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教育在天成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kns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天成学校(简称天成)是2010年暑期才落成的一所九年一贯制社区配套学校。2010年11月,天成的一位教师在判期中考试作文时忍不住违规私拆了密封卷,想看看作者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学生。结果发现并不是,但那位教师还是为之赞叹、自豪不已。这段作文是这样写的:“小学时,我打架、喝酒、抽烟、欺负比我弱小的同学。到了天成我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我相信,有一天我也可以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这并非什么惊人之语,那位教师为什么如此激动呢?
  校长唐文红说:“这份自豪和激动,换了哪一位天成教师都可能这样。从建校到现在我们为‘美好教育’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现在终于和学生初步领略到这份幸福。”何为“美好教育”?哪位教育家用过这一词语?
  
  唐文红
  中学地理高级教师、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常务理事、教育部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广东省优秀地理教师、深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深圳市兼职督学。从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天成学校2010年7月建校起任该校校长,曾作为深圳市骨干教师到美国纽约市圣文森山大学访学,参与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课件制作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研究并获奖,发表教育论文30余篇并出版教育论著1部。
  
  为“美好教育”的理想而来
  
  不仅记者觉得“美好教育”这词有些新潮,从教多年的天成教师盛中华也觉得这个概念很新鲜,她在网上搜了个遍,但一无所获。在开学不久的一次校本培训会上,唐文红向全体教师道出了“美好教育”的含义。
  作为唐文红履新天成后首创的学校文化核心理念,“美好教育”其实是她多年以来就有的梦想。她在上大学时对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番话印象深刻:“培养美好情感和品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学校要培养孩子们对美好事物永不止息的向往。”在母校湖南师范大学老校长张楚廷先生的《课程与教育哲学》中,她读到了类似的表述:“切望我们的教学更美好,我们的课程更美好;盼望接受过教育的人们确实因教育而变得更美好。”后来,在历经其他中学建校工作的磨炼和赴中国香港、美国的教育考察之后,“美好教育”这个概念逐渐在她头脑中清晰起来,她越来越希望有一天能把自己的教育理想付诸实践,圆了这个多年的梦。于是,当天成这所新校急需有人来开创一片新天地时,她怀揣“美好教育”的理想,风尘仆仆,一路奔来。
  七月的流火炙烤着尚未完全竣工的建筑工地,烈日炎炎下尘土飞扬。空荡荡的校园里站立着的,除了正在装修的教学楼,还有一支5人的“拓荒队”,为首的就是显得有些纤弱的唐文红。她的腿站肿了,脚磨出了血泡,但她仍然马不停蹄,用3天时间将基建规划定下来,随后两个月不分昼夜的加班加点、多方奔走。一个暑假的奋战终于换来了天成的绿茵、花香、书声和笑脸。2010年9月1日,在嘹亮的国歌声中,新学期开学升旗仪式在修葺一新的操场上如期举行,唐文红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美好教育”的梦想将从这一天落地生根。
  唐文红心目中的“美好校园”是什么样子?学地理专业的她对校园景观设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和规划,“一环、两亭、三楼、四馆、五廊、六园”。当然,短短不到一年的建设时间,天成还无法把这些“硬件”全部变成现实。但“教育理想如诗,校园风景如画,师生教育生活幸福如歌”的“美好教育”文化,正按照唐校长及其团队的设计加紧量身打造,初显雏形。
  唐文红认为,其实很容易理解,“美好”离不开真、善、美的价值追求,“美好教育”的本质就是“本真、向善、唯美”。她为天成提出了“教育,让生命更美好”的办学理念,正所谓“天赋潜能、成人之美”。她希望天成的教师和学生都做美好的人:教师要做“有高远志向、有博雅情怀、有创造智慧”的“三有教师”;学生要成为“会友好相处、会智慧学习、会优雅生活”的“三会学生”。
  
