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沟通更有效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物理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沟通效果,结合苏科物理新教材使用体会,从几个方面讨论了提高课堂沟通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沟通效果;知识表征;知觉水平观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63-001
  
  物理教学中,我们经常注意到这些问题:1 为什么有些物理知识学生容易记住,有些则较难。2 为什么同样的知识,有些学生能迅速掌握,而一些同学则掌握比较困难。我们怎样能在同一个舞台上和如此多种多样不同的学生有效的沟通。我们要注意学生共同的心理特点,也要想到每个学生的思维习惯是不同的,学生的“知识表征”多种多样的。在认知心理学界,一般把信息在人脑中的呈现方式统称为知识表征,知识表征的形式则为编码。同一个知识,在大脑中既可以是表象编码,也可以用抽象的符号编码。每个人对于外在的各种刺激反应会因为他们的“知识表征”各不相同,使用的“自我对话”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在课堂里的几十个学生他们各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我们只有让同样的知识呈现的形式多样化以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适合每一位学生。
  纵观新的苏科版物理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共性特点,更关注学生学习的个性特点,不仅有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更有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供课堂讨论。教师如果充分合理利用教材,安排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环节会使课堂沟通更有效。
  
  一、活动得快乐,学习得自信
  
  合理安排学生活动是我们给不同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学习的机会,用活动调节课堂气氛,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活泼学习的场所;用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活动中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用活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堂安排的活动要力求简单易行,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与并能有所发现。
  如在《声音的特征》一节教学中,每个特征的介绍都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设计活动。为了让学生开始探索描述声音的语言,我让学生比赛描述身边同学的特征,描述自己文具不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学生能较容易地理解“特征”是用来描述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的语言,使“特征”这一抽象的词语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形象化。为了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强弱和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我和所有学生一起动手,将食指和中指放在自己的声带上,慢慢提高声音,感觉自己声带振动的变化,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活动中充分利用自己的触觉表象系统对“振幅”有感性的认识。
  又如在“研究光的传播路径”时,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堂上比赛打手影,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影子的形成原因,在观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活动过程中自己形成的初步结论,在过程中师生不断总结完善得出“光的传播路径”。
  这样的课堂实例很多,在苏科物理新教材中随处可见这样简单易行的活动安排,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启发很大。这样教师教学活动安排合理,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活动,在活动中师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层深入不断总结,感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喜悦。不同类型的学生能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知识表征”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不断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
  
  二、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提高观察能力
  
  从知识表征原理来看,有两种水平的观察,即知觉水平的观察和思维水平的观察。知觉水平的观察的心理机制是模式识别,即将眼前看到的刺激模式与个人头脑中贮存的直觉模式进行比较,从而认识眼前的刺激模式的过程。思维水平的观察是以概念和原理为核心的知识机构的应用。在信息加工心理学中,前一种加工被称为数据驱动的加工,加工过程由下至上,加工速度慢;后一种加工被称为概念驱动的加工,加工过程由上至下,加工速度快,可以视为各种认知图式表征的概念和原理的应用。
  初中学生因为知识水平和其思维发展的特点,在探究实验初期大多是以视觉水平的观察为主,有些学生思维水平的观察能力较强,而另外一些孩子的观察能力则较弱,这种能力的差异在于学生头脑中已经贮存的知识的丰富程度不同。课堂实验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首先我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关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苏科版物理新教材内容的编写顺序遵循着科学发现的进展过程,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活动中虽然我们會看到,学生的表述显得偏激和极端,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抓住一点不计其余,但是这些可贵的零星的思考让中学生体会着成功的快乐,我们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思想,巧妙引导学生将自己片面的不完善的想法逐步加工完善。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观察实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足。只有学生真正看到自己的不足,他才会尝试改变,当新的变化发生时,他就有可能进步。
  其次,我针对学生思维中尚存直观形象性的特点,安排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动态的观察中发挥自己形象思维强的特点。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中,我安排两位同学配合表演“照镜子”的游戏,他们一位扮演人另一位扮演镜中的像。观看表演过程中学生发现扮演像的同学有很多错误,他们会开怀大笑,在笑声中他们体会到自己平时照镜子时未曾注意到的细节。这一活动的安排避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尚不完善的弱点,让他们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归纳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从学生思维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来看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归纳推理能力高于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学生完全有能力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归纳推理得出结论。这样的课堂安排既能有效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可以逐步完善思维能力,完成从形象直观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更能促进学生后续应用知识的能力的发展。
  合理用好新教材需要我们改变观念不断学习努力探索,真正使课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其他文献
摘要:时人生的思考,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立足于对课文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语文课将会真正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关键词:课堂;生活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11-001《人生》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这个单元以“生命”为主题,选取四篇描写大自然和人类生命的现象、探究生命的规律
摘要:高中《牛津英语》(译林版)教材具有图文并茂、内容新颖、贴近学生生活等特点。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教材特点、教学使用中所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正确认识这套教材,发挥这套教材的优势,不断提高《牛津英语》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教材;特点;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15-001    一、高中
摘要:初二学生的学习是初中阶段的关键时期,学生处在知识技能的分化阶段,教师在教学当中,不能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习题的讲解,要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开口说,要让学生能把学到的英文用于实际交际中去。关键词:语法;课堂;活跃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16-001目前,英语教学正处于改革的时代,课堂教学强调对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培养,强调让学生在情景
摘要:过分地追求教学成绩和高考升学率,使得真正实现《牛津高中英语》新教材的教学要求,达到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受到很大影响。笔者结合教学实际,简单论述了《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在实施过程中的几个误区,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关键词:《牛津高中英语》;过多;过于;过分;过度;过量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19-002《牛津高中英语》教材遵循新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创设积极健康的情感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学生全身心的发展,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关键词:体育教学;融入;情感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32-001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体育教
摘要:本文是我结合我校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对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探索出的一套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改的要求,历史课堂教学分“三步走”:第一步,初读感知,把握史实,完成识记;第二步,设疑诱恩,问题探究,完成理解;第三步,联系现实,拓展深化,学会运用。关键词:“1234”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三步走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
摘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在政治课教学中要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创新成为政治教学的灵魂。关键词:素质教育;政治教学;创新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39-001政治课教学更需要“技术性”的创新。在新课标下课堂教学怎样创新呢?第一,要提高认识,转变教育理念。在新课标下,政治课堂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
摘要:文本解读,就是教师与课标、教材、编者、學生展开多重对话,找出蕴涵在文本之中的学生语文素养生长点的过程。本文探讨“多重对话”背景下文本解读的实施策略,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文本解读;教师;学生;课标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48-002    文本,是一个由语言符号或者非语言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
摘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助于打造高效課堂,为此要通过教学实践,创设思维情境提升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展示思雏活动提升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巧用思维布白提升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追求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的高效性。  关键词:思维情境;思维活动;思维布白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51-001    李炳亭指出:“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摘要:教师要更新观念,跳出题海,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加强学科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更要扩大知识面,扩充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关键词:跨学科;听课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53-001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出现了综合化和整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