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题四:登月机械问题九问九答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zh06014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每次着陆月球的16毫米电影中都没有看到任何爆炸-弹坑,也没有任何散尘迹象。
  
  在最后着陆时,下行动力系统受到压制,登月舱不再迅速减速,因此下降发动机只得支持自身的重量,其重量由于月球重力及下行推进剂的即将耗尽而减少。着陆时,被喷管出口分离的发动机推力仅为约10千帕。除了发动机喷管,羽流扩散也使得压力非常迅速地下降。运载火箭离开发动机喷管后,废气在真空中扩散的速度远远快于在大气中扩散的速度。当火箭穿过薄弱的大气层上升的时候,排气羽流非常明显地扩散。为了减少其扩大,专为真空运行设计的火箭发动机配置的铃,长于那些为地球表面运行而设计的发动机的铃,但是仍无法阻止这种扩散。因此,登月舱的废气迅速扩散至着陆点范围之外。然而,下行发动机分散了许多在16毫米着陆电影中看到的那种细粉尘。着陆器通常横向及纵向移动,照片能显示出表面顺着最后下降路径的急速穿行。最后,月球泥土被紧密压缩在表面尘埃层下面,因而下行发动机更加不可能炸出弹坑。
  


  
  2 发射火箭没有产生可见的火焰。
  
  出于简单和可靠的考虑,登月舱选用航空肼50(燃料)和四氧化二氮(氧化剂)推进剂,接触后自行点燃,无须火花。这些推进剂产生近似透明的排气。其烟流的透明度在许多发射照片上都非常明显。真空点燃的火箭发动机的烟流在离开发动机喷嘴时非常迅速地扩散,进一步降低了其可见度。最后,火箭发动机经常充分运行以减缓内部侵蚀。
  
  3 从月球带回的岩石和南极科考所搜集的岩石相同。
  
  对岩石的化学分析证实了其不同的氧同位素组成及缺乏挥发因素。只有少数“相同”的岩石及那些由于碰撞而坠落月球后变成的陨石。这些“月球陨石”的总量少于“阿波罗”任务带回的超过380千克的岩石样本数量。此外,“阿波罗”登月任务带回的泥土样本和苏联“月神”太空探测器带回的月球泥土样本在化学性质上相匹配。而且,不同于南极,月球上的岩石并没有显示出大气摩擦的影响。
  
  4 登月舱附近出现厚厚的尘埃。假设着陆发动机爆炸,这些尘埃不应该存在。
  
  尘埃是由于微流星体持续“下雨”的影响产生的,通常为几厘米厚。它形成了月壤的顶部,是一层高度仅数米厚的撞击碎石。在地球上,排气羽流可能搅动大面积的大气层,但在月球上,只有废气本身扰动尘土。下行发动机周边区域被冲刷干净。此外,由于低重力,宇航员移动的脚步及月球车扬起的月球尘埃能清楚地显示尘埃颗粒被高高扬起,但是没有大气的阻止能立即沉降。如果这些着陆行动是在地球上伪造的,就应形成尘云。
  
  5 尽管月球上没有风。插在月球表面的旗子仍在飘动。
  
  斯伯里说,“为了冷却宇航员轻便的、不通气的太空服采用了空调,月球上的风可能是由空调引起的”。
  宇航员正在移动旗子,如果没有空气阻力,这些动作会使得旗子像钟摆一样摇摆不定。许多照片中看到的横向棒从旗杆顶端延伸,是为了进行合适的展示而阻止旗子飘动。旗子的飘动其实是旗子存储时压成的褶皱,在静态照片中被误认为旗子在飘动。“阿波罗11”号机组人员无法完成扩展缩短的顶部支撑杠。后来机组人员倾向于只部分延长支撑杆。录像带显示,宇航员不管旗子的话,旗子就停止了飘动。有一个录像片段显示,旗子在超过30分钟的时间内一动不动。
  旗子没有飘动,但是在宇航员摆弄了一下旗子后,旗子开始像钟摆一样飘动。“阿波罗152号拍摄的一段时长3分钟的视频显示只有在宇航员移动旗子时,旗子才会飘动。“阿波罗112号时长30分钟的视频显示旗子没有飘动。
  
