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fx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高中语文中的大阅读和诗歌鉴赏都是在语文考试中占有不小比例的,在整个高考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普通学生都没有重视这一块,做题情况也欠佳,在解答的整个过程中思维比较混乱,解题策略也没有。但是培养学生自身对于现代文学把握,分析词句含义是阅读理解和诗歌鉴赏类题目的重要检测手段。那么就需要好好把握词句含义,注意意思的理解,主题的掌控,做好审题这一步骤。本文将从审题的常见误区、习惯培养、以及怎样实施审题过程几方面入手,详细分析在诗歌鉴赏和阅读题中审题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 阅读题 审题训练
  提到审题,同学们可能都没有想到阅读和诗歌类题目上,其实有关阅读题和诗歌鉴赏类题也是需要审题的,只有通过认真审题,才能把握好文章的主题,明白作者心中所想,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时正是有可能在答题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点偏差就导致对作者的情感走向把握不准,整个答题走向进入误区,导致考试失分。但是这种审题也不是仅仅就在考试的时候注意些就行,也是需要平时做阅读题和诗歌鉴赏题目时,不断的训练,培养审题意识,养成能审题的习惯和会审题的能力。
  一、审题常见误区
  (一)看错题
  看错题这种情况也是不少学生在考试中阅读题部分常犯的错误,由于考试氛围比较紧张,又担心时间不够,为了节约时间,开始走马观花,大段大段的跳词句看段落,就常容易出现将题目看错的情况。比如,关于“美的文化”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并结合文中的实例来分析具体感受。这道题的关键就在于要结合文章,很多同学谈了对“美的文化”的感受,但都是结合自己的认知和感受来答题,实际上题目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把握,要求结合文章的实例,结果不少同学都偏离了题目中心。
  (二)看漏题目信息
  粗心看漏信息,这个问题也是不少同学答题失分的关键。在诗歌鉴赏题目中,有个《阮郎归》的宋词,要求结合内容分析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什么作用,这题主要是考察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结构作用,有些学生没有把握好词下阕的情感变化,将注意力只放在了上阕的景物感情之中。
  (三)没有深入的思考词句所要表达的意思
  有些诗词和文章的感情表达是随着作者的情感变化一波三折的,很多学生看到某个词句,再结合自己的平常的阅读积累就认为已经理解了作者感情,不愿意再深入的审题,常导致错误理解题意,答偏失分等情况。比如:在一首唐诗中,问到如何体现“早发”之“早”的?这种属于“一字领全诗”的题目类型,就要先总述如何体现的,也就是关键方法,然后逐一分析句子,最后结合作者情感分析表达。但是许多的学生仅仅将句子逐一分析,没有将“早”字放入整首诗中,结合诗人情感表达来分析,不知道这道题所要表现的是诗人的一个情感烘托,导致失了分。
  (四)题目多问易被忽略
  在答题过程中常会有一题多问的情况,但是有时可能因为有一问太难或太容易,到时注意力被分散,反而没有注意到有多个问题。比如:本文哪些描写再现了“最鲜活的历史”,而又如何理解“这是历史的另一种写法”。这个题目是有两个问题,但不少同学都是只答了前一问没有顾到后一问或者只答了后一问忽略了前一问。
  二、如何审题
  无论是诗歌还是阅读,题目考查的内容绝对是离不开原文,首先就是要对文章本身有一个大致的主题把握,这往往是审题的第一步,之后才能具体的看每个题目详细考查的是什么。
  至于每道题目具体怎么审题,也就是要明确知道每道题目隐含的什么意思,考查什么内容,从何方向答题。
  下面以诗歌为例,《昭君怨》这首词的下阙表现了词人的什么思想?首先是大致明确词人整首词表达的感情。
  明确题目意思,题目就是考查的词人的思想感情,关键词还是在下半阙上,也就是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词的下半部分上体会词人情感。一般讲题目考查确定了大致的范围,就可以反复地对这部分进行阅读和理解,从答题的角度切入分析词人的思想,在这首词中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主要是为了描写梅花,那么表达作者的思想呢,就从描绘梅花的词句上入手,“一般开”就是赞扬其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品质。语言表述方式的关键词,就在于“贫贱不移、富贵不淫”这些词语。然后当然还有其他的例子,这就不一一列举,主要是把握好这三个方向就可以准确地对阅读题和诗歌鉴赏题审题,才能明白其要考查什么内容。
  三、审题训练
  (一)文章主题把握