  誓词写在墙上,更镌刻在教师心中
  
  在天成的信念墙上有这样一篇《教师誓词》,每一位天成教师都曾庄严地宣誓:天成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以自己是天成人而感到自豪,我将把整个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用高尚的人格来维护师德的圣洁,用博大的爱心呵护每个孩子的成长,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育人为本,敬业爱生,传承文明,启智求真,为学生构筑走向美好的基座。
  这篇主要出自唐文红之手的“誓词”或可视为她“美好教育”理念的直观表达。但是,是否所有教师都会认同校长说的“美好”就是真正的“美好”?他们是否相信“美好”目标终会来临,自己会过上真正的,充满诗意的、幸福的教育生活?
  开学前,吕月清老师在面对一份由高到低排列的全区小学毕业成绩统计表时,内心被深深刺痛了:天成被排在最后一行。开学第一天,见到的不仅有留着长发、趿拉着拖鞋、不穿校服穿背心,在校园里旁若无人闲逛的男生,还有穿着拖鞋,在第一次家长会上旁若无人地打着手机,跟校长讲话“比音量”的家长。学生走了,学校厕所的门都被踹烂了,校园里到处是垃圾……她心里感到有些无奈甚至悲凉。有这种感受的应该不止吕老师一个人。
  唐文红心里很清楚:仅凭校长一个人的理想和目标,如果没有全体教师的认同和践行,再美好的愿望和目标也是空中楼阁。天成在全区同类学校中占地面积最小,生源质量最差,师资参差不齐,说是初中,教师队伍中还有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教师。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从何入手?
  唐文红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成就一所好学校可能与学校的场地与设施无关,最关键的还要看全体员工的情感。什么能够影响员工的情感?精神文化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品位,影响着员工的职业幸福感。于是,建设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文化立校成为唐文红的核心办学策略:要让精神文化的光辉照进教师的心灵,融入每个教师的血脉之中。天成是一所新校,没有厚重的校园文化和历史积淀,没有成功的办学模式。对此,唐文红反倒很乐观:一所新学校就像一张白纸,没有各种因素的羁绊和束缚,完全可以自由地去描绘和书写崭新的文化篇章。
  为此,在文化建设上,唐文红提出了“四高”:高引领、高关怀、高参与、高绩效,她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高引领”。什么是高引领?就是校长提出的办学理念必须得到绝大多数教师的价值认同和真心拥护。天成“本真、向善、唯美”的学校精神有3个含义:一是遵循规律,追求教育本质的本真精神;二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向善精神;三是崇尚高雅、追求卓越、拒绝平庸的唯美精神。唐文红认为,教师是否能够认同和践行这些精神,决定了教师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如何正确对待学生和同事、如何正确对待学校。如果他认同,他就会积极向上,追求卓越而不苟且,所以他有高远志向;如果他认同,他就会爱生视同己出、与同事相处和睦而不霸道,所以他有师德、有博雅情怀;如果他认同,他就会遵循教育规律,努力做到极致而不掠夺学生健康,所以他有创造智慧。这“三有”正是“美好教育”文化的精神涵养所在,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真正源泉。