  6 着陆器重17吨,落在沙地上没有产生任何痕迹。但却能看见沙地上紧挨其旁的宇航员的脚印。
  
  在月球上,着陆器的重量不到3吨。虽然宇航员的体重远远轻于着陆器,但是他们的靴子远小于1米的着陆垫。压力或单位面积的受力决定了泥土压痕程度。一些照片中着陆垫并没有压入泥土中,尤其是当它们侧边着地时。
  
  7 作为宇航员太空服一部分的空调装置在没有空气的环境中无法工作。
  
  冷却装置仅能在真空环境下工作。背包水罐中的水通过金属板升华器里的小孔流出,在升华器中水能迅速蒸发到太空中去,蒸发热的消失冻结了剩余的水。一个单独的水环流经宇航员穿着的液冷服,通过金属板冷却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热并返回至液冷服。3.6千克的给水能提供约8小时的制冷,由于体积有限,这通常是舱外活动的限制消耗量。
  
  8 “阿波罗11”号着陆点几乎偏离指定着陆目标区域。
  
  事实上,“阿波罗12”号于1969年11月19日成功地着陆于“测量探测器3”号的步行距离之内(小于200米)。“测量探测器3”号于1967年4月登陆月球。
  “阿波罗11”号着陆于原定着陆椭圆区域中心的东南处几千米外,但是仍在着陆区域内。阿姆斯特朗半自动控制着陆器,并在发现原定着陆区中型环形山附近布满砾石时,指挥其进一步下降。“阿波罗11”号实现了安全着陆月球表面的目标,精准着陆并不是对这一任务的要求。
  
  9 据称,登月行动是在摄影棚或野外偏远沙漠伪造的。
  
  虽然HBO迷你剧《从地球到月球》以及《“阿波罗13”号》场景采用了摄影棚及安全装备,但从这些影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扬起的尘土并没有很快沉降。在“阿波罗”任务拍摄的电影胶片中,宇航员靴子踢起的尘土及月球车车轮扬起的尘土非常高,并立即以不间断抛物线弧沉降至表面。即使在摄影棚抽空空气伪造了登月骗局,但由于地球重力,尘土扬起的高度及轨迹远不及“阿波罗”拍摄的电影片段中显示的那样。
其他文献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运用虚拟参考迭代整定方法,在被控对象模型和周期信号特征未知的情况下,通过一次闭环响应实验数据直接优化整定控制器参数,通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
无论地球内遥感、遥测和遥控技术怎么完善,发射的人造地球内卫星再多再有用,都只是相当于打开了一扇窥探地球内部的窗,要真正实现千百年来人类神话中的“遁土”,科幻小说中“地心旅行”的梦想,还得给地球打开一道门。    航地长城——地心隧道    像上天有路一样入地需要有门。首先是要让大型的航地器进门试航。这些航地器多数是无人的,或者搭载有数字虚拟人。或者搭载有实验动物,以取得航地医学必要的生理数据,为载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设计调速系统,采用以转子磁场定向id=0控制和SVPWM调制相结合的矢量控制,速度调节器采用改进型指数趋近率滑模控制方法.为了减少负载扰动的影
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新疆1996-2006年农用地详查数据为依据,在分析研究土地利用的变化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农用地变化产生的环境效应。
对旌节花科及其相关类群五桠果科、猕猴桃科、水东哥科、金莲木科、省沽油科和山茶科等7科19属37种花粉进行了光镜(LM)和扫描电镜(SEM)的观察和比较.其中有些种类是第一次观
1 大橙杜鹃新种图1:1~7Rhododendron dachengense G. Z. Li , sp. nov.(Subgen. Hymenanthes; Sect. Ponticum; Subsect. Taliensia;)Species Rh. haematodi Franch. affinis,
中华历史有着5000年的悠久文明,在这历史的长河里,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化瑰宝,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谜团,比如:黄帝制造指南车的技术就是谜团之一。  有关指南车的最早记录还得从5000年前黄帝大战蚩尤的传说说起。据说在一次大战中,蚩尤在眼看就要失败的时候,请来风伯雨师,呼风唤雨,给黄帝军队的进攻造成困难。黄帝也急忙请来天上一位名叫旱魃的女神,施展法术,制止了风雨,才使得军队得以继续前进。这时
鉴于对我国香港和云南省的竹生真菌的调查和研究(1998-1999)有下列诸属和所棣12种系我国新记录。东孢菌属,节链孢属,链束霉属和其所属共计1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