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拱桥极限承载力的参数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610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主跨460m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巫峡大桥为研究对象,应用双重非线性有限元法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参数研究.研究参数包括初始缺陷、荷载形式及其作用方式、体系温度、矢跨比、管内混凝土强度、含钢率等.分析结果表明:初始缺陷、集中荷载作用方式以及体系温度对结构极限承载力影响不明显;均布荷载的作用方式、矢跨比、管内混凝土强度以及含钢率是影响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几个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2014年6月6日,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弥补现行《著作权法》中没有对标准作品著作权做出明确规定的不足,以加强标准版
10月23日,工信部公示124项行业标准报批信息,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等单位已完成124项轻工、包装、冶金、化工、船舶、建材行业标准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Otsu阈值分割方法,该算法结合了最小类内离散度与最大类间方差.类内方差越小,类的内聚性就越好,据此提出分类的类内离散测度,综合最大类间方差,定义了新的阈值识别函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传统Otsu阈值分割信息不完备的缺陷,具有更强的抗噪能力,分割效果明显.
针对离散余弦变换(DCT)的运动残差编码效率低下的问题,从残差量化DCT系数的统计特性出发,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运动残差视频编码算法.对于残差的非零量化DCT系数,按照其在当前编码
本文通过对实验室内部仪器设备以及耗品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分析,找到实验室办公管理成本高、效能低的问题所在,结合上海检验检疫局机电检测中心在设备以及耗品管理方面的经验
提出了视觉测量系统的像点残余误差和紧密度的精度评价方法,基于束调整算法推导了像点残余误差和紧密度的计算公式.测量实验表明,在大尺寸视觉测量中,采用本方法更有利于对测量作精度评价,便于工业测量应用.作为实例,对实验室控制场内测量点进行三维坐标测量,50%的待测像点坐标达到0.13像素的精度,50%的空间点坐标的紧密度小于0.024%.这种精度评价方法特别适合于采用束调整算法的多站位视觉测量系统,可以
针对多天线多用户环境下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提出了一个低复杂度的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包括自适应子载波分配、自适应功率分配以及自适应波束成形等.目标是在保障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