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连胜:笔墨牵诗怀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ebbs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连胜 著名诗人、书法家,第八届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世界华人书画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诗意书画年展组委会执行主席、世界诗人大会诗意书画艺术委员会主席,世界华人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公益文化中国行”组委会秘书长、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公益文化发展中心主任。
  诗是什么?现代思想家马一浮先生有四句话说得恰到好处:诗其实就是“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叶嘉莹教授认为,这是关于诗的最精彩的一句定义。诗是人心的苏醒,离我们的心灵最近。孔子说:不读《周南》《召南》,犹正墙面而立。一个人对着墙面而立,就是隔,就是将自己的心封闭起来。孔子主张的仁,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尽心尽情的精神,正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人性与人性的照面,这也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石,中国文化的千年之梦。
  对于诗歌,于连胜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观点,他认为,诗不仅要有自我性,更要有社会性。好诗不只是有诗人独有的身世感,还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和时代感。只有那些能够被社会和历史所肯定的诗,才能是有出路的,有前途的。
  除了诗歌,于连胜先生的书法作品更是彰显出诗人独有的风范。著名学者刘墨认为,古代评价书法的标准有“神、妙、能、逸”,而于连胜的书法作品则属于“逸品”。他的书法和诗歌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他用书法来传达他的诗意,同时用诗意让他书法的点画充满一种诗人独有的情怀和情趣。
其他文献
请激励出列,道术并用  孔子是鲁国人,可为何要到其他国家去游说讲课呢?鲁定公十三年,季孙氏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正如刘康公所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因此若能得到一块祭肉,对于臣子来说无异于现场中奖,是至高无尚的荣誉。可是祭祀后,按惯例给大夫们送祭肉时并没有送给孔子,于是孔子愤而离开鲁国,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旅程。当然,这也成就了孔老夫子的千古圣名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美两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概况,而后从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学科定位、学科人员构成、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层次与理念、人才输出、课程结构、教学模式等方面
色彩作为一种先声夺人的传达要素,能够给人视觉上最直接的冲击力和艺术上最强烈的感染力.它以视觉和知觉相互混合的形式向人们传达着一种观念.在VI设计中,运用精准的色彩来充
现在的大学生自小就生活在互联网的时代中,他们接受信息及处理问题的主要方式也是在电脑或手机等移动互联网设备的终端.因此,把思政课传统的教学模式跟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就成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650000)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36-01  《蒼山 景》  《洱海》  《农耕》  《校园 阴天》  作者简介:巨晓峰,女,汉族,山西人,研究生,云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油画(意象风景)。  刘芊妤(1990.10-),女,汉族,山东人,硕士,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研究方向:影像艺术。  李文芳,女,汉
期刊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服装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同时,随着全球工业发展的逐步升级,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愈加严重,一时间环境保护问题成为当下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