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岭南文化创建风雅教育特色学校的实践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ing7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立人、立学、立教之根基。广州市白云区岭南花园小学坐落在风景秀丽、钟灵毓秀的广州市白云区同德乡同嘉路岭南花园内。近几年来以特色发展为引领,挖掘岭南文化中风雅的教育资源,采取创新性的发展举措,注重文化育人,创建“风雅教育”特色,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一、立足岭南风雅之土,提炼“风雅教育”特色主题
  风雅,是指文雅,端庄的或高雅的举止。《诗经》有《国风》《大雅》《小雅》等部分,其中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它引导后人树立健康向上的正确人生观念,培养良好的审美习惯和道德节操。
  (一)“风雅教育”提出的背景
  1.从学校地域的岭南文化底蕴中寻找
  白云区同德乡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东面与越秀区矿泉街接壤,南端于荔湾区西村街为邻,北侧与白云区石井街相连。位于白云区、越秀区和荔湾区三区的交汇处,这里是岭南文化中广府文化的发祥地,学校附近建有岭南雅苑。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风雅别具一格。岭南文明礼仪、岭南画派、岭南民俗节庆、岭南饮食以及粤剧等,都富有地方特色。
  学校文化的构建必须根植于本土文化之中,岭南文化的风雅体现三大特质——创新、包容、务实,体现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创新”不仅应成为学校文化的时代内涵,而且也为学校文化构建提供了一个重要路向;“包容”不仅是学校文化丰富发展的助动力,而且也为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可能;“务实”不仅揭示了学校文化的实践性品格,而且也促进了学校文化功能的彰显。通过“风雅教育”,可以让更多的师生、家长了解岭南文化,传承岭南文化。
  2.从学校生源实际出发
  我校地处同德围,邻近广州火车站、省汽车站、西村地铁站,交通四通八达。所谓“路通财通”,因而也催生了庞大的专业批发市场。岭南花园小学的家长大多数从事经商工作,平时忙于做生意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因此,我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在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实施素质教育的难度比较大。我们认识到,应该把学校打造成他们成长的乐园和心灵的家园,让他们养成高雅的爱好、儒雅的举止和文雅的气质,我们需要用高雅的文化去引领市井之俗,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高雅环境,用雅书、雅礼、雅艺、雅境去润泽孩子们的心灵。
  (二)“风雅教育”的理念体系
  通过反复论证,我校确立了办学理念“根植岭南风雅之土,绽放人生幸福之花”,以及育人目标“风雅为根,全面发展,学有雅才,雅而有品”。为贯穿“风雅教育”到育人的每一个环节、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在此方案定稿之后,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践行“知书达礼,雅人深致”的校训。
  风雅从岭南文化土壤中产生,也在岭南文化陶冶中发展。风雅重在“知书、达礼、立学”。风雅,激发潜能、完善道德、提升修养、展示品位之途径。“风雅”,是内外兼修的气质,是内在精神修养不断提升而外显的文雅风范,“风雅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注重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才艺的修养,引导学生成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热爱生活并幸福生活的人。
  二、创建物象化的风雅文化环境,陶冶师生情操
  在校园有形文化建设中,岭南花园小学追随学生的天性,立足学生的认知,着眼提高学生的素养,营造岭南人文氛围,创办风雅的校园,以雅为境,对学生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文化陶冶,无论大的围墙、花园,还是小的一处角落,校园里没有育人的盲区,如诗的园林化美丽校园,时时提醒着学生该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引导着他们的风雅品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
  如风雅广场,具有岭南特色建筑风格的围墙,琉璃青砖,墙上的办学理念、校训引人注目,成为师生每天进校园的必修课程,也是第一道亮丽的风景;植雅园中,假山流水,绿树红花,岭南代表性的树木花草,如木棉树,白玉兰等,体现“根植岭南风雅之土,绽放人生幸福之花”的内涵。风雅从绿色开始,人生从丽雅成长。石头上刻着“植雅园”三个大字,体现了“花草生雅,人品生雅,花雅人也雅”的内涵;还有弘雅厅、雅乐大舞台、“博雅楼”(蕴含着上下求索的精神)、“孝雅楼”(传达着感恩的情怀)、“创雅楼”(代表着生机与活力)、岭南雅艺廊、岭南雅礼廊——礼仪知识,岭南雅文廊、雅曲坊、雅技坊、雅舞坊、雅书坊、雅画坊等等,呈现雅韵氛围,彰显岭南风情。每一处都留下了师生们欢乐印记和成长轨迹,使岭南花园小学由内而外展现出“风雅”韵味。
  三、抓住育人核心,构建结构化的“风雅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风雅别具一格。岭南文明礼仪、岭南画派、岭南民俗节庆、岭南饮食以及粤剧等,都富有地方特色。根据小学生发展特点和社区周围地域的人文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和加工,挖掘体现岭南文化的诗歌、礼仪、书画、节诞等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编写了系列校本教材。
  我们以培养积极人生观念、良好审美情趣和高尚道德节操的“风雅精神”为蓝本,以“体验生成”为载体,正确引导形成风雅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风雅的才艺。
  “风雅教育”课程在学校课程中既自成体系,又与学校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密切相关,与现有的国家、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既是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启蒙,又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既是《小学德育纲要》的细化,又是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礼仪规范的传承与创新。
  “风雅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分为:风雅学科拓展性课程、风雅活动体验型课程、风雅环境性课程。风雅学科拓展性课程是在各学科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课程,如雅文诵读、雅思数学、雅乐英语、雅行礼仪、雅风欣赏等多门课程,拓展性课程内容与基础性课程紧密相连,对基础课程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风雅活动体验性课程包括风雅八仪、雅趣社团活动课程、风雅研学实践活动课程、风雅校园节庆等,开展了篮球队、羽毛球队、乒乓球、跆拳道队、田径队、合唱队、舞蹈队、鼓号队、朗诵队、小记者班、主播班、广播组、航模班、3D打印、手工制作组、书法组、国画组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通过课程活动,让学生走进岭南乡土,了解岭南的风土人情,热爱岭南文化,自觉地接受岭南文化的滋养。
  四、追寻“雅治勤为,包容创新”的风雅管理文化
  一是建设“以雅育雅,身教正行”的教风。只有雅的教师才能教出雅的学生。教师的雅在于有魅力、有爱心、有责任、有奉献。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加强“三雅”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开展优师送教、校性教研、同课异构三位一体教研活动。在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中,在学生的成长中,提高教师的雅品(人格魅力与品行)。
