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遇险 水上迫降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i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


  2009年1月15日下午3时26分,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前往北卡罗来纳州。起飞90秒攀升到3000英尺后,空中客机A320因遭到加拿大黑雁撞击,导致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塔台指示班机立即折返,并提供了附近机场以供降落,萨伦伯格机长在35秒内评估了飞机性能做出判断。确认无法返回机场后,决定在纽约市哈德逊河河面进行迫降。从出现事故到迫降成功,全程用时208秒,乘客以及机组人员155人全部生還。
  由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萨利机长》根据2009年1月15日发生的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改编。影片以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对事故的调查展开,观众跟随萨利和副机长的复述逐渐对整起事件有了全貌了解。

一次险象环生的紧急迫降


  萨利所驾驶的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在飞机起飞2分钟后就遭到了飞鸟的攻击,双发熄火。萨利紧急向塔台汇报情况,塔台指示立刻返航,并指出了附近其他备降机场。然而身处危情的萨利发现,飞机目前状况已经无法安全降落到附近任何一个机场。千钧一发之际,萨利决定紧急迫降至最近的哈德逊河面上,随后便与塔台失去了联系。
飞机发动机遭遇撞击失去动力
萨利机长通知乘客准备迫降
失去动力的飞机不断下降
飞机在水面滑行一段距离后缓缓停下

  在与塔台失联后,萨利通过广播告知乘客做好紧急迫降准备。在飞机快要接触水面时,萨利操纵拉高飞机机头,让机尾首先触水,其后以机腹接触水面滑行,飞机左侧的一号引擎于水面滑行期间脱落沉入海底。在哈德逊河面滑行一段距离后,飞机成功迫降于河面,机体没有明显损伤。
  飞机停稳后,萨利立刻赶到客舱内引导乘客撤离。一月的纽约寒风刺骨,乘客们站在两侧的机翼上冻的瑟瑟发抖,轮渡船长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警察与消防员紧急出动,潜水蛙人在空中就跳下直升机分秒必争展开救援。
乘客们秩序井然站在两侧机翼上等待救援
救援渡轮及热心民船赶赴现场
潜水蛙人在空中就跳下直升机火速救援

  在确认机上所有人都生还时,萨利难以抑制心中激动。他把领带往脖子上一挂,身上那套已经湿透的制服久久不愿脱下,皮夹里始终揣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A delay is better than a disaster(延误好过灾难)”。
  萨利的力挽狂澜成就了空难史上一场罕见的生命奇迹。常规的个人英雄主义电影到此就该落幕了,然而影片不落窠臼地为我们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所有人都认为以萨利机长为首的机组人员都是国家英雄时,他本人正经历着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折磨,还要应对一场来自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调查。

一场来自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调查


  凛冬的纽约,萨利从恶梦中惊醒。他出门慢跑,呼吸保持着均匀的节奏,心里是一遍又一遍的潮水冲刷。他正面临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质疑与调查。前一秒他还是拯救了155人的英雄,后一秒就有可能身败名裂。
  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对萨利水上迫降的决策提出两点质疑:一是数据显示左侧引擎似乎仍有动力,并不像萨利报告的那样双侧失灵。二是模拟机的实验表明在双引擎失效的情况下仍然有可能成功迫降地面。萨利仅凭个人经验就可以决定全机人的命运,并使飞机遭受更大的损失?   面對庭审,萨利反驳道:“If you are looking for human error then make it human”(如果你想找出人为失误,那么先像个人一样来看待问题)。模拟机能够成功迫降,是因为不需要萨利那样208秒的决策时间。

  面对庭审了萨利无奈说道:“我在40年的飞行生涯中运送了百万乘客,最后我却因为208秒被审判。”
萨利要求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将人为因素纳入模拟实验

  经过探讨,委员会决定将35秒的人为反应时间加入模拟实验,结果显示飞机在抵达任何一个备降机场前均会坠毁。同期飞机左侧引擎被打捞上来,并确定彻底受损。此次调查尘埃落定,萨利机长的决策是正确的,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影片赞扬的是每个人属尽职守的责任与担当


