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温色釉指的是一种新瓷种,内涵为颜色釉以及高温颜色釉。尽管当前在理论界暂时还没有明确的命名,但是其发展已成为趋势。本文将针对高温颜色釉的这种新瓷种作初步的讨论。
关键词:色釉;装饰;艺术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208-1
一、高温色釉的历史
高温颜色釉,是在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史当中有渊源悠久的历史积淀。宋代时期的影青瓷,它有着冰肌玉骨之称。它用的影青釉,流动性好,能够融在坯体花纹的凹面上,所以,它陷进凹处花纹的釉层比较厚,颜色比较深,在平面上的釉层相对比较薄,颜色浅淡。素雅釉色其浓淡对比来说,展现出来玉质般的神韵,这将成为青瓷历史上的又一顶峰。明代时期有较大进展,在宣德年间其烧制祭红釉,它的胎釉融合完美,浑厚鲜红的釉。康熙至乾隆时期,颜色釉瓷器的进展程度达到顶峰。那时可以烧出集哥釉、青釉、红釉、窑变釉、钧釉以及釉下青花等等集一身的瓷器,颜色鲜艳明快,展示出高超的技术、工艺,可以堪称是我国古代高温颜色釉的高峰。在古代颜色釉的装饰技术上有很大的成就,同时为现代颜色釉的装饰技术累积了宝贵经验,并且对今后的瓷器产业产生巨大影响。
二、高温色釉的发展方向
高温色釉发展是在传承了传统艺术技术的同时,不断地接受新的技术手段和科学,引导时代的形式美。其基本的框架结构已经形成了,但还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根据艺术以及技术这两方面能够进行更好的融合,这将是未来陶瓷发展的基本方向。首先从技术工艺上来说(烧制技术、色釉配置)都需要积极解决。从景德镇目前单兵作战的体制来说,在研究经费、条件和能力等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不足,同时限制了向前发展步调。这是发展中的阻碍。其次从艺术上来讲,主要表现在彩釉流动美的基础之上增添具象美,并且利用质地对比、色彩对比、材料对比以及视觉空间的对比,让作品能够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三、高温颜色釉装饰技巧简述
(一)色釉与色釉的搭配
在大自然当中的颜色是极其丰富的,然而釉的色彩品种却是有限制的。但是依然可以让釉和釉之间能够相互混合进而得到各种各样的颜色,从而丰富自己的色彩。色彩丰富,多变多样的画面,是现代陶瓷工艺技术创作当中非常值得我们探索的项目之一。因此在下面的文章中,笔者将谈谈自己工作当中的体会。
颜色釉是用工业当中的用化工原料,这和色彩学方面上讲的三原色可以得多样颜色是不同的。并不是全部的色釉进行搭配都能够调出自己想要的颜色,甚至于许多调色都可能失败。例如在调色当中,红釉以及蓝釉就调不出来紫色的釉,红色、蓝色、黄色之间相互混合很难得出黑色。变色釉、花釉、乌金釉之间不能相互乱调。
(二)色基的使用
色基的意思指的是工业用途当中呈现色氧化物并且通过高温润烧得到的着色颜料粉。例如:氧比钻、深绿色基、氧化铝之间配制只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就很快会成功。高温色釉装饰上来说,其主要是靠颜色底釉进行烘托,也就是和青花是靠青釉托底是一样意思,也就是像“红花还得要绿叶衬”的意思。现有的来作为底釉的一般颜色釉,假如不具备以上这些条件,就可以用色基进行着色。
(三)高温颜色釉绘画创作
高温颜色釉进行绘画装饰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其最主要的是描绘中国画当中的走兽、山水、花鸟、人物等等各种题材,并且以工兼写、工笔以及写意的方式作为表现的手段。使用高温色釉即兴绘画,不如民间青花爽朗,笔不虚发,甚至有些釉要进行反复的堆画到一定的厚度才能在烧后发色。因此在用色这方面要格外的细心,需要经得起火的烧炼。高温色釉的绘画以及染色这些和国画里的染色意思既相似但又不同,要说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指经过烧窑。颜色釉的绘画强调“色淡重染,色深轻染”,同时发色力强色轻染,发色力弱色重染。不需要过多用原色,需要多多用复色,其中原色可以运用在点缀方面,这种运用和国画的用色原则是相同的。
