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生角科介’表演对人物形像构建的特殊功能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天的莆仙戏舞台上,人们仿佛看到中国远古百戏那神秘的身段表演程式,更令人称奇的是,莆仙戏部分曲牌名目、音韵、词格,与唐、宋时期的大曲和词调相同。她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而在在舞台上模仿傀儡演法正是其表演艺术上最具特点之一因而莆仙戏就有了“南戏活化石”的美誉,如何让古老的表演科介程式为今天的舞台上那些特殊角色、性格迥异的人物进行形像构建,这正是无数莆仙戏人一直追求的目标之一。
  本人从艺数十年,也先后饰演过上百个不同表演风格的舞台角色,让我颇有感触的是我在莆仙戏《打金枝》中对郭暧这个角色的塑造和从中所获得的感悟;记得初演的那几场时,我以为只要能体现出这位官家子弟的英武足矣,所以在舞台上渗入好多外来剧种的表演技法和亮相等动作,但演出之后却事与愿违,好多专家和颇具‘内行’的观众对我的演出不甚满意,说这个郭暧刚勇有余而柔情不足,如果一直如斯刚烈而惮武,第一场‘晋花’之时怎么会被公主全家看中呢?可别忘了剧中的皇后可是个心思缜密的品人高手。于是我便虚心地邀请姚金铸等一些名老艺人帮我分析人物、重温剧情、设置科介动作……经过我刻苦的学习和揣摩、继而当我将诸多的莆仙戏科介动作溶入这位驸马爷表演之中的演出后,奇迹发生了,舞台上的我竟然不由自主地仿佛置身于剧情之中,我的表演也博得了好多热心观众的好评,说我将这位既风流倜傥又稚气十足的官家子弟体现的活灵活现,从这以后让我更加坚定了走继承传统之路、虔诚于传统艺术的信念和决心。
  在《打金枝》一剧中,面对骄横蛮横的皇家公主在新婚之夜的种种无理挑衅和尖刻攻击,在初演之时我遵循剧情提示,步步退让、只是在最后才以忍无可忍的方式甩开怒掌,只是在行腔中用了较为随意性的动作进行表演,而观众的反映则是‘愠而不刚’,这与后来敢于挥掌怒击的性格相去甚远;这次经过老艺术家们的精心点拨,我充分运用莆仙戏表演中的‘科介’动作重塑人物:我起先运用是传统生角的‘三步行、抬步、摇步、拖步’等动作进房,而当公主无理取闹之时,在古老的乐器笛管和沙锣声的伴奏声中,我愤怒地唱出:“漫道宫规重如山,郭家男儿志不凡,礼让三分犹可议,逼我屈求难上难”,转而在表演之中渗入莆仙戏传统表演中的武生‘行当科介’予以反击;在公主不肯回郭府为其父拜寿,他回宫后又遭其恶语相讥后,我运用的是莆仙戏生角动作中的‘凤尾手、倒劈金冠’等武生动作进行表演,当我倾丹田之力、顿字行腔地唱出:“盘古开天第一拳。是你逼我臣打君!”时,便以‘科介’中的‘龙摆尾’动作让‘挥掌、收关、亮相’等表演程式一气呵成,当演至此处时,都有不少观众站立鼓掌。我知道他们不单是为郭暧的正义行为而高兴,他们更是为古老的莆仙戏艺术能够如此逼真地在剧中人物的表演中得到充分的施展而由衷的欢呼。
  自古以来,地域闭塞的因素使古代的‘兴化府’错开了历代的多次战火和文化浩劫,因而也保留了数不清精美的传统艺术,而莆仙戏的表演则是其中之一,今天当我们近距离地感悟她那古色古香的表演风格之时,不难发现存之于她身上那骄美的美学底蕴和迷人的草根艺术,她的确给当代人带来不尽的享受和深深的陶醉。莆仙戏表演艺术有着极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美学特征,它从创作理念、表演形式到观众欣赏习惯都和国内众多的兄弟剧种有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根本是因为莆仙戏既得益于古老和深厚的传统遗产,经过一代又一代名老艺术家的传承和发扬之后,呈现出喜人的崭新局面——这是一个充满了人情味、让人读懂和回味现实与历史那交错生存空间的展示平台;在这里,全方位的空间和时间节奏都对应着人物、情感、事件的律动而展示、呻吟、呐喊或辉煌,并转化为令人回味、感悟和荡气回肠的历史回眸,并以优美的唱腔和驿动迷人身段,展现在当代广大观众的面前。
  莆仙戏从来不乏优秀的‘生角’表演艺术家,从莆仙戏祖师爷黄文狄,到他的高徒凤池生、陈先火、林文珍、林金标等诸多的‘生角’艺术家们的表演历程中,可以看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角色跃然而立——凤池生在《田相公踏棚》中饰演的‘田公元帅爷’、陈先火在《状元与乞丐》中饰演的‘丁文龙’、林文珍在《秋风辞》中饰演的‘汉武帝’、林金标在《逃难记》中饰演的‘严士宽’……有人说“虽然戏曲是以程式和歌舞演故事,然而只有赋予其丰富的生活内涵才能产生不朽的艺术魅力”;事实确是如此,当台下成千上万的观众都在如痴似醉地欣赏他们那饱含古典韵味的表演之时,我们就会深深地被莆仙戏表演艺术中的美学底蕴所感动,那一招一式的动作绝不逊于西方的古代雕塑造型、而那类似远古木偶形式的表演,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莆仙戏传统艺术的伟大和源远流长。
