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多措并举改革试点快速推进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kk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日前,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并完成了2011年度浙江改革形势分析评估。该报告说明2011年浙江省改革工作重点突出,亮点纷呈,推进有力,效果明显,有力地促进了科学发展。现摘发该评估报告,供各地发展改革部门改革工作机构借鉴。
  2011年改革形势的总体判断:国家级改革试点取得较大进展,转型升级体制改革推出多项重大举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城乡统筹和农村要素改革深入推进;各地改革特色鲜明,继续在全省乃至全国发挥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统筹改革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内容的配套性和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明显增强,体制机制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优势。
  一、着力抓重点、求突破,国家级改革试点加快探索
  (一)进展与成效
  ——三大国家战略举措加快启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组织实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试点方案,出台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设立10亿元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成立舟山、宁波市大宗商品交易所,“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体制初步建立。编制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启动舟山港综合保税区、舟山科创园区、舟山海洋综合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等平台建设。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编制试点三年实施计划,在创新小商品出口监管模式、加快国际贸易发展平台建设、创新国际贸易服务体制等方面先行探索突破。同时积极争取国务院批复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探索开展民间资本管理试点和民间借贷登记服务试点,为上升为浙江省第四大国家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各试点地区围绕试点主题,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相关探索,在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推动工业转型发展、完善海洋经济、生态经济发展机制、创新统筹城乡发展体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制度环境、深化对外开放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示范带动全省面上改革加快推进。杭州市创新债权基金运行模式、推进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等改革成效明显;宁波、舟山市健全港口合作开发机制、完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等改革进展顺利;嘉兴市宅基地换住房等改革深入推进;绍兴市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制、探索落后产能淘汰机制等改革取得新突破;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机制、新型农技推广联盟模式等改革进一步深化;温州、台州市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新举措;丽水、衢州、金华市探索建立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机制等改革加快推进。
  ——国家级改革试点不断增加。多项重大改革被列为国家级试点,中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水利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国家试点扎实推进,到2011年底,浙江省已有34项改革被列为国家级试点。各试点地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的指导和支持,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在全国发挥了良好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创新与突破
  ——创新小商品出口监管模式。启动义乌市海关联网监管试点,小商品经营户在管理平台上备案经营资质并与海关实现数据联网,海关对网内商户开放出口货物通关“绿色通道”,简化报关手续。到2011年底,海关联网商户达3.3万户,占义乌国际商贸城商户总数的70%以上。探索建立“登记备案+检验控制+监督管理”的检验检疫新机制,根据报检主体的诚信等级、商品风险等情况,对组货单位实施采购地报检、分类监管,有效遏制了“飞单”、“虚假申报”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2011年,义乌受理市场采购出口商品10.6万批,同比增长4%。
  ——健全港口合作开发机制。浙江省主要港口通过增资、合资、扩股等形式加强合作,港口联盟体系更加稳固。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与舟山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增资协议,设立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并计划上市,宁波港参股5.9%;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港集团、温州港集团签订合资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经营温州港七里港区;宁波港集团与上港集团签订合作组建航运保险法人机构意向书,共同出资设立上海港航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亿元增加至5亿元。2011年,全省完成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8.7亿吨,同比增长10.4%,其中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9亿吨,稳居全球首位。
  ——创新大宗商品交易机制。舟山、宁波市相继成立大宗商品交易所,出台交易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宁波—舟山港由运输港向贸易港转变。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在全国首创现货订单交易模式,卖方交易商首先要将商品存入交割仓库,取得注册仓单后方能实现每日交割申报、延期交割补偿和到期集中交割,增强了交易安全性。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采用集中交易、多点交割、就近物流配送的交易机制,有效降低了贸易成本。开盘运行首月,两个大宗商品交易所交易额分别达到56亿元和200亿元左右,创下国内交易所开办初期交割速度纪录。
  同时应该看到,与国家级改革试点相配套的政策支持有待进一步突破,要素支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下阶段,要完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舟山群岛新区规划建设体制,大力实施义乌试点三年实施计划,全力推进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深入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改革试点,为体制机制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提供强大动力。