在画法方面,一般情况下来说,画人物通常采用的勾填的方式,就是说先勾勒好人物的外轮廓线,然后再进行填颜,染脸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色彩盖住轮廓线条。在画山水的时候可以先用黑色皴擦染点,然后用色釉进行罩色,这和国画当中的写意山水染色这种方式有相似之处,在最后可以用原色进行人物以及房屋的点缀等等。单侧花釉收到底釉色彩的影响会出现。例如:淡黄釉上泛黄,淡绿釉上泛绿。
其他的装饰技巧主要还有纹片釉装饰、珍珠釉装饰、开光装饰、仿古书画、古铜器、古瓷器装饰等等方式。
四、结语
高温颜色釉具有多样的色彩,并且性能各异,具有特别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表现具体真实的形象,同时还可以表现抽象自然的形象。在工艺技术以及颜色釉在运用正确的基础之上,还可以进行各种各样艺术作品的创作。因此怎样在传统的技术当中进行学习和提取,在色釉以及色釉两者之间调制出更加美观自然的调剂,充分的运用色釉流动性以及各种工艺互相融合,这些对提升陶瓷装饰工艺的领域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性。
参考文献:
[1]郑年胜,刘杨.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颜色釉、陶瓷雕塑、现代陶艺[M].上海:上海书画协会,2010,10.
[2]读图时代.瓷器釉识别图鉴收藏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4.
[3]铁源.民国瓷器检定:胎釉、彩绘、器型[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4,1.
作者简介:
屠丽青,景德镇陶瓷馆,大专学历,江西省工艺美术师;
陈宁良,景德镇陶瓷学院,硕士,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关键词:色釉;装饰;艺术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208-1
一、高温色釉的历史
高温颜色釉,是在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史当中有渊源悠久的历史积淀。宋代时期的影青瓷,它有着冰肌玉骨之称。它用的影青釉,流动性好,能够融在坯体花纹的凹面上,所以,它陷进凹处花纹的釉层比较厚,颜色比较深,在平面上的釉层相对比较薄,颜色浅淡。素雅釉色其浓淡对比来说,展现出来玉质般的神韵,这将成为青瓷历史上的又一顶峰。明代时期有较大进展,在宣德年间其烧制祭红釉,它的胎釉融合完美,浑厚鲜红的釉。康熙至乾隆时期,颜色釉瓷器的进展程度达到顶峰。那时可以烧出集哥釉、青釉、红釉、窑变釉、钧釉以及釉下青花等等集一身的瓷器,颜色鲜艳明快,展示出高超的技术、工艺,可以堪称是我国古代高温颜色釉的高峰。在古代颜色釉的装饰技术上有很大的成就,同时为现代颜色釉的装饰技术累积了宝贵经验,并且对今后的瓷器产业产生巨大影响。
二、高温色釉的发展方向
高温色釉发展是在传承了传统艺术技术的同时,不断地接受新的技术手段和科学,引导时代的形式美。其基本的框架结构已经形成了,但还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根据艺术以及技术这两方面能够进行更好的融合,这将是未来陶瓷发展的基本方向。首先从技术工艺上来说(烧制技术、色釉配置)都需要积极解决。从景德镇目前单兵作战的体制来说,在研究经费、条件和能力等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不足,同时限制了向前发展步调。这是发展中的阻碍。其次从艺术上来讲,主要表现在彩釉流动美的基础之上增添具象美,并且利用质地对比、色彩对比、材料对比以及视觉空间的对比,让作品能够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三、高温颜色釉装饰技巧简述
