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大鼠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clou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大鼠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

方法

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5只,6~8周龄,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5):假手术组(S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LIR组)和七氟醚预处理组(SP组)。采用夹闭股动脉3 h、再灌注3 h的方法制备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P组吸入2.5%七氟醚30 min,15 min后制备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缺血前和再灌注3 h时(S组于相应时点)采集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及PaCO2。再灌注3 h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测定湿重/干重(W/D)比值和总肺含水量(TLW);观察病理学结果,计算肺组织损伤定量评估指数(IQA);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测定肺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S组比较,LIR组再灌注3 h时PaO2降低,肺组织W/D比值、TLW和IQA升高,GRP78和CHOP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IR组比较,SP组再灌注3 h时PaO2升高,肺组织W/D比值、TLW和IQA降低,GRP78和CHOP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可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的大鼠肺损伤,其机制与抑制内质网应激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对骨癌痛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雌性未交配SD大鼠60只,5~7周龄,体重150~1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假手术组(S组)、骨癌痛组(P组)和骨癌痛+甲氨蝶呤组(PM组)。采用胫骨髓腔内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的方法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于造模后7 d时PM组鞘内注射甲氨蝶呤100 μg(溶于15 μl人工脑脊液中),S组和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幼猪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幼猪12头,6~8周龄,体重14~16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6):小潮气量常规机械通气组(CMV组)和高频振荡通气组(HFOV组)。采用反复肺内灌洗生理盐水的方法制备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CMV组采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HFOV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通气方案:先进行肺复张,设置气道压25 cmH2O,持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己糖激酶Ⅱ(HIF-1α/HKⅡ)信号通路在缺氧预处理抑制缺氧/复氧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接种于培养皿中,细胞浓度为5×105个/ml,贴壁72 h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6组(n=15):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预处理组(HPC组)、HIF-1α抑制剂YC-1组(YC-1组)、缺氧预处理+YC-1组(HPC+YC-1
期刊
目的评价盐酸戊乙奎醚对单肺通气患儿非通气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儿120例,性别不限,年龄2~6岁,体重指数17~24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NYHA心功能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2组(n=60):对照组(C组)和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时P组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5 m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药物干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天麻素对小鼠皮肤癌痛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系小鼠32只,8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组)、皮肤癌痛组(SCP组)、天麻素组(G组)和人工脑脊液对照组(ACSF组)。采用小鼠左后趾跖侧皮下注射含约2×105个4T1小鼠乳腺癌细胞的PBS溶液20 μl,建立皮肤癌痛模型。肿瘤细胞接种后第14天,S组、ACSF组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5
期刊
目的探讨肝素对心脏停搏复苏兔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32只,体重2.0~2.5 kg,雌雄不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C组,n=8)、心脏停搏复苏组(CA/R组,n=12)和肝素组(H组,n=12)。CA/R组和H组采窒息法制备心脏停搏,5 min后行心肺复苏。H组于复苏开始时静脉注射肝素0.5 mg/kg。于心脏停搏前(T0)、自主循环恢复(ROSC)即刻(T1)、ROSC
目的评价急性升主动脉夹层撕裂患者右美托咪定复合吗啡的镇痛效果。方法急性升主动脉夹层撕裂患者60例,年龄31~60岁,BMI 21~32 kg/m2,性别不限,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30):吗啡组(M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吗啡组(DM组)。2组均采用美托洛尔和硝普钠控制心率和血压,均肌肉注射吗啡10 mg,DM组注射吗啡后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
采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低氧患者153例,年龄65~97岁,体重41~80 kg,性别不限,长期居住于海拔1800 m以上地区,ASA分级Ⅱ-Ⅵ级,收集术后3~4 d的Hb,并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贫血将患者分为3组:无贫血组(Hb>110 g/L)、轻度贫血组(90 g/L≤Hb≤110 g/L)和中度贫血组(70 g/L≤Hb<90 g/L)。收集术后28 d时健康调查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