  二、着力转方式、调结构,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一)进展与成效
  ——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制定鼓励民营经济提升发展、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政策,成功举办民营经济万人大会和首届世界浙商大会。出台金融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意见,设立10亿元省级财政中小企业再担保资金,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清理取消31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社会保险“五缓四减三补贴”政策,共减轻企业负担2041亿元。2011年,浙江省144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13年位居榜首。   ——促进产业升级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全面实行发展方式转变综合评价制度。工业转型提升发展机制加快完善,制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意见,整合设立5亿元财政扶持专项资金,出台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政策意见,建立产业集聚区发展考核评价制度。服务业改革力度加大,出台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意见,稳步推进杭州、宁波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深入推进,出台支持青山湖科技城建设发展、进一步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等政策意见,在杭州、温州、湖州和宁波高新区开展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财政科技投入增长18.7%。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出台加强专利纠纷工作的指导意见,探索建立重大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专利授权量增长13.6%。人才引进培育机制取得新突破,启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海外引智计划,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制度,全年引进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1万余名。
  ——地方金融改革创新步伐加快。金融组织不断创新,出台推进小额贷款公司改革发展的政策意见,新增52家小额贷款公司、21家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继续深化,杭州联合、南浔、绍兴县等3家农村合作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革并挂牌开业。金融产品加快创新,确定8家银行、5家保险公司和22个县(市、区)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企业融资渠道加快拓展,39家公司实现首发上市,16家未上市公司股份进场转让,51家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出台加强和改进民间融资管理的指导意见,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不断完善。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深化。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加快建立,出台进一步加快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等政策性文件,探索低效利用建设用地“二次开发”机制,累计消化利用批而未供土地66.8万亩,万元GDP耗地量降至37.5平方米,比上年减少4.4平方米。促进环境保护的市场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在11个设区市、41个县(市、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试点,累计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5311笔,缴纳排污权有偿使用费9.3亿元,开展排污权交易1391笔,交易金额3亿元。节能降耗倒逼机制加快形成,全面实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制度,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1%,完成国家下达的阶段性目标任务。
  (二)创新与突破
  ——创新落后产能淘汰机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实际,绍兴市对印染等特定行业,实行新增用能、新增排放与淘汰落后产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新增先进产能必须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淘汰一定数量落后产能进行置换;制定“超标进管排放污水的企业统一实施污水处理按浓度收费”、“印染企业进管污水超标实施末位淘汰”等政策;探索完善对独立核算企业按照单位用电纳税、单位占地纳税和单位排放纳税进行排序归类,将综合贡献度最低的一类企业界定为落后产能企业,整改不力就淘汰出局。到2011年底,已累计关停拆除印染设备378台套,淘汰落后印染产能6亿米,关、停、并、转500多家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及重金属污染的企业。
  ——创新债权基金运行模式。为破解高成长性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继“钱江时代”一期基金5000万元和二期基金5500万元成功发行后,杭州市江干区政府联合杭州科技银行、杭州高科技担保公司,发行“钱江时代三期”,并将基金规模扩大到1亿元,专门用于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此次发行的债权基金融资成本更低,企业可享受贷款基准利率和低至1%的担保费,还引入了风险分担机制,由政府、担保公司和银行三方按照比例承担风险。2011年已有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围本期风险池基金,主要涉及政策重点支持的装备制造、环保节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
  ——推进低丘缓坡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针对浙江省建设用地空间有限、低丘缓坡资源丰富的实际,2011年国土资源部批准丽水、金华、衢州三市成为全国低丘缓坡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区,支持三地按照“台地工业、坡地城镇”建设思路,将低丘缓坡直接开发为建设用地,为减少耕地占用、拓展发展空间积累经验。试点批复后,丽水市率先制定出台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方案,按照“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建则建”的要求,积极争取建成全国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管理先行区、示范区。
