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更名风波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注册名称显示为湖光路小商品批发市场,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部分商家与管理者对簿公堂。这场更名风波背后到底有什么隐情呢?
  开业仅仅一年之后,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湖光路的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就曝出了更名风波。
  近日,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的部分商家和管理者对簿公堂。商家称:管理者擅自将“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更名为“湖光路小商品批发市场”,且“推广和运营不力”导致他们亏损经营,因此拒交租金;管理者则认为:更名并未影响商家经营,是他们自己经营不善,并一纸诉状将拖欠租金者告上法庭。
  然而,蹊跷的是,尽管注册名称为“湖光路小商品批发市场”,该市场对外的名称却仍统一使用“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这场更名风波背后到底有什么隐情呢?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
  
  经营者不满
  
  厦门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于2007年5月1日隆重开业,当时的公开报道显示,这一市场号称“厦门乃至福建最大的、唯一的大型批发市场,汇集数万种商品,它不仅填补了厦门批发市场的空白,而且将加快厦门从闽西南购物中心向商贸中心的转变”。
  罗女士是厦门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A区102、103店面的经营者,主要经营品牌女式皮包、钱包。她是2007年1月租下这里的店面的,两间总面积有138平方米。
  刚开始,罗女士店的生意还不错,但好景不长,从去年5月开始,市场人流量似乎越来越少,生意也越来越差。
  “这3天才卖了300元”,罗女士无奈地摇摇头。她说,两间店面一个月的租金就要6000多元,她还请了一个员工看店,一个月也要1500元的支出,此外,还有水电物业等费用,而她两间店面一个月只有3000多元的营业额。
  罗女士表示,现在一天从她店门口经过的人流量也就100人左右,无奈之下,她打算将其中一家店面转租,但至今仍空置着。
  记者在市场内走了一圈,发现人流量确实不大,但大多数店面都正在营业。据厦门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郭坤生经理介绍,目前市场内共4栋楼,其中地下两层为店面,楼上3层为仓库。仓库已全部出租,150个店面空置率也只有10%。
  一些商店的经营者纷纷向记者诉说自己的经营窘境,并将矛头直指管理者对市场的擅自更名。
  资料显示,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由厦门夏商物产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位于厦门市湖光路101号,占地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2007年1月起,夏商物产有限公司推出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据当时的公开报道,夏商物产有限公司欲将这一市场打造成“闽西南相对集中和规模化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使周边城市商人可以就近批发进货,不必再远赴佛山、广州、义乌等地的批发市场。
  此后,夏商物产有限公司也一直以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名义进行对外宣传、广告营销和招商。
  记者在市场大门口看到,墙上的招牌赫然写着“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这几个大字。商家罗女士向记者出示了她与夏商物产有限公司签订的租赁合同,合同签订于2007年1月22日,约定租期5年,合同上所使用的名称为“厦门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
  记者在查找路标、报刊等公开资料后发现,在所有的广告和对外表述中,管理者都宣称市场名称为“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
  至今,管理者仍对外声称市场名称为“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那么经营者所说的更名又从何说起?
  
  争执的焦点
  
  商家们发现不对劲是从第一次看到市场的工商营业执照开始的。他们意外地看到市场的名称一栏书写的是“湖光路小商品批发市场”,而不是他们熟悉的“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
  记者在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管理处看到了由厦门市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确如商家所言,上面显示的颁发日期为2008年1月16日。
  


  商家们随后拿着和市场管理者签订的合同去工商局办理个体经营执照,但工商部门所批准的营业执照统一使用了“湖光路小商品批发市场”这一名称。个别商家坚持要按“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名称办理执照,遭到工商部门拒绝,这部分商家至今仍未办理个体工商营业执照。
  市场内一经营佛具的何先生表示,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显得比较大气,容易让人联想到“与台湾有关”,品牌叫起来很响;相比之下,湖光路小商品批发市场则显得小气得多,感觉像是一家社区店的名称,这对于市场推广是有影响的。
  由于部分商家一直经营不顺,他们将此怪罪于管理者擅改名称导致经营不善,于是拒绝再缴纳租金,并要求管理者免除他们去年尚未缴纳的租金,对今年的租金也减半。
  对此,管理者不予接受。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经理郭坤生告诉记者,公司对新入驻的商家都采取“前2个月免租金、后半年减半”的优惠政策。他认为,公司已经很“慷慨”了。
  在双方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夏商物产有限公司于今年春节后首次状告7名商家拖欠租金,要求收回店面,厦门市思明区法院最终判决商家缴清租金并退出经营。
  但此后仍有部分商家继续拖欠租金,多的甚至拖欠了将近一年的租金。上月,夏商物产有限公司再次起诉6户商家,要求缴清租金、收回店面。目前,法院对这一案件还在调解之中。
  部分被诉商家表示,如果法院调解不成,他们将考虑提出反诉。
  