  无论在面对阅读题还是诗歌题目时,都要有一个大致的原文理解,这种训练主要归结于平时的阅读量,平时语文训练中要大量的阅读,在每次阅读后都要确定文章的主旨和中心句,总结每个段落的大意。
  (二)勾画出重点词句
  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对于有些文章常出现的句子,或者可能是文章中心句意的句子,都可以勾画上,这样方面明确的看到作者的文章结构和情感变化历程。在解题过程中若是遇到一些关键字,如“内在关联”“情感变化”等容易忽略但又重要的词可以勾画出以示提醒。只有在平时养成注意关键句的习惯,考试时才会避免审题过程的一些陷阱。
  (三)题目中需注意的词语
  在题目的题干中经常出现一些容易让人混淆的词语,可能是一些暗示的词语,比如:主要,最后,表现手法,根据文中例子等。或者一些易忽略的词语:据自身感受写出两个类似的事件,这种既要用实际事件举例,还要是结合文章主题的实际例子才行。还有当出现一些词语时,答题技巧的掌握。当出现“如何描述”“怎样表现”这种词语时,要考虑到表达技巧,结合感情升华主题。平时语文训练就要对这些词语进行收集,考试时就能一眼看出这些需注意的词语。
  (四)切勿粗心大意
  多读几遍题干,特别是题目中有原文语句的题目,一定要看清楚是结合原文内容还是结合自身感受,个别字差可能就是题目要考察的内容,对于有文章语句的,一定到代入到原文中,仔细上下文,看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变化。还有这个题目有几个问题,大概分值安排是怎样的,这些都可以认真的分析下。
  (五)答题后再读题干
  在答题结束后再次的阅读题干,主要是检查看自己的答题方向有没有偏,或者有没有漏答的知识点。当答完题目之后再检查时,这时心理觉得已经答完了题目不再像之前那么紧张,反而能够更好的看出题意,明白题目考察内容是什么,是一个很好的检查回顾过程。
  【结 语】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和诗歌鉴赏本身就是重要的一部分,审题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到题意,避免错失分数,那么在平时就应该注意审题的训练。培养审题的意识,争取提高阅读题和诗歌鉴赏题目的答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崔亚荣.成也审题,败也审题——例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和大阅读的审题训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
  【2】刘国宁.山东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鉴赏分析及古诗教学研究【D】.鲁东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不管采用哪种评价方式,都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内心感受,评价语言应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进步,共同提高,全面发展。  【关键词】  激励性语言 敢于批评 多元化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我曾经为课堂上的评价语而烦恼过。我们对于学生的回答既不能够仅仅局限在一个“好”字上,也不能
沈家本主张死刑程序应当慎重、人道和文明。在清末法制改革中,他多次上书朝廷,坚持维护死刑的核准程序,限制“就地正法”的适用范围,并尽量减少行政官员对死刑复核的干预;请求在死
【摘 要】  語文教学包含多方面内容,诗词佳作、中西名著、作文写作等。新课改进程开展,素质教育愈来愈为人所知,可是语文教学仍存有不足。大部分老师将教学重心放在作文写作、背诵听写上,对阅读教学持忽略轻视态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对于学生来讲阅读也就变得无可厚非。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仅只对语文单科有良好作用,还对于其他科目学习理解都有着很关键的作用。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
追逐梦想,是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是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追逐梦想的道路上难免会有阻挡,但只要有梦想在激励,未来就充满希望。于此同时,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只有人们用心栽培,梦想的种子才会萌芽。  追逐梦想,需要坚定的信念。唐恩·施里茨从小时候就希望当一名音乐家。但事实上,他唱歌五音不全,但施恩为了梦想坚定自己的信念。中学毕业以后他去了“乡村音乐之都”纳什维尔。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