  ——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担保制度。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台州市天台县企业家协会联合19家企业组建天和联投资公司,为全县急需资金的企业提供融资、信用担保服务,开业第一天就成功为一家橡胶企业银行到期续贷还款325万元,有效缓解了该企业还贷资金周转难题,及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预计5年内将为中小企业担保和短期还贷周转累计达到100亿元。
  同时应该看到,浙江省经济企稳回升基础尚不稳固,制约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体制障碍尚未根本破除,垄断行业、公用事业、服务业等领域准入玻璃门依然较多,有利于浙商回归创业创新、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拓展的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健全。下阶段,要继续深化和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举措,全面启动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制订支持浙商创业创新的实施细则,为实现经济“稳中求进、转中求好”提供强大动力。
  三、着力惠民生、促和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改革走在前列
  (一)进展与成效
  ——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完善就业政策,出台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等群体就业扶持政策,稳步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6.6%。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出台加快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0%;出台解决养老保险领域部分群体性利益问题一揽子政策意见,461万名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健全城乡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实施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建立孤儿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5203名“老工伤”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浙江省跨入全民医保时代,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参保率均达到97%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3%、70%和70%。全面建立社会保障卡医保“一卡通”和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制度。基本药物制度提前一年实现基层全覆盖,基本药品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深化县乡村医疗资源统筹配置改革,所有县市建成一所以上二级甲等医院,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分别提高到99%和98%。深入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省城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28.5元。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首批试点29个县(市),6个县(市)已率先推进。   ——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探索。全面启动13项国家和31项省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机制,嘉善县等地出台促进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的政策文件,全县184名教师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基本实现每所义务教育学校有1位名师的目标。大力推进高中和中职课程改革,选择30所普通高中开展选修课程建设试点,选择55所中职学校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试点。深入实施普通高校招生制度改革,选择浙江工业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开展本科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扩大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范围,所有省级以上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均参加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民办教育综合改革,温州、宁波等地在民办学校分类登记管理、民办学校教师参加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经费投入制度等方面先行探索。
  ——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新进展。文艺院团改革基本完成,已完成转制的三家省属院团2011年演出收入4038万元,比上年增长34.4%。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不断深化,浙报传媒成功上市,浙江新远文化产业集团10家下属单位完成转制任务。广电网络“一省一网”整合改革加快推进,成立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已有8个市级、29个县级网络加入省网络公司。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加快创新,成立浙江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宋城、中南卡通入选全国“十家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1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2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3.8%左右。
  ——社会管理制度加快创新。出台《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稳步推进宁波、诸暨市国家级和12个省级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出台全面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意见,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在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市开展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出台关于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实施意见。有效维护公共安全,群体性事件和信访总量分别下降11.8%和2.6%。
  (二)创新与突破
  ——探索城乡统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嘉兴市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大病医保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市域范围内实行参保对象、筹资标准、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筹资年度“六统一”,2011年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8%以上。杭州市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整合改革,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管理体制并轨,由人力社保部门统一管理,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统筹基金合并为城乡居民统筹基金,设置了每人每年1200元和800元两档筹资标准,城乡居民可以自愿选择参保。