  福建在全国号称戏剧强省,而福建的优势多少年以来一直以剧本创作见长,这个优势至今仍然是我们闽人的骄傲,而我们莆田市更是出了好几个全国著名的大剧作家,然而面对全国各地咄咄逼人的‘强势阵容、豪华包装、巨额投资’而言,单靠剧本优势已经成了有识之士们担心的理由,如何运用我们莆仙戏表演艺术的美学底蕴、让我们的表演更能够适应当代人的欣赏角度、继而让莆仙戏艺术更加亮丽堂皇地走向全国、震动世界,则是一个令所有莆仙戏人必须深思的课题之一。多年以来,每一部新剧中的‘生角’形像的塑造、传统‘科介’的运用这个难题,均以被聪明的莆仙戏艺术家们一一攻克——例如周长赋创作的莆仙戏《江上行》中的小生宋金、王顺镇创作的《梦宿黄》中的王梦星、郑怀兴创作的《叶李娘》中的叶李、姚晓群创作的《天子骄客》中的驸马欧阳伦、周长赋创作的《江梅妃》中的唐明皇……让我们欣喜的是,这些更具当代人文气息、更具时代特殊品味的‘生角行当’人物均能进行精美绝伦的发挥和展演,因而更加印证了只有将莆仙戏‘生角’科介表演程式真正溶入特殊角色的人物构建之中,才能让整体的剧情展示达到了更高的表演水平。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莆仙戏信息中心; 莆田市荔城区莆仙戏一团戏剧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期刊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尤其是当前面临严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多变、不确定的内外部环境使企业经常面临财务风险,如果处置不当,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必
《山海经》作为中国先秦四大经典奇书之首,是记录着人类远古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所记叙的内容雄伟瑰丽,蕴含了丰富且真实的远古文明信息;但是如何正确的来解读它,却并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童年是个体对世界有明确认知的重要成长阶段,思维由感性认知向抽象逻辑思维的结构逐渐变化,儿童视角叙事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也受到了现当代作家的青睐,本文通过对《呼兰河传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教学导入是课堂上要走好的关键的一步,是气氛的调和剂,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导入应以学生为主,因时而变,因势而改,因文而生,把课堂导入变成展示学生多方面才艺的舞台;教学中的激发,即激发需要、兴趣、情感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理念,运用完美的导入与适时的激发就能真正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理念,就能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导入;激发;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小翠》是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中一个非常有名的篇目,也是大学语文中一篇重要的课文.这篇课文的教学,重要应该放在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分析上面.文章简单介绍了《小翠》的
报业集团化发展呈现规模竞争的新特点,由资本决定的规模大小成为媒介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报业产业对资金进入的高度渴求和闲置资本的增值冲动实现完美结缘.使得报业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