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下降及医患关系之间的矛盾,本研究从临床实践教学入手,通过建设儿童骨科临床教学资料数据库、改革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培养学生的基本临床思维、基础专业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完善临床教学的双向评价反馈机制等方面,探讨全面提高骨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方法。
【机 构】
:
400015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400015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400015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下降及医患关系之间的矛盾,本研究从临床实践教学入手,通过建设儿童骨科临床教学资料数据库、改革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培养学生的基本临床思维、基础专业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完善临床教学的双向评价反馈机制等方面,探讨全面提高骨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方法。
其他文献
医学生人文教育存在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脱钩、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课时量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与期望值差距较大。通过医学生人文教育与临床实践结合;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教材选编和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队伍结构;建立健全相关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医校对接制度、医学生人文素质考核制度和医院带教教师立体化评估机制,不断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水平。
接受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是解决未来儿科疾病基层首诊、分级诊疗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针对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儿科实践、轮转与考核体系,本研究总结了全科住院医师在综合性三甲医院儿科为期2个月的轮转及其优势,针对理论知识遗忘、对疾病认识不深、个别教师带教意识不强等问题,通过多渠道探索学习方式、增加自我学习积极性来夯实全科医师的理论基础,加强师资培训和奖励制度来促进专科带教全科的教学方式,以及推动
教学设计是教学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目前,在中药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研究论述了中药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加强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并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宗旨的情感态度目标设计;从思维导图出发对教与学进行"点-线-面"的设计;以案例导入法为例的对课堂导入方式的设计等方面阐述具体的教学设计实例。
针对内科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课、在线PPT及网络反馈测试的基础理论教学方法,涵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考核等;以系统化、具体化、条理化、清晰化辅助学员临床实践,达到培养真正具有全面临床实践能力的住院医师的目的。
目的论证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采用团队式自主学习的实用性。方法将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大三学生186人随机分成A组(实验组,96人)和B组(对照组,90人),分别采用团队式自主学习和传统学习方式学习,并从批判性思维能力、课终评价等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比较。数据均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两组学生课题开始前CCTDI量表得分:实验组(271.10±19.77)分、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角色扮演法(role playing teaching,RPT)在皮肤性病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112名临床本科实习生随机分成实验组(PBL结合RPT教学,n=56)和对照组(PBL教学,n=56),实习结束后通过临床见习理论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对两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
为培养具备较强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救援医学人才,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对全校新生开设急救常识课程;对高年级临床医学生开设《基础灾害救援医学》专业课程;三支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对社会开放式急救培训。以构建灾害救援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结合的教学体系;开展多形式的灾害救援仿真情景实践教学;灾害救援医学校内教学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为特色。实践证明,医学生灾害救援的能力和素质明显提升。
为了探讨边看边练习(practice while watching,PWW)方式在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心肺复苏培训中的教学效果。对196名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应用PWW方式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和考核,培训和考核标准参照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标准。结果显示,培训后住院医师的成绩明显提高,住院医师对PWW方式的满意率为100%。说明PWW方式可以提高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心肺复苏培训效果,增加学习兴趣。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临-住")并轨培养中,要求学生在3年时间内取得"四证"。我神经病学教研室对已招录神经病学专业"临-住"研究生培训情况回顾表明,通过"一对一"指导、导师负责制、PBL和特色文献阅读会等措施,使研究生的临床专业能力、临床思维水平及临床科研能力均有效提升。今后需根据学科特点,进一步完善更适合"临-住"研究生的培训方式。
由于传统医学教育中医患沟通相关教学未被充分重视,导致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不足,间接造成医患纠纷问题出现。实习医生需要多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多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认真对待医学实习岗前培训,主动参加政府及医院等组织的人文社会活动,积极参与早期接触临床等活动;通过临床实习,强化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提高医患沟通实践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