  ——率先探索民办教育综合改革。为破解民办教育发展难题,温州市出台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1+9”文件,探索按照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对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的民办学校进行适度补助。同时规定,凡取得相应教师任职资格、参加人事代理并从事相应教育教学工作的民办学校教师,均可按公办学校教师标准参加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并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退休费。2011年,温州市100所民办学校率先实行分类管理改革,其中84所申报登记民办事业单位法人,16所申报登记企业法人。
  ——启动民办非企业单位直接登记试点。2011年起,浙江省在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市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直接登记试点,对涉及教育、科技和文化领域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实行民政部门直接登记注册,而无需经过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业务审核,同时简化登记手续和年检方式。到2011年底,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共计29556个,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共14022个,分别比上年增加710个和196个。
  ——探索建立“劳动关系和谐指数”评价制度。为实现对各地劳动关系的动态监测,浙江省率先在全国推出劳动关系和谐指数评价体系。劳动关系和谐指数包括劳动合同、收入待遇、社会保险、工资支付、就业环境、人文关怀等23项一级指标和52项二级指标,从职能部门完成政府目标任务情况、企业执行法律法规情况以及劳动者满意度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2011年,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分列浙江省劳动关系和谐指数前三位。
  同时应该看到,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群之间不均等问题仍然存在,收入分配改革尚未破题,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改革尚需进一步推进。下阶段,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收入分配改革,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均等、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四、着力强统筹、优布局,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加快健全
  (一)进展与成效
  ——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统筹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稳步推进,出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意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加快建立,供水、交通、垃圾处理等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等级公路通村率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行政村覆盖率分别达到95.8%、99.5%和90%。区域发展协调机制不断健全,全面实施重点欠发达县分类特别扶持政策,山海协作、结对帮扶、异地搬迁等工程扎实推进。
  ——小城市和中心镇培育发展体制加快创新。制定中心镇发展改革和小城市培育试点年度工作要点,出台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配套政策意见,加快推进适应中心镇、小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实施强镇扩权改革,通过委托、授权、交办、延伸机构等方式,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实施了扩权改革,平均下放扩权事项149项。扩大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各试点镇都组建了行政执法机构,镇均行使行政执法事项424项。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镇组建了51个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11年通过公司与银行对接融资41亿元。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省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778万亩,流转率达40%。深化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中新增开展村庄宅基地整理的行政村675个,经整理后净增耕地10469亩。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制定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登记管理办法,全省林权流转面积累计达1366万亩,林权抵押贷款68亿元。深化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2011年全省累计有3062个村社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造,占总村社数的10.2%,量化资产总额347.6亿元,全年按股分红22.2亿元。   ——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加快创新。农业组织化经营机制加快健全,探索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改革,全省已登记土(林)地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600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超过3万家,带动农民850万户。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财政补助制度,启动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培养试点工程,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全日制高校大学生达1420人。创新农业“两区”(即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投入机制和经营机制,省级农口相关项目资金存量70%统筹用于“两区”建设,新增安排省级农口部门扶持产业发展的增量资金全部用于“两区”建设。