  二是建设“以雅促行,以行习雅”的学风,完善评价体系。制定“风雅少年”评价措施,以激励和引导为目标,鼓励学生在读书、守纪、卫生、健体、文明礼仪、家务孝德等不同方面表现出色或有所进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激励学生展示自我,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三是倡导“风雅家庭”建设,形成教育合力。我校倡导“风雅家庭”建设,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多次家访,与家长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提出解决的方法,向家长宣讲我校的办学理念。另外还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家校互访、微信公众号平台等形式,密切家、校、社区的联系,切实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和家教质量。
  五、诗意化的风雅校园,养成师生风雅气质
  我们以“风雅教育”为动力,耕耘着这片肥沃的土地,播种着岭南人的希望,收获着幸福的果实,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师生在书香中成长,在智慧中成长。校园内处处有风景,处处有文化,诗意盎然。“花香画韵伴书香,礼仪文艺显风雅”。在岭南花园小学这个“小生态环境”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校的特色得以發芽、生长,师生的个性也得到充分的培育与张扬,每一个教师都有特点,都有成功的平台,每一个学生都有雅才,都有展示的舞台。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人类的进步,化学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莫大便利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绿色化学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人们对于绿色化学研究的不斷深入,如何将绿色化学的理念与化学教育相结合也成为教育界共同研究的课题,而将绿色化学理念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实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是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对当前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现状及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针对几个化学实验进行绿色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的形成阶段,此时的德育教育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语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揭示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创造健康班级氛围的角度浅谈德育教育。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教育;班干部;自主管理  魏书生说过“管理是集体的骨架”,有效的管理是创造和谐班级氛围的前提,但是面对班级几十个性
2018年中考改革方案已出,其中英语的变革较大,总分由120分改革成100分,60分为笔试,加入了40分口语的成分。改革后如何进行英语听力口语的教学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自然拼读法是国际上主流的英语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字母和字母组合与发音的联系,让学生掌握英语拼读规律,从而会读就会写。这种教学法简单高效,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和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自然拼读法简介  语音永远是英语学习
本报综合消息 4月9日,全省中小学校体育美育工作会议在广州市天河区召开。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创出席会议。省教育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各地级以上市和部分县(区)教育局负责同志,各省属中职学校、广东实验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负责同志,省教育研究院、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广州体育学院有关专家等120余人参加会议。  王创强调,2018年全省学校体育卫生美育
本报综合消息 7月16日,由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和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中国移动‘和教育’杯”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活动夏令營在无锡举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马嘉宾、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等出席并现场颁奖。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中小学师生代表1600多人齐聚无锡,参与数字创作评比、机器人竞赛、创客竞赛等项目的角逐。7月21日,为期5天的夏令营落下帷幕,2000余件
【摘要】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再适应初中政治课堂教学,需要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来针对初中的教学,尤其是在课堂提问环节,更是需要教师加以关注,本文针对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的提问技巧加以研究。  【关键词】初中;课堂教学;提问技巧;对策  一、前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最终教学目标,也是义务教育以来追求的最基本的价值方向。课堂提问环节的有效设计就是在初中的课堂上处在主导地位的人不再
【摘要】2016年,“核心素养”理念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该理念将传统的“教学”概念升华为“教育”,意味着我们开始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对陶冶情操、培养品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时期加强书法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本文结合高一学生在书法课程中的具体表现,来探索核心素养下书法对高中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所创设的有助于儿童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环境,促进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案例尝试不依靠生动逼真的多媒体课件和精美有趣的教具,以数学知识本身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经历有效的数学活动,点燃学生
【摘要】在我国,现今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教育改革和教育技术发展正处于一个崭新的阶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党和国家赋予教师的重大使命。本文主要论述在完善班级常规管理,构建和谐德育体系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对需要正确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学生管理班级、构建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正确对待家长与学生关系进行论述。  【关键词】班级管理;师生关系;教育  
【摘要】创设教学情境符合儿童“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的数学学习的特点,能帮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本文主要从创设教学情境的真实性、有效性和适度性三方面探索创设小学教学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目的是能真正澄清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价值  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