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非电类专业电子技术选修课程开发的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中职院校的课改如火如荼,但是作为非电专业的选修课程电子技术,它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较强的基础性课程,却几乎无人问津。拟开发的课程以实训项目为核心,重构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让学生做中学、做后学,从而提高学习学习兴趣,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关键词]电子技术 实训项目 任务驱动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浙江省对中职电子专业课程进行了改革,构建了“核心课程 教学项目”的课程新模式,这对必修的专业主体课程来说,已经成功完成蜕变。然而,电子技术作为一门非电类专业(比如汽修、机电、计算机等)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却仍在采用传统的教材,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评价。通过调研和有关资料表明,中职学校非电类专业电子技术课程的设置与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非电类专业电子技术课程教材匮乏,版本陈旧。对于非电类专业而言,电子技术课程教材版本选择余地少,版本比较陈旧.我校非电类专业电子技术课程用的基本上是10年前的教材,教材内容没有及时更新,无法及时反映新规范、新标准,不能及时满足行业、企业等的需求,甚至相差很远。而教师很难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
  2.课程内容繁难、陈旧,课时少。现有的教材侧重于基础理论的传授,内容偏难偏深偏多,课程内容就是电子类专业课程的压缩版,教材内容几乎一样,教师教的累,学生学习的更累,而学习的效果却很差。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既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内容,又能使学生对该课程感兴趣,是每个教师都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3.没有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以往的教材中理论内容较多,实践内容偏少,没有与生产生活应用实例结合,忽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主体参与,这严重制约了学生对电子技术课程中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技能水平的提高,导致课堂教学乏味枯燥,学生昏昏欲睡,作为非电专业的学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兴趣。
  二、课程开发设计
  1.调整课程内容,明确培养目标。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非电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非电类相关专业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培养非电类相关专业学生解决涉及电工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的素质结构;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在课程内容上根据中等职业学校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结合当前学校、学生、专业等特点,根据够用、有用原则,打破学科体系,精简教学内容,弱化甚至摒弃那些偏难偏深偏多的理论性内容,以及推导性逻辑性较强的定性分析与推导,选择应用性、趣味性较强的宴训项目,将教学大纲中的各个知识点贯穿于实践环节中,在“做中学”“做后学”的过程中,学生先会后瞳,突出知识在专业和生活中的应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见表1)
  2.优化课程架构,开发课程教材。作为一门非电类专业的公共选修课程,课时一般设置为一周2课时,共44课时。但以往的教学中先学理论知识,再实践实训,且实训时间较少,采用理实一体的项目教学,打破理论教学和实训各自为战的格局,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整个课程内容分别在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中设置两个实用性、趣味性都较强的实训项目,将模电和数电两个模块的基础知识贯穿实训项目中。在每个实训项目的安排,都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先电路的整體简单认识到各个元器件识别再到电路制作调试,最后落在电路原理的探析和排故上,对于中职学生厌烦的理论知识采用这样的做中学,做后学,学生先会后懂,成功地将实践与理论进行有效整合。而学生们也更容易更乐于接受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极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积极性,同时增强了学习电子技术学科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还能继续学习知识拓展环节,进行提升。课程结构见表1。
  3.改变教学模式,调动课堂气氛。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必须改变原先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课程的有效实施的成功与否大部分取决于教学环节。本课程教学内容按照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进行设计,每个实训项目都包含若干个任务单元,每一个任务的学习内容均按照工学结合、学做一体的原则组织学习内容,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实施本课程方案过程中,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理实一体教学法,在于在以项目为为载体,任务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发现,中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以加强,并且知其然更想知其所以然,对理论知识的渴望也进一步提高。尤其在做中学、做后学的学习方式下,学生理论知识的接收程度、理解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因此理实一体的项目教学,使教师转变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小组互助教学法让学生在团队的合作和互助中加快学习的进度,帮助学生更有效的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实训室里,采用微视频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也能让我们中职学生很快抓住重点,解决问题所在。
  4.改进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应该体现在各个教学环节里。当然考核评价同样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课程结合实训项目中各教学任务的特点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并重的评价方法。各个评价方式相互交叉融合,在学生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专业教师、组内同学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同时学生做出对自身收获与不足也做出评价。比如在项目二任务二的学习过程中,课程采用《课堂任务评价表》如表2所示。这样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并重视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改进,全面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为之后的学习工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提高非电类专业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兴趣。中职学生自尊心很强但信心缺失,兴趣广泛但飘忽不定,动手能力强但理性逻辑思维不强。非电类电子技术选修课程的开发以“实训项目”为核心,选取趣味性实用性较强的实训项目,重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让学生先做后学,在真实的情境中,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来感知、体验学习的乐趣,给予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机会,再引导学生发现和领悟相关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信心。
  2.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理实一体的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做中学,做后学,让学生“从会到懂”从而“学会学习”,使教学从注重“教法”转到注重“学法”,将学生的学习与能力培养密切结合起来。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职业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
  3.实行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关注学生主体。实行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教学做一体,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由灌输式的理论教导变成学生主动学知识、练技能,教师起着引导帮助的作用,即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碰到问题,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推动了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的和谐氛围形成。
其他文献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发展,使得计算机教学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然而,由于现在的学生都多少接触过计算机,这就导致,每个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一致,接受计算机知识的能力也不相同,所以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了。分层次教学大,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校解决了学生个体差异带来的问题。本文对计算机教学中运用分层次教学法的可行性和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措施,以
《〈科技英语学习〉精萃》已出版,全书分“注释佳作”、“双语美文”、“经济与管理”、“文艺频道”、“语法探索”、“英语修辞赏析”和“翻译茶座”七个部分。所有文章均
回顾中国的职业教育就业安置模式,它的发展进程一直停滞不前,甚至很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在当今就业形势下,出现大量学生离校即失业的现状,导致社会反响激烈,对职业学校
中职班主任是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工作,很多老师唯恐避之不及。但又有些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游刃有余,自己轻松的同时还保证班级严格遵守纪律,班内有着良好的班风。但班主任是
2009年年初,国家外专局教科文卫司赵立宪司长向美中教育机构总裁余国良博士建议,设立一个专门面向中西部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全封闭英语口语培训计划, At the beginning of
Kunming enjoys a pleasant climate and does its best to live up to its title of“the City of Spring”. Kunming enjoys a pleasant climate and does its best to li
作为班主任,只有以慈爱之心为前提,才有可能了解学生心中的痛苦与困惑。只有了解学生心中的痛苦与困惑,才能找到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捕捉到学生心灵的需求,看似盘根错节的后
【摘要】职业生涯变数的增加与中职生积极寻求发展的现实状况,需要学校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进行培养路径的顶层设计,建立多维立体互动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生态系统:汇集需求,统筹领导,领导小组成灵魂; 多方参与,专业运作,能力培养联合体变大脑—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中心作脑核,内部学校部门融合式联合作左脑,外部企业、专指委等开放式联合作右脑;各种类型的课程流通过二维立体路径流通;学生在课
英语的实际英语能力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重要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就要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改变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际应用、实际操作的
《俄语表义语法》,由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张会森教授所著。该书具有下列特点:1.采用“由语义到形式”的描写方法,充分体现了“为积极表达 ”Russian Schema Gram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