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师德师风建设:新要求、新思路与新问题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是新时代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大难题。离异家庭孩子容易感受到他人异样的眼光,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甚至出现逃学行为,成为心理偏常和行为偏差的“问题学生”。对离异家庭学生小华这一个案进行深度分析,探寻系列异常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给出教育指导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离异家庭女子教育矫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 键 词心理健康教育;离异家庭;教育转化;辅导
摘 要  通过问卷调查探查学生、教师、家长、学校对手机使用的认知和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管理实践后,学生、教师、家长对不在校园使用手机的情况。结果表明:学生不在校园使用手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和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缓解了与家长关系的紧张状况;减少了对教师教学影响;带来了学生与家长沟通方式的改变。  关 键 词  家校共育;手机管理;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  只有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合力构建新时代家校绿色生态环境,才能让学生真正远离手机,留利去害。新时期,让家庭、学校和学生要形成共同体,识手机真面目,远观与近用有取舍,进而形成健康自然的生存和发展状态。  关 键 词  手机管理;共同体;多元化;家校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7-00-04  一、现实:学校手机管理无奈下的
摘要: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具有独特的光华与潜能。借助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帮助学生自己找到发展方向;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校园生活“自治”激发学生自主成长动力;将校园生活视为人生的大考场,让学生在学会自律中绽放成长光华,在学会责任与担当中获得持续成长的力量,真正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关键词:德育管理;社团活动;自主成长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0
摘 要  儿童立场是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路标。坚守儿童立场,必须做到归还孩子话语权,让孩子说自己的话;研究学生,把握孩子成长需求;浸润养正,用精神文化引领孩子,这是理解儿童立场的三个道德注解。  关 键 词儿童立场;道德注解;话语权;文化引领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2-0034-03  “只有走进林中,你才能/真正地理解鸟儿的叫声/……愿站成一棵树,
摘 要:规训式学生管理以规范为中心,以训练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是与传统学校教育和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模式。当代中国社会迅速转型,学校教育的指导理念推陈出新,要求转换学生管理模式,开展以发展为中心、以理性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性学生管理。学生管理转型要正视转型难度,基于对规训式学生管理传统的反思破旧立新;统筹转型过程,让学生管理转型与学校治理现代化、教学转型齐头并进;拓
摘 要:青春期是孩子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性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应尽之责。在课题引领下,立足高中生物课堂的性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如下路径开展:依托课题研究,提升教育理念;分工梳理教材,挖掘教育内容;汇聚研究智慧,完善教学设计;反思指导并重,突破教学难点。  关键词:性健康教育;高中生物;学科德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11-0069-02  
摘 要 课间十分钟因为是“学生人身伤害的高危区”,普遍被学校管理者视为管理禁区,采取禁锢、省事等管理策略。实际上,采取让游戏回归,多交流分享等导向策略,能有效调节学生身心,使课间活动成为学生生命中一首动听的插曲。  关 键 词 课间活动;问题剖析;导向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1-00-02  课间活动对于孩子心理和生理是一种宝贵的弥补
长久以来,教育界都在追寻着教育的更优模式,旨在探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由此应运而生。大家普遍认为,素质教育是优于应试教育,并能对孩子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所在,但对于何谓“素质教育”却莫衷一是,不能定论。  “做最适合的教育就是做素质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做的不是争论何为素质、何为适合,而是让孩子们享受教育的乐趣,提供适切他们成长需求的教育。”受“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等传统教育思想影响
栖霞区位居南京市钟山北麓,扬子南滨,山川形胜,人杰地灵。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南京市高校林立,名校辈出,自古便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之美誉。栖霞人坐拥“六朝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崇文重教之风历代相承。这里更是行知思想的发源地,一代代栖霞教育人扎根行知思想的沃土,不断构筑着教育梦想。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深入推进,如何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