  市场管理方的理由
  
  那么,管理者为何放弃“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这个响当当的名称,而更名为普通的“湖光路小商品批发市场”呢?
  厦门夏商物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先生告诉记者,改名最主要的考虑就是为了让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更好找”,因为他们得到的反馈信息显示,许多人不清楚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在哪个位置,有些人甚至以为是在台湾,公司出去推广时也需要做很多关于市场地理位置的解释工作。于是,公司决定干脆将市场名称改为“湖光路小商品批发市场”,并用这个名称登记注册。这样,顾客一看到这个名称就知道市场在哪个位置了。
  丁先生说,不过,更名后,市场管理方对外仍继续使用“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这一名称,并没有进行情况说明和启用正式的注册名称。
  丁先生表示,公司将市场更名为“湖光路小商品批发市场”是前期推广需要,而且只是对内的名称,仅仅体现在营业执照上。在所有的对外宣传中,公司仍统一使用“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这一名称,并将继续使用下去。
  对于商家对公司在市场推广方面的质疑,丁先生表示,从去年开业后的短短半年内,公司就投入了100万元广告费用,广告几乎遍布厦门各大媒体。在节假日,公司也在市场组织开展各种推广活动。
  对于市场目前的经营状况,丁先生表示较为满意。据他了解,市场70%的经营者是盈利的。据他的猜测,拖欠租金的商家很可能是因自身经营不顺,才抓住市场更名作为拖欠租金的“理由和借口”。
  开业仅仅一年之后,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湖光路的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就曝出了更名风波。
  近日,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的部分商家和管理者对簿公堂。商家称:管理者擅自将“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更名为“湖光路小商品批发市场”,且“推广和运营不力”导致他们亏损经营,因此拒交租金;管理者则认为:更名并未影响商家经营,是他们自己经营不善,并一纸诉状将拖欠租金者告上法庭。
  然而,蹊跷的是,尽管注册名称为“湖光路小商品批发市场”,该市场对外的名称却仍统一使用“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这场更名风波背后到底有什么隐情呢?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
  
  经营者不满
  
  厦门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于2007年5月1日隆重开业,当时的公开报道显示,这一市场号称“厦门乃至福建最大的、唯一的大型批发市场,汇集数万种商品,它不仅填补了厦门批发市场的空白,而且将加快厦门从闽西南购物中心向商贸中心的转变”。
  罗女士是厦门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A区102、103店面的经营者,主要经营品牌女式皮包、钱包。她是2007年1月租下这里的店面的,两间总面积有138平方米。
  刚开始,罗女士店的生意还不错,但好景不长,从去年5月开始,市场人流量似乎越来越少,生意也越来越差。
  “这3天才卖了300元”,罗女士无奈地摇摇头。她说,两间店面一个月的租金就要6000多元,她还请了一个员工看店,一个月也要1500元的支出,此外,还有水电物业等费用,而她两间店面一个月只有3000多元的营业额。
  罗女士表示,现在一天从她店门口经过的人流量也就100人左右,无奈之下,她打算将其中一家店面转租,但至今仍空置着。
  记者在市场内走了一圈,发现人流量确实不大,但大多数店面都正在营业。据厦门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郭坤生经理介绍,目前市场内共4栋楼,其中地下两层为店面,楼上3层为仓库。仓库已全部出租,150个店面空置率也只有10%。
  一些商店的经营者纷纷向记者诉说自己的经营窘境,并将矛头直指管理者对市场的擅自更名。
  资料显示,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由厦门夏商物产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位于厦门市湖光路101号,占地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2007年1月起,夏商物产有限公司推出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据当时的公开报道,夏商物产有限公司欲将这一市场打造成“闽西南相对集中和规模化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使周边城市商人可以就近批发进货,不必再远赴佛山、广州、义乌等地的批发市场。
  此后,夏商物产有限公司也一直以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名义进行对外宣传、广告营销和招商。
  记者在市场大门口看到,墙上的招牌赫然写着“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这几个大字。商家罗女士向记者出示了她与夏商物产有限公司签订的租赁合同,合同签订于2007年1月22日,约定租期5年,合同上所使用的名称为“厦门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
  记者在查找路标、报刊等公开资料后发现,在所有的广告和对外表述中,管理者都宣称市场名称为“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
  至今,管理者仍对外声称市场名称为“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那么经营者所说的更名又从何说起?
  
