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法”课堂“活”起来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inga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二学生的学习是初中阶段的关键时期,学生处在知识技能的分化阶段,教师在教学当中,不能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习题的讲解,要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开口说,要让学生能把学到的英文用于实际交际中去。
  关键词:语法;课堂;活跃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16-001
  
  目前,英语教学正处于改革的时代,课堂教学强调对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培养,强调让学生在情景中积极操练。下面针对我上的一节英语公开课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案例描述
  
  教学目的:
  1 现在完成时的意义、构成
  2 分清与一般过去时的用法区别
  3 分清have(has)been to have(has)been in/at have(has) gone to三者的区别
  4 分清短暂性动词和延续性动词的用法
  5 写一篇老师的介绍
  Stepl.Warm-up Do you remember these sentences inUnit l(Reading)?(现在完成时句子)
  Step 2 Presentation
  1 现在完成时的构成?助动词have (has) 动词的过去分词
  2 现在完成时的主要用法
  (1)表示过去发生或已完成的某一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常与already just yet never ever before等连用,也可以和包括现在在内的时间状语,如these days,this year,so far等连用。
  (2)表示过去已经开始,持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可以和表示从过去某一时刻延续到现在(包括“现在”在内)的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for 表示一段时间的词组,since 表示过去某一时刻的词或词组)谓语只可用延续性动词。
  Step 3 Revision
  现在完成时注意三个分清
  1 分清have(has)been to表示某人曾经去过某地have(has)been in/at
  2 分清与一般过去时的用法
  3 分清短暂性动词和延续性动词的转换
  Step4 With the topm Our English teacher
  在这节复习课中我是这样处理的:在上这节课的前两天我们学校组织了一年一度的春游,在设计课的时候我灵机一动,把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融人到现在完成时的教学,比如在复习完现在完成时的构成和一般过去时的区别后,我在课件上打出同学们在红山动物园的照片,并问其中的一位同学:“Who are they
  S:They are Fangzhen and Ying ziyang;T:Where wereyou? S:We were in Hong Shah Zoo T:When didyou go there?S:We went there two days ago.T:Have you been to Hong Shinl Zoo?S:Yes.We havebeen there wlce.T:How long have you been inthat place on that day?S:We have been there forabout two hours on that day.T:Did you have agood time that day?S:Yes.We were very hap-py!It was an exciting day!接著让学生两人一组练习。这节课的最后,我还设计了一个活动来介绍Our Englishteacher To write down a short composition using thepresent perfect tense as many as possible.这个活动把我这节现在完成时的语法课知识得到了具体运用。在导入这个活动前,我说You may know me at the pre-sent.Do you know my experience in the past? 请看老师的旧照片和我们老仙林中学的照片,然后再看表格:
  
  分四个小组写,先在组内讨论,让组员至少说一句,协助组长在展示板上完成,最后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汇报本组的成果。
  
  二、教学反思
  
  这堂课主要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学习法”。我觉得课堂中能够真实呈现的语法教学情境,比依靠学生回忆,想象营造出来的情境更鲜明形象,更富有魅力。这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在复习短暂动词和持续性动词的过程中,时间显得仓促,在小组讨论中,仍然是中等偏上的同学占据主动地位,一些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不敢开口或者没有开口的机会,学生参与得还不够,参与的面还不广,有的学困生还没有真正动起来。
其他文献
摘要:歌唱呼吸要无声练习和有声的练习相结合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理想效果。关键词:歌唱呼吸;呼吸器官的锻炼中图分类号:J6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9-123-001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歌唱家都把呼吸的问题视为歌唱的生命力。传统中有“气为声之本,气乃音之帅”的说法,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在声乐教学中,往往有很多同学会出现很多毛病。气息运用不当还会造成许多对生理不
摘要:本文将道家生态伦理思想与史怀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加以比较,分析研究:者的异同。关键词:道家;道法自然;史怀泽;敬畏生命中国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9-129-002在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文明中,道家学派的生态伦理思想十分丰富,自成体系。它以高度的哲学性、深沉的宇宙性、朴实的自然性彰显出独特的品性,故有学者称,“最能够与当今西方所倡导的生态伦理
摘要:分析了“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主旨和意义,解析活动面l临的争议与困境,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认为冬季长跑是在提高学生体质方面兼具科学性与可行性。各级学校应积极投入、灵活组织,学生家长正确认识体育与智育的辨证关系,学生应掌握相应的长跑知识,相关部门应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活动持续开展。关键词: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思考中图分类号:G8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运动即是健康的理念,深入人。群众性的长跑活动也逐渐成为增强体质、强健体魄的全民健身运动,这种群众性的健身运动与竞技体育不同,其目的是为了抵御现代生活所带来的危害——“亚健康状态”的产生。因此,长跑已成为人们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如何把这项大众型的健身活动理论加以研究和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俱乐部制;健美操教学  中图分类号:C91
摘要:本文通过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研究,为乒乓球选修课技术教学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使用上,结合传统的组织、练习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乒乓球选修课;技术教学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9-137-001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也应该向信息化靠近,所以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的引用无疑是对其的一个新活力的补充。体育教育作为教育中
摘要:当前,社会上一些注重功利、突出自我、价值取向多元、社会道德滑坡等失衡现象,严重影响到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为此,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养成是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使家庭、学校、社会、党政联动形成合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和提供良好的氛围。关键词:中学生思想道德;慎独教育;行为习惯养成;内在约束力;信念和良知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时间匆匆逝去,回顾班主任工作历程,我好像沉浸在育人的梨园中:时而为自己取得的成功一招而喜,时而为班级的不良习气而怒,时而为家长的教育失败而哀,时而为学生的一点进步而乐……三十多年的“喜怒哀乐”的实践,让我懂得:要想把一个班级管理好,必须把“爱、严、实”贯穿整个班主任工作的始终。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爱;严;实中国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9-
摘要:新课程中学英语大纲要求“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要完成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做到有效英语阅读教学,需处理好阅读目标、技能、课外阅读等这几个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目标;精心设计;阅读技能;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04-001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一项基
摘要:时人生的思考,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立足于对课文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语文课将会真正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关键词:课堂;生活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11-001《人生》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这个单元以“生命”为主题,选取四篇描写大自然和人类生命的现象、探究生命的规律
摘要:高中《牛津英语》(译林版)教材具有图文并茂、内容新颖、贴近学生生活等特点。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教材特点、教学使用中所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正确认识这套教材,发挥这套教材的优势,不断提高《牛津英语》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教材;特点;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15-001    一、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