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i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在整个小学教育过程中,语文课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相关的语文老师应该尽可能的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式教学”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讲解以及阐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语文老师对小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老师互动式教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以“特殊认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即课堂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样的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实施往往过分强化了教师的教,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沟通、没有交往,使得原本充满活力的课堂,往往变成了严肃有余,活力不足的沉闷气氛和程序化气氛,从而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在课堂中共同活动的行为特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过程,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抓住这一兴奋点,积极创设互动情境尤为关键,下面是我对交互式教学总结的几点经验。
  一、“互动式”课堂教学必须给学生一个“对话”“开放”的课堂。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分析字詞,划分段落上面,并单向的考问学生,让他们亦步亦趋,诚惶诚恐的忙于应答。导致学生对课文缺乏整体的感知,没有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研讨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欠缺全面、深入的思考价值,阻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深层次的理解,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与激情。
  给学生一个“开放”“对话”的课堂,首先、应摒弃繁琐的讲解,营造民主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为师生互动提供交流平台。其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在师生的相互交流中,教师必须做到尊重、保护学生的个性。第三、就是必须注重创设积极的互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引导学生自读感悟,通过与教师,同伴的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敢想敢说。第四、教师一定要注意语感表达,教师必须注重自身角色的转换,以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的身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你真会动脑思考”“你真有见解”,“你怎么这么聪明。”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等等,第五、就是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大胆质疑,设问。在讨论中共同进步体验成功。
  二、“互动式”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课堂人际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
  所谓的“师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时空内,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既指师生部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指师生之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
  在互动中,教师和学生均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都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在我们的教学中,课堂教学无非存在着两个方面,即而以往的教学,更多的是注重教师教的方面及其诸因素的关系,课堂教学没有从“人的发展”这种根本的出发点着手,而我们也习惯了关注教师的“动”,对学生“动”的关注只是流于形式,教师在课堂上长篇阔论,滔滔不绝的讲,不厌其烦的分析以致肢解课文,学生就像是呆滞的机器,只能默默聆听,机械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使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和独立创造性的发挥,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课堂教学需要的师生互动,必须有其真正的意义,应该是一个文化撞击的过程。课堂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与课程文本形成互动,与老师一起对课程知识进行价值选择,理解和构架,进行文化交流,真正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素质教育中的师生互动,简单的说,就是指教师及其教的方面,以及学生的学及其学的方面,让三者互相促进,摆布好二者的关系,学教便相得益彰。
  那么,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呢?
  首先,教师应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种种有利条件,通过讲解,引导、示范、评价等手段,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学,从愿意学到自己能学,具体实施中,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给学生充分的话语权,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例如,在学习《从现在开始》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设计一个森林中选大王的情境,利用小头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老师扮演狮子大王,以狮子大王的语气激发“小动物”(学生)通过读文感悟交流同,等方法自主学文,在课尾,又通过设置抒展问题“你怎样平价猫头鹰,袋鼠和小猴子?”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其次,就是在教学内容上,注重联系现实生活,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提供质疑,善思的良好时机,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风娃娃》一课时,课尾处,在学习理解了风娃娃所做的“两件事”和“两件坏事”后,不失时宜,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风带给人们的好处,及害处,之后抓住“给人们带来的害处”,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害处与人类一些行为的关系,诱导学生正确的认识。
  再次,就是拓展课堂,延伸训练,为学生个性的发展,知识的广博创造必要的条件,在这方面,教师应启发学生努力开发课程资源,配合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地将语文延伸至课外,才能收到全面的效果,课堂中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对问题的共同探讨之中,让学生针对某个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互动式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教育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式的创新,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与此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语文老师与小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质量,最终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或者综合能力。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学习李时珍为了能够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艰险,坚持实践,行医著书的高尚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诊费”“记载”“解除”“拜访”“流传”“救死扶伤”“疑难病症”“严寒酷暑”等词语。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写作准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课时安排:
【内容摘要】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思维的空间交给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会质疑、勤思考,在质疑解疑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启发创造性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关键词】阅读兴趣质疑创造性思维方法    亚里士多德说过:“创造性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质疑问难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启发创造性思维、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如何让课堂成为师生互疑、共同求学的场所,让学生自主学习呢?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随着祖国各条高铁线路相继开通,保证高铁安全将是今后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确保高铁安全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rn依据清,严格落实护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1日=24时。理解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不同之处。能正确地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并会进行两种计时方法的相互转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场景,认识24时计时法。  3、情感与态度:学生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不同之处。会用两种计时法表示不同的时刻
就业是民生之本,它关系到一国经济和政治的稳定与发展。就业不仅是每一位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和重要保障,也是其融入社会、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基本条件,关系到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的就业问题,不仅仅在于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在于如何形成完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发挥城乡统一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为城乡劳动者创造平等的
乡镇作为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其政府工作人员能力素质至关重要。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政府工作人员能力建设,党的十九大作出了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大部署。政府工作人员是
摘要: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教学反思有助于我们在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也是教师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下面谈谈我在高中物理教学时的几点反思。  关键词:高中物理反思与时俱进全面发展    一、对教学目标的
目前,市政工程建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施工方要从各个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施工成本作为市政工程项目成本的主体部分,如果控制得法,对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
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恰当的提问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使教学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并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等多方面的能力。一个好问题应该是一个高级组织者,它应能为紧随其后的回应提供一个好框架。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可引起全体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思考,只有当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后,他们对正确结果才能有更深的印象;并且思考过程就是一个自学的过程,有了自己的思想就可以