(一)色釉与色釉的搭配
在大自然当中的颜色是极其丰富的,然而釉的色彩品种却是有限制的。但是依然可以让釉和釉之间能够相互混合进而得到各种各样的颜色,从而丰富自己的色彩。色彩丰富,多变多样的画面,是现代陶瓷工艺技术创作当中非常值得我们探索的项目之一。因此在下面的文章中,笔者将谈谈自己工作当中的体会。
颜色釉是用工业当中的用化工原料,这和色彩学方面上讲的三原色可以得多样颜色是不同的。并不是全部的色釉进行搭配都能够调出自己想要的颜色,甚至于许多调色都可能失败。例如在调色当中,红釉以及蓝釉就调不出来紫色的釉,红色、蓝色、黄色之间相互混合很难得出黑色。变色釉、花釉、乌金釉之间不能相互乱调。
(二)色基的使用
色基的意思指的是工业用途当中呈现色氧化物并且通过高温润烧得到的着色颜料粉。例如:氧比钻、深绿色基、氧化铝之间配制只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就很快会成功。高温色釉装饰上来说,其主要是靠颜色底釉进行烘托,也就是和青花是靠青釉托底是一样意思,也就是像“红花还得要绿叶衬”的意思。现有的来作为底釉的一般颜色釉,假如不具备以上这些条件,就可以用色基进行着色。
(三)高温颜色釉绘画创作
高温颜色釉进行绘画装饰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其最主要的是描绘中国画当中的走兽、山水、花鸟、人物等等各种题材,并且以工兼写、工笔以及写意的方式作为表现的手段。使用高温色釉即兴绘画,不如民间青花爽朗,笔不虚发,甚至有些釉要进行反复的堆画到一定的厚度才能在烧后发色。因此在用色这方面要格外的细心,需要经得起火的烧炼。高温色釉的绘画以及染色这些和国画里的染色意思既相似但又不同,要说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指经过烧窑。颜色釉的绘画强调“色淡重染,色深轻染”,同时发色力强色轻染,发色力弱色重染。不需要过多用原色,需要多多用复色,其中原色可以运用在点缀方面,这种运用和国画的用色原则是相同的。
在画法方面,一般情况下来说,画人物通常采用的勾填的方式,就是说先勾勒好人物的外轮廓线,然后再进行填颜,染脸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色彩盖住轮廓线条。在画山水的时候可以先用黑色皴擦染点,然后用色釉进行罩色,这和国画当中的写意山水染色这种方式有相似之处,在最后可以用原色进行人物以及房屋的点缀等等。单侧花釉收到底釉色彩的影响会出现。例如:淡黄釉上泛黄,淡绿釉上泛绿。
其他的装饰技巧主要还有纹片釉装饰、珍珠釉装饰、开光装饰、仿古书画、古铜器、古瓷器装饰等等方式。
四、结语
高温颜色釉具有多样的色彩,并且性能各异,具有特别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表现具体真实的形象,同时还可以表现抽象自然的形象。在工艺技术以及颜色釉在运用正确的基础之上,还可以进行各种各样艺术作品的创作。因此怎样在传统的技术当中进行学习和提取,在色釉以及色釉两者之间调制出更加美观自然的调剂,充分的运用色釉流动性以及各种工艺互相融合,这些对提升陶瓷装饰工艺的领域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性。
参考文献:
[1]郑年胜,刘杨.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颜色釉、陶瓷雕塑、现代陶艺[M].上海:上海书画协会,2010,10.
[2]读图时代.瓷器釉识别图鉴收藏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4.
[3]铁源.民国瓷器检定:胎釉、彩绘、器型[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4,1.
作者简介:
屠丽青,景德镇陶瓷馆,大专学历,江西省工艺美术师;
陈宁良,景德镇陶瓷学院,硕士,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