  ——农村风险防范体系进一步健全。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村住房保险。开发大麦、小麦两个新险种,加上地方自行探索的品种,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已达26个,成为全国险种最多的省份之一。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2011年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大户参保率达85.2%,对4.41万户受灾农户赔付1.35亿元;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达98.7%,对1.38万户受灾农户赔付6576万元。两大保险在保障农户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创新与突破
  ——启动农村土地产权确权登记试点。开展承包地登记试点,选择温岭市、绍兴县、定海区3个县和建德市罗源村等10个村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颁证试点,共补签、变更、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4000余份,涉及承包土地1万亩左右。积极开展农村住房产权登记试点,出台关于开展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工作的指导意见,到2011年底集体土地登记发证率达90%,其中宅基地登记发证率达85%以上。
  ——建立“三级联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为推动农村资源规范有序流转,杭州市农村产权交易所创新“三级联动”模式,各县(市、区)依托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或农村经营管理机构设立交易所分所,乡镇(街道)依托小额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设立交易服务中心,并建立统一的网络体系,与杭州市农村产权交易所实现网络对接,逐步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联动并覆盖全市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到2011年底,基本完成桐庐分所、临安分所和江干分所的搭建工作,全年完成各类农村产权交易项目71宗,成交金额4514万元,有效盘活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四荒地”和村级集体物业资产等各类产权。
  ——启动新一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为解决乡镇数量多、规模小、行政成本高等问题,温州市在11个县(市、区)全面启动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经过调整,温州市从原先的118镇、142乡、30街道办事处,调整整合为65个镇、6个乡、60个街道办事处,缩减率为54.8%,乡镇平均面积达138.7平方公里,人口达7.45万,分别是调整前的3.2倍和2.9倍,为促进集聚集约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进镇村权限调整改革。为理顺管理体制,推动权力下沉,温州市出台了《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三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权限调整(参考)目录》,287项原本由县(市、区)办理的事权调整为乡镇(街道)办理,80项原本由县(市、区)办理的事权调整为社区(村)办理,为更好地提供便民服务、推进城乡新社区建设夯实了坚实基础。
  同时应该看到,城乡二元体制尚未完全破除,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大都市区培育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下阶段,要认真做好中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小城市和中心镇扶持政策,着力推进强镇扩权、户籍制度等体制改革,为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五、着力转职能、提效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一)进展与成效
  ——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全面清理和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完成省级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制定实施市县非行政许可审批运作规范。深化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改革,研究制订省级示范行政服务中心评选标准,57家机构被评为示范中心。完善行政服务体系,各县(市、区)全面建立行政审批代理服务制度。推进行政服务资源整合,地方行政许可事项进中心比例达90%以上,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达80%以上,基本实现了各类审批事项的集中办理。
  ——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出台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已在71个市、县(市、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占全省行政区的70%以上,初步解决了多头执法、重复处罚、执法扰民、行政执法机构膨胀和执法人员身份混杂等突出问题。
  ——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增量中用于民生的比重达78%,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部启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69%的预算单位纳入改革范围。积极推进公务卡改革,97%的县(市、区)和36%的省级预算单位已实施公务卡改革。深入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在全面自查登记基础上,实行定点保险、维修、加油采购管理及信息化管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出台政府投资管理预算管理办法,选择14个省级部门的16个项目开展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管理试点。
  (二)创新与突破
  ——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改革。为提高审批效率,宁波市开展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改革,通过分步制定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许可(准入)标准,逐步建立一整套基于一级政府权限内的基本建设、行业准入、技术改造和外资外商外贸等方面行政审批的一体化标准,同时建立联合审批会审会办工作机制,实现行政审批标准一体化、环节整体化、进度同步化、过程透明化。到2011年底,44个市级部门全部制订并完成审核525个事项的1028个子项目的行政审批标准,占行政审批事项总数的90%以上,审批事项总承诺时限比法定期限提速了70%以上。
  ——创新行政审批提速增效机制。杭州市推行首席代表制度,即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各个部门,确定1名窗口代表并委托相应权限,由其代表所属部门直接在审批窗口履行职责,不再需要同时经过科长、副局长和局长三道关口,进驻中心审批事项平均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50%左右。余姚市积极探索模拟审批制度,即土地出让前对土地取得主体相对明确的项目,由该主体按审批程序准备报批资料,各审批部门视同该主体已取得土地,对报送资料进行实质性审查,当项目特定主体取得土地并达到法定审批条件后,出具正式审批文件。2011年全市有32个项目进入模拟审批程序,项目开工建设时间提前7—10个月。