  整部影片没有戏剧性地夸张空难的经过,也没有刻意烘托机组及救援人员的伟大,只是严肃、厚重地讲述了一些认真做事情的人在认真的做事情,仅此而已。
  事故突然间发生,一切紧张有序地进行。萨利依托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直觉果断决策,每一步操作和指令明确而清晰;副机长行动有素,紧密配合;空乘人员冷静指挥,安抚乘客;救援人员紧急出动、通力配合;每名乘客也都在尽最大的努力去逃生。就像萨利机长在片尾所说:“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它属于我们所有人(乘客、救援人员、空管人员、轮渡船员以及警局潜水小队等)。我们尽力而为,所以我们幸存下来。”
  电影《萨利机长》带有“去英雄化”的内涵,“英雄”只是在有利时机下、大家通力配合中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并有力地执行。我们的生活充实且美好,只因为每个平凡的人都在他们生活的轨道上,尽职尽守。
其他文献
作为世界上第一种第三代战斗机,F-14在气动和结构设计上都独具特色,外观上有一种特有的气势和美感,不仅极快地完成从设计到装备部队的过程而且拥有梦幻般的远距空战能力,再加上电影《壮志凌云》的推波助澜,使得它在军迷中拥有很高的人气,很多军迷亲切地称之为“大猫”。而这架诞生于冷战高潮之时的重型舰载战斗机,也随着冷战的结束,于2006年退役,过起了“拿退休金”的生活。之后,F/A-18已牢牢占据了美国海军
战争初期的混乱    英国加紧研制雷达之时,英德的紧张关系也日益加剧。1938年9月的慕尼黑危机使战争的临近变得越来越明晰,“本土链”雷达的部署速度也随之加快。到1939年春,已有20个站投入使用,形成了南至朴茨茅斯附近的温特诺,北至奥尼克郡尼德巴顿的无线电波防线。  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几乎就赶在战争爆发前完成。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英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宣战第二
传统的城市作战,多是交战双方的士兵在街道和建筑物内的短兵相接。但各种轻便实用、功能独特的小型无人装备犹如吹响了“集结号”,新品接踵而至,正在极大地改变城市作战的面貌。这些无人装备能够有效地完成近距离侦察、重点目标攻击、爆炸物排除、警戒巡逻以及战场保障等任务,将大大减少城市作战的伤亡,同时使城市作战呈现出“无人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特征。    轻便的“机器侦察兵”    对于城市作战而言,
在现代战争中,对于停机坪上的飞机、通信设施等高价值军事目标,传统的7.62毫米狙击步枪和12.7毫米反器材步枪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20世纪90年代末,美军三军轻武器总规划(JSSAP)提出了“目标狙击武器”计划。2003年5月,美军方与巴雷特公司合作,研制出一种新型大口径高精度狙击步枪,用来远距离精确打击人员和高价值、高危险目标。  美国巴雷特公司此前生产的M82A1和XM107虽然堪称经典
嘉宾主持/本刊记者 王 瑾  作客专家/李 杰 刘 昕    毫无疑问,今天的武器装备大多还是对昨日的延续,单就为变化所继续抵抗的传统或背景,即使在今天也依然与它们在1960年代、1940年代乃至1920年代的一样强大,但有些变化的确值得探讨、争辩,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目的在于卸下考据的重担,倡导仔细考察那些迹象背后更深更广的内容。  “争 鸣”空间的落地归结于北京西山脚下“四王府”的一次圈中好友
AA-4“天鹰”  入选理由:A-4是二战后美国海军生产最多、应用时间最长、出口数量也多的轻型舰载攻击机,共生产了26个型别2 966架,现在仍是巴西"圣保罗"号航母主战飞机。    BAV-8B  入选理由:AV-8B装备国家多,曾在海湾战争中大出风头。当时它布置在距离科威特海岸不足100千米的战舰上,是美军最接近敌防线的攻击机,一共出动了3 380架次,4 083飞行小时,一直保持90%的出击
征服天空的“飞行者”莱特兄弟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航空先驱莱特兄弟驾驶自制的“飞行者”1号飞机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有动力、持续可控的飞行,结束了百年来人类在航空领域缓慢且无序地探索。这一天,“飞行者”1号成功在平地起飞,在32~43千米/小时的风中完成了4次飞行,创造了飞行距离260米,留空时间59秒的奇迹。从此以后,飞机得到了飞速发展,逐步成为无数发明创造和应用科学的集大成者。追赶西方
冒着枪林弹雨营救伤员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为降低士兵危险,简化前线医疗保障,国外研发了伤员后送型无人车,用于代替士兵执行多种战场救护任务。美国和以色列等国注重这种伤员后送型无人车的研发,美国还在《2009机器人战略白皮书》中指出,执行伤员后送任务的机器人将在未来3~5年内投入应用。目前,美国正在研制无人驾驶战斗伤员撤退运送车和战地撤退一救援机器人,以色列正在研制用于战场的救护机器人。除这些专用的伤
BLOGOFMarins.Torry   本空间属于一个热衷于中国文化的美国海军军士,“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上的舰员Marins·Torry。他曾在中国读过五年书,到过许多城市,喜欢甄子丹的功夫片,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通过和他的联系,我们受权整理刊发一些博客内容,仅供广大读者参考,欢迎您在http://blog.sina.com.cn/u/1461006364上与我们进行交流、探讨。      珍
无论我们是否心甘情愿地接受,自从城市出现后,战争没有一次完全抛弃城市。二战中有近百分之四十的战争发生在城市和大的居民地,近来世界上的几次局部战争也都包括了城市作战。城市战被人们称为战争的“绞肉机”,是弱者对付强者的最佳选择。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作战,每一扇窗户的后面都隐藏着杀机,毫无疑问,步兵在城市作战中需要坦克和装甲战斗车辆的防护力和火力,离开坦克,步兵在城市中将寸步难行。  坦克就其设计上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