
色彩作为一种先声夺人的传达要素,能够给人视觉上最直接的冲击力和艺术上最强烈的感染力.它以视觉和知觉相互混合的形式向人们传达着一种观念.在VI设计中,运用精准的色彩来充
现在的大学生自小就生活在互联网的时代中,他们接受信息及处理问题的主要方式也是在电脑或手机等移动互联网设备的终端.因此,把思政课传统的教学模式跟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就成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650000)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36-01  《蒼山 景》  《洱海》  《农耕》  《校园 阴天》  作者简介:巨晓峰,女,汉族,山西人,研究生,云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油画(意象风景)。  刘芊妤(1990.10-),女,汉族,山东人,硕士,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研究方向:影像艺术。  李文芳,女,汉
期刊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服装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同时,随着全球工业发展的逐步升级,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愈加严重,一时间环境保护问题成为当下急需
于连胜 著名诗人、书法家,第八届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世界华人书画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诗意书画年展组委会执行主席、世界诗人大会诗意书画艺术委员会主席,世界华人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公益文化中国行”组委会秘书长、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公益文化发展中心主任。  诗是什么?现代思想家马一浮先生有四句话说得恰到好处:诗其实就是“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
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以深入到国民经济改革的重点领域.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素质人才需求不断扩大,作为高职院校应全面认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以便做出转
文章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对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青年科学基金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促进作用,剖析目前存在问题并提出几点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儿童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42例不同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患儿使用常规氧疗、鼻塞式CPAP及呼吸机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