  ——率先建立“三公”经费公开机制。温岭市16个镇(街道)、27个政府部门在全省率先公开 “三公”经费。该市 “三公”经费坚持“不能超过上一年度经费”的原则,公开程序采取单位自行申报——财政部门负责审查——人大主任会议审议——网上公开四个步骤,若申报额度与市财政局审查情况不相符,则被要求重新申报,审查通过后再报送市人大主任会议审议,最后在网上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同时应看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尚有差距,审批环节多、审批时间长等问题依然存在,扁平化管理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探索,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行为边界尚需进一步明晰。下阶段,要继续推进审批提速、程序简化的体制改革,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府职能向行业协会转移改革试点,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供制度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供稿)
其他文献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线,“十二五”规划提出“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这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科技进步和创新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动力源泉,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均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工作在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重点产业振兴、加快发展知
期刊
摘要:动漫是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同时也被称为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童装品牌市场被称为服装行业最后一块蛋糕,相对于成人服装来说,同样处于朝阳阶段。童装品牌化建设是童装发展的必然趋势,童装品牌文化结合动漫技术,通过动漫的视觉、互动、体验的营销方式,提升品牌的价值,不仅是动漫行业的延伸,同时也是童装行业提升品牌价值新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童装行业 动漫营销 品牌价值  动漫产业是一项融合了技术、
期刊
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2011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2012年上半年增速虽然有所下滑,但总体上仍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预计下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热度和增长速度不减。  一、2012年上半年发展态势及特点  (一)增速相对较快,支撑作用明显  1—5月份,在国家和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创业投资基金等的引导、放大作用下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等的激励作用下,在欧美经济不景气和
期刊
为了抑制反倾销措施的随意性、非中立性、严厉性和极端性,防止其成为贸易保护的工具,并兼顾各方利益的平衡,有WTO的成员方在多哈回合谈判中要求改进反倾销法律制度,其中即包括主张在征收反倾销税时强制适用低税规则,但因对低税规则的核心即损害幅度的确定存有争议,影响了低税规则的强制化,为此,笔者提出若干建议。  一、低税规则的含义  在国际上征收反倾销税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基于进口产品的倾销幅度征税;二是基于
期刊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拓展工作领域,切实推动新时期成本工作转型发展,更好地发挥成本职能作用,服务价格工作,日前,安徽省物价局下发了《关于推进新时期成本工作转型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意见。  一、建立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指标预报预警工作机制  依托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点,以农产品成本收益常规调查、专题调查和预测调查数据为基础,在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同比出售价下降10%以上、预期收益下降15%
期刊
摘要:本文利用河南省1619户粮农调查数据,根据单因素影响比率法与排序因变量模型,分析了农地禀赋条件、农村劳动力流转对农户小麦生产农机作业与农机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农机社会化服务相对成熟的条件下,农机作业能够兼容不同耕地经营规模与耕地细碎程度的农户,但耕地经营规模越大、耕地细碎程度越低则越有利于农户的农机投入;农机作业能够兼容不同外出劳动力规模的农户,但外出劳动力数量对农户的农机投入存在显著的
期刊
今年以来建材市场需求和出口增速减缓,生产增速大幅度下降。传统产业总量过剩矛盾凸显,主要产品价格下滑,原燃材料价格上涨成本上升,行业经济效益下滑。5、6、7三个月建材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继续下滑,下降幅度趋缓。前5个月建材工业实现利润下降,下降幅度逐月扩大,6月份下降幅度收窄。建材工业显示出缓中趋稳迹象。  一、1—7月份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概况  1—7月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万亿元,工业增加值
期刊
今年以来,兵团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在各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又好又快”的总体要求,围绕“两个率先,两个力争”目标,早安排、早部署,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扎实开展首季经济“开门红”、投资促进年、赴港粤招商引资和促进职工多元增收等活动,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延续上年走势,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呈现“两个突破、两个同步”的特点。“两个突破”,在201
期刊
21世纪是一个老龄化的社会,老年人的社会经济价值将得到进一步的体现。老年教育可以使老年人力资本得到提升和维护,这是已有老年经济学研究和实践上所忽视或未予强调的,显然不利于老龄化社会里各种老龄问题的解决。老年人接受正规学校教育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现已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呈现出规模化、组织化和大众化的发展态势。中国将“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确定为解决老龄问题的主要举措之
期刊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较多。受下游用钢行业增速回落影响,钢材需求增长缓慢,而钢铁产能释放仍然较快,市场总体上呈现为供大于求局面,再加上资金紧张、原燃材料价格持续高位等因素影响,钢铁行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面临的生产经营形势日趋严峻。  一、行业运行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钢铁产量增幅回落,日产水平仍然较高  1—7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累计产量分别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