  争执的焦点
  
  商家们发现不对劲是从第一次看到市场的工商营业执照开始的。他们意外地看到市场的名称一栏书写的是“湖光路小商品批发市场”,而不是他们熟悉的“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
  记者在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管理处看到了由厦门市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确如商家所言,上面显示的颁发日期为2008年1月16日。
  商家们随后拿着和市场管理者签订的合同去工商局办理个体经营执照,但工商部门所批准的营业执照统一使用了“湖光路小商品批发市场”这一名称。个别商家坚持要按“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名称办理执照,遭到工商部门拒绝,这部分商家至今仍未办理个体工商营业执照。
  市场内一经营佛具的何先生表示,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显得比较大气,容易让人联想到“与台湾有关”,品牌叫起来很响;相比之下,湖光路小商品批发市场则显得小气得多,感觉像是一家社区店的名称,这对于市场推广是有影响的。
  由于部分商家一直经营不顺,他们将此怪罪于管理者擅改名称导致经营不善,于是拒绝再缴纳租金,并要求管理者免除他们去年尚未缴纳的租金,对今年的租金也减半。
  对此,管理者不予接受。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经理郭坤生告诉记者,公司对新入驻的商家都采取“前2个月免租金、后半年减半”的优惠政策。他认为,公司已经很“慷慨”了。
  在双方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夏商物产有限公司于今年春节后首次状告7名商家拖欠租金,要求收回店面,厦门市思明区法院最终判决商家缴清租金并退出经营。
  但此后仍有部分商家继续拖欠租金,多的甚至拖欠了将近一年的租金。上月,夏商物产有限公司再次起诉6户商家,要求缴清租金、收回店面。目前,法院对这一案件还在调解之中。
  部分被诉商家表示,如果法院调解不成,他们将考虑提出反诉。
  
  市场管理方的理由
  
  那么,管理者为何放弃“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这个响当当的名称,而更名为普通的“湖光路小商品批发市场”呢?
  厦门夏商物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先生告诉记者,改名最主要的考虑就是为了让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更好找”,因为他们得到的反馈信息显示,许多人不清楚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在哪个位置,有些人甚至以为是在台湾,公司出去推广时也需要做很多关于市场地理位置的解释工作。于是,公司决定干脆将市场名称改为“湖光路小商品批发市场”,并用这个名称登记注册。这样,顾客一看到这个名称就知道市场在哪个位置了。
  丁先生说,不过,更名后,市场管理方对外仍继续使用“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这一名称,并没有进行情况说明和启用正式的注册名称。
  丁先生表示,公司将市场更名为“湖光路小商品批发市场”是前期推广需要,而且只是对内的名称,仅仅体现在营业执照上。在所有的对外宣传中,公司仍统一使用“海峡小商品批发市场”这一名称,并将继续使用下去。
  对于商家对公司在市场推广方面的质疑,丁先生表示,从去年开业后的短短半年内,公司就投入了100万元广告费用,广告几乎遍布厦门各大媒体。在节假日,公司也在市场组织开展各种推广活动。
  对于市场目前的经营状况,丁先生表示较为满意。据他了解,市场70%的经营者是盈利的。据他的猜测,拖欠租金的商家很可能是因自身经营不顺,才抓住市场更名作为拖欠租金的“理由和借口”。
其他文献
在建立循环经济模式中,民营科技企业如何进行综合创新是一个凸显的问题。循环经济与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密切相关,对循环经济中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进行战略分析,有利于民营科
台资企业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是台资企业投资的重点城市。本文在分析上海台资企业税收政策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台资企业困境的若干政策建议,即争取在上
数学是一门以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函数关系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而小学阶段的数学以基础知识为主,需要小学生真正树立数学思想意识,学会用数学知识来解释数量问题。其中,符号化
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化自然发展的不同水平的历史渐进过程,分析了目前制约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为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依
以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作为评价指标,测定了飞机草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不同萃取物对小菜蛾产卵驱避作用活性.结果表明,飞机草乙醇提取物及其氯仿萃取物对小菜蛾具有较强的驱避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王小广日前在齐齐哈尔召开的第五届中国企业文化论坛上表示,尽管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偏大,但随着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长均出
预应力技术是一项建筑施工技术,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种工艺。该项工程采用先张法施工,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张拉钢筋的回缩,对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提高构件的受力性能。因此,工艺较复
随着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竞争的形势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必须对自己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提高企业
随着2016年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儿童数量也随之大大增加,这一状况致使各类家庭对早教市场的需求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由于市场多元化、竞争强,各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层出不穷,家长
本文就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就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提出了对策措施,为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