  当然,光喊口号没有用。唐文红认为,对教师员工的价值引领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见诸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这不在于表面上的条款入册上墙,大会小会宣传,而在于让员工真正入目、入耳、入脑、入心。她的做法是先放手请员工自己制定制度、让每个员工提出自己的价值观,每人至少写一条,再经过讨论、挑选、梳理,最后建立共同的愿景和契约,让大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成为日常行动指南。这样,涵盖人事、教学、教务、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安全、总务后勤的7大类制度,实际上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例如,《天成教师宣言》和“天成价值观”在制定中征集了全校教师上百条意见,通过讨论梳理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巨大的潜能,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细微进步;教育应该在轻松、有趣的气氛中进行;实现教育利益的最大化就是实现学生利益的最大化;努力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我们有激情有能力成就学生的美好未来,让天成成为人人向上的美好家园。
  校本培训手册《让我们从新开始》,天成教师都人手一册,那是唐文红带着教师在开学前一周加班加点完成的,内容包括校长论道、他山之石、名师面对面、规则在我心中等6个章节,共100多页。据冯淑玲老师说,每个章节的内容、每页的版式设计、封面封底设计唐校长都仔细审阅、反复修改过,就连最后的装订工作也是唐校长和她及曹婷老师一起完成的。不知内情的人很难相信这是自己手工完成的,因为手册装帧精美的程度不亚于专业制作。冯教师还透露了一个小插曲。本来,她们将所有材料戳齐,用装订机一订就算完成一本,又快又省事。唐校长一看,说:“装订线露在外面,这样不够美,老师们看了会不舒服的。慢工出细活,看好,我们先把内容部分用装订线订好,然后用白纸和浆糊把装订线这样糊起来,最后把封面和内容部分这么一粘……”两位教师暗暗感叹:这样一件小事,唐校长都亲历亲为、做到极致,谁还会把“至善至美”的校训当成“嘴上招牌”呢?
  人皆可以为尧舜
  有了制度,谁来管理?唐文红的回答是:“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位教师都是学校的管理者,都是某个领域的决策者、组织者。”这就是她所说的“高参与”。学校在办公室、德育处、教学处、总务处下设多个管理组,如课题管理组、教学资源组、社团活动组、教师俱乐部、心理辅导组、精英培训组、家校协作组、宣传组等。教师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组别并参与全校某一方面的管理工作,组长也由教师自愿报名经本组推选担任。组长有高度的管理自主性和充分的施展空间。学校给组长颁发聘书,管理工作时间计入工作量,纳入绩效工资计算。
  廖芬老师说:“我选了社团活动组,没有想到被推选为组长。这一下子还真不知道工作该从哪做起。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唐校长查了一些其他名校社团活动的资料,亲手交给我,并拍拍我肩膀说:‘万事开头难,我们可以先从借鉴做起,再结合天成学校的具体实际来安排社团活动计划……’这给了我莫大的信任与鼓舞,我和同事们努力协作,天成的学生社团很快就组建起来了。开社团现场招聘会那天,兴致勃勃的学生、充满激情的教师、别出心裁的海报、悠扬悦耳的背景音乐、咔嚓咔嚓的相机快门声,还有唐校长的微笑,真让我们全组感到莫大的荣耀!”
  
  月月有节日,平日不平常
  
  德育是生活,也是快乐的体验。天成的教师不仅以“爱心育德”,尊重、信任、赏识、呵护学生,而且以“文化润德”,时时处处搭建学生表现的平台,让学生“自主修德”“体验悟德”,为学生的校园生活留下美好回忆。班级公约完全出自学生之手,“感动天成十大校园人物”“天成之星”、班干部的评选也是学生自己组织和监督。
  天成的学生月月都在过节,这是唐文红的创意。从1月到12月分别以雪、山、树、书、金、海、桥、土、心、木、火、梦为意向,代表着纯洁、坚强、平等、智慧、创新、开放、民主、奉献、感恩、规则、激情、自由,分别冠以“女孩节”“男孩节”“礼仪节”“读书节”“科技节”“英语节”“合作节”“实践节”“感恩节”“规则节”“体育节”“艺术节”12个节日。
  记者对“女孩节”“男孩节”有些好奇,问唐文红她心目中天成女孩和男孩是什么样子。唐文红说,无论男孩女孩,她都希望他们是“三会”学生,女孩要优雅大方,像雪一样冰清玉洁,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男孩要阳光、开朗,自信、从容,有绅士风度。实现这样的目标,除了平时给他们以内外兼修的培养,还要借过节的机会让他们心目中树立优秀男性和优秀女性的形象。2011年女孩节赶上1月份放假,学校布置了一些古今中外伟大女性人物的展板,让女生们了解伟大人物的故事,与她们展开心灵对话。以后每年还要举行天成青春女孩(男孩)形象代言人选拨大赛,让他们个个都争当最能代表天成的智慧、优雅、自信之人,在天成电视台的评选节目中展现他们智慧的答辩、青春的美丽。
  2011年3月8日,天成“与女孩对话”的会场上不时传来女孩们清脆的笑声和阵阵掌声。主讲嘉宾《特区教育
其他文献
《中国教师》:现在有一个词炒得特别火,叫“占坑”,而且每年春节前后,很多名校都在“坑班”中点招牛孩。您作为中小学校长,能不能跟我们谈谈“占坑”这个现象?  谭静: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说一说“占坑”这个词。这个词在已有的字典或百度百科上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它是某一时期、个别地区,对一种特别现象的形象说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前一段时间,我曾经和京外的几位校长谈过这个话题,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这
人,既存在于自然,也高于自然的存在。千百年来,柏拉图、阿奎那、笛卡儿、休谟和康德等先哲们引导人们不断地超越自然,推动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以及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等教育思想和哲学,则引导当代教育走上科学与理性之路。然而,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困惑: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背后是苍白委靡的精神,极具理想性的教育也成了人们追求功
山东省济南市明湖小学(以下简称“明湖小学”)成立于2009年9月,学校以“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中国人”为教育理念,力求通过书法教育,促进学生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一、书法教育的定位  明湖小学从两个层面开展书法教育工作。其一,硬笔书写——规范、美观。规范、美观地书写汉字是学生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他们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因此,学校把“
一、倾心教育,回报桑梓  那里有渴望上学的目光,那里有无限求知的欲望,那里凝聚着求学的坚韧,那里蕴藏着祖国的希望,那里就是西部,最需要我们关注和慷慨解囊的地方。  作为一名中国西部山村特岗教师,支持我前进的力量很多,先举一例,2008年6月27日,米粮镇月明村初级小学三年级学生郭垚写给我的信,全文如下:  尊敬的老师:  您好!听到您下学期要调走的消息,我很高兴,因为您调到一个好的学校,能使您的前
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这个重大任务,我区坚持以双语教育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新疆民族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我区学前和中小学(含职业高中)少数民族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的学生达到119.87万人,占学前和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生数的48%,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实现了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双提高”。    一、出台重大措施,推进双语教育科学跨越    2
操行评语既是对学生品德考核后的概括性评价,又是促使学生进步的良好手段,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做好这一工作能有效地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和强化作用。通过近几年的教育实践,笔者发现要想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其育人的功效,在使用操行评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评价的情感化  正如列宁所说的“一个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思考”,由此足见,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的理念最早源于20世纪前期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这一概念在受到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被频繁地引入英语教育研究中,并在世界各国教育研究领域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我国,钟启泉等人是较早开始研究“有效教学”理念的学者,他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指教师这一特定角色围绕课堂这一特定场景所发生的与教学活动相关的行为,是一定的社会规范、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观念以及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场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教学的核心和实体部分,是构成教学活动的细节和内容,也是教学系统中最具能动性的部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发展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或环节中的行为方式来划分,教师主要的课堂教学行为包括讲述行为、对话
中国少年报社培训中心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委员会德育指导中心副主任杨清瑕  现在若谈到心理健康,人们首先会想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很少想到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人们往往只看重教师的教学质量,只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与责任感,而忽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我希望全社会要充分理解教师,从多视角去体察教师的苦楚。教师绝大多数是值得尊重的,他们的待遇不高,还那么热爱自己的职业,这是无私的奉献精神,所以请社会不要
编者按:  2010年12月30日,深圳市体工大队的田径训练基地在深圳市布吉高级中学(简称布吉高中)揭牌。报道说,布吉高中日后有望培养出一批能代表深圳,在国内外体坛大放异彩的田径选手——对一所高中的体育人才,人们怎会有如此高的期待?  这所“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年年暑期赢来赞叹——2010年高考,布吉高中体育类考生87%达到本科线,100%上了大学。不仅如此,很多学生在艺术、科技类国际和国内比赛中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