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软件·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pio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其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都包含着创新教育的诸多因素。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并且使其充分的释放出来,必须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像的空间,必须摒弃教学中那些妨碍创新思维发展的诸多因素。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学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培养 学生 创新能力
  语文可以提高人的相互交流能力,语文也可以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从而陶冶人们的情感操守,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编入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都是文道合一、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因此语文教师理应根据学科特点,凭借语文课堂教学阵地,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使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教育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实施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方向,在教学中有效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使语文教学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操纵者与控制者,学生只是课堂的听众,已经习惯于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记,可以说学生就是教师操纵的机器,是课堂的附属,毫无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是典型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扼杀了学生创新的萌芽,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要认识到教育不是企业的生产线,不是按照标准生产相同的零件,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以组织者、指导者的身份参与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其创新意识得以增强,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乐于创新。布鲁纳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创新的内驱力,学生只有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乐于参与教学,才能启迪思维,才能有所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结构,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学习兴趣内化为学习与创新的动力,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二、激发创新兴趣,奠定创新教育基础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有兴趣,如果学生情绪不高,心理上无准备,感知生理器官呈闭滞状态,还谈何创新?相反,如果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达到了想求明白和想学习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为了刺激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在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这门课或者这节课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自始自终注意学生的情绪反应,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创设新情景,导入新视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新情景,进行视角转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采取激励性的评价机制,激励创新意识
  教师要有具有激励性的评价机制,从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能尊重学生、做到赏识学生、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创新主动性、积极性。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回答问题,若答案是错误的,那么可以由教师来纠正,也可以让同学们互相讨论来得到结果。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程度,要对学生学困生多多辅导,在教学当中不仅仅要做到评价学生做法的对与错,更要注意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评价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及探索创新的过程。要选择多种评价方式,比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等等。学生作业、习作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成果的激励功能,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能够完善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在班级里面设置习作园地,为学生的作文“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在课堂中还可以让学生阅读自己的优秀作品,对班级中的优秀作文进行表扬或者来评比学生们的作文,及时在班中鼓励、表扬汇编个人、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再配上学生自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家长写上序言,进行评比等等。
  总之,社会所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语文作为中学一门重要的学科,肩负着这一重任。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理念,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模式,将创新教育有机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断探索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隐喻为我们语言研究提供了新视角,隐喻语言也多见于新闻标题中。本文以10-12月《文汇报》为例,考察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现象及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高雄激素血症不孕患者应用达英-35(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降低雄激素后,不同间隔启动HMG促排卵对妊娠结局以及子宫内膜血管体
通过常规的高空、地面、雷达拼图、红外2CH卫星云图、自动站有关资料,对2009年10月16、18日磨谷风天气过程变化成因进行详细分析,以为农业气象预报提供参考。
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选优配强贫困地区领导班子,建强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发挥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带动作用,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一讲到底,霸占着教与学的整个过程,完全忽视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严重损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程倡导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
上期我们从几个方面大致的概况了轮胎养护中的要点,但是,无论是调整胎压还是调节动平衡以及四轮换位都是需要到4S店完成的,光靠车主自己是很难完成的。我想广大车主更想了解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在特教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创设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和感受学习语文的美。在课堂
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数学教师都积极想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收到良好的数学教育。
目的:本文旨在建立体外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饥饿态感染根管模型,并探寻Er:YAG激光对此状态细菌的杀灭效果。材料与方法:收集人单直根管离体牙170颗,分别接种粪肠